天问二号要去的两颗星有多特别?
创始人
2025-06-04 11:42:04
0

□ 本报记者 蔡姝雯

5月29日凌晨,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正式开启中国首次小行星采样返回与彗星伴飞探测任务。

天问二号的目的地是两颗太阳系小天体,一颗是近地小行星——“地球准卫星”2016 HO3,另一颗是特殊的活跃小行星——“主带彗星”311P。为何选择这两颗小行星?它们有何独到之处?此次深空之旅将如何进行?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邀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进行解读。

罕见小行星档案揭秘

在浩瀚宇宙中,2016 HO3与311P能成为天问二号的探测目标,源于它们独特的“身份标签”。

在太阳系中,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一般称之为主带小行星。此外,还有部分“不安分”的小行星会偏离小行星带,进入内太阳系,甚至接近地球轨道,被称为近地小行星。

2016 HO3是一颗近地小行星,更是一颗罕见的“地球准卫星”——它虽绕太阳公转,但轨道与地球高度同步,像地球的“小月亮”,研究它有助于理解近地天体演化等科学问题。截至2025年5月,天文学家已确认的“地球准卫星”只有7颗。

2016 HO3有着诗意的命名——Kamo'oalewa,源自夏威夷语,意为“振荡的天星”。根据已有研究数据,它体积不大,直径仅在40米至100米之间,表面可能铺满沙砾状岩屑。神奇的是,它的自转周期仅约28分钟,是已知自转速度极快的近地小行星之一。

“作为典型‘地球共轨天体’,2016 HO3可能保存着太阳系早期的原始物质,是研究小行星形成与演化的宝贵样本;其特殊位置提供了探索地球轨道邻近空间环境与演化历史的独特窗口。”季江徽说。

与2016 HO3不同,311P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是一颗主带小行星,但它拥有6条彗尾,因此成为跨界的“主带彗星”。这6条美丽的彗尾也令它被称为“孔雀小行星”。

311P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兼具小行星和彗星的特性。因为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小行星带离太阳太近、温度太高,很难保存水冰等挥发物,但是311P打破了这种常识,它身处主带,又足够活跃,拥有可能储存着水冰的彗尾。

“双重身份”令其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季江徽介绍,311P是人类确认的第七颗主带彗星,其直径约480米,公转周期约3.24年。“作为连接小行星与彗星演化的关键‘过渡天体’,311P可帮助我们描绘小行星与彗星之间的演化图像,揭示地球水来源,追溯太阳系早期水冰和有机物的分布。”

天问二号“追星”路有多难

为解答行星如何形成、太阳系如何演化等宇宙未解之谜,近几十年来,多个国家相继开展小行星深空探测任务,日本“隼鸟2号”曾成功采样龙宫小行星,美国“冥王号”也完成了对贝努小行星的采样。

此次,我国天问二号将挑战两大突破性创新:首次在单次任务中探测双天体,并对两个目标分别开展伴飞、附着、采样探测和伴飞探测。这在世界上均属首创。

奔赴这两颗遥远而神秘的小行星,天问二号携带了一套“高精尖”的探测装备,计划采用分阶段的探测策略。

天问二号发射之后,经过约一年的巡航,将首先抵达2016 HO3附近进行伴飞探测,即利用搭载相机、光谱仪和穿透雷达等设备,对小行星进行类似“CT扫描”的全方位探测,包括测绘表面形貌、探测内部结构与周边空间环境等。

随后,执行关键的采样任务——不同于日、美采样时的“触地即退”式快闪,天问二号将稳固附着、精准采样。这得益于它携带了专为微重力环境设计的多臂“抓手”,并配备了砂轮磨削与毛刷清扫两种方案,无论小行星表面是何性状,均可轻松应对。

采样完成后,天问二号将把样本封装进返回舱并投递回地球,然后借助地球的引力弹弓“重新启航”,奔赴下一个目标311P。

接近311P后,天问二号将先进行近距离交会,收集这颗“主带彗星”附近的气体分子和空间尘埃。随后进入伴飞探测阶段,降至距其约20公里处,全面探测其物理特性、形貌、结构与成分、轨道动力学以及喷发物与空间环境等,一步步揭开“孔雀小行星”的神秘面纱。

此次任务将面临三大技术难关——超远距离通信、微引力环境下精确附着、小推力转移轨道设计。为此,我国科学家研发了“高精度相对自主导航与控制”“微引力天体表面采样”“轻小型超高速再入返回”“多模式长寿命高可靠电推进”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将为任务的成功实施提供坚实支撑。

从探究生命起源到开展行星防御,天问二号的深空之旅意义深远。季江徽展望:在行星防御领域,开展目标小天体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研究,有助于评估小天体对地球的潜在威胁与资源价值,为小天体撞击地球预警提供关键数据;在生命起源研究领域,探测311P的水冰和有机物,将填补“太阳系生命原材料图谱”,助力揭示地球水的来源之谜,极大丰富人类对太阳系的认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米单联瑜回应口水仗:以技术讨... IT之家 8 月 27 日消息,小米集团大家电部总经理单联瑜今日发布“小作文”,称决定以技术讨论来结...
全面“人工智能+” 更要加速形... 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下称《意见》)。实施“人工智能+”行...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人事动荡... 近期,科技界传出了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meta新创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遭遇了人员流失的困境。据悉,该实...
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要加速普及了!... 近年来,卫星通信技术快速发展普及。27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发布了《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
华为Mate XTs官宣:抢在... 近期,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两大重要发布消息。先是苹果官方宣布,其备受瞩目的2025年秋季新品发布会定于...
逢时科技蝉联“隐形独角兽”,全... 8月23日,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第五届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大会(2025)在广州举办。作为全球...
从“跑腿签”到“指尖办” 效率... 传统审批流程耗时费力、纸质文件堆积成山的场景,在采油一厂已成为历史。 如今,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员...
新闻1+1丨朝哪发力?怎样落地...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全文发布,绘出了清晰的路线图。 聚焦科技、产业、...
原创 寒... 谁也想不到,一家直到去年还从未赢过利的企业,股价在两年多时间翻了几十倍,从40多元暴涨至1400多元...
工信部: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 据央视新闻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天(8月27日)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以数字技术擦亮制造业的绿色底色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关键领...
工信部: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天(8月27日)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
标准化、人才化、产业化,上海B... 在上海大歌剧院的建设中,近300张深化图纸、超3万个点位坐标凭借BIM+AI技术全自动生成,无一差错...
首届AI国际人才峰会在香港举办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漪)8月26日,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在香港联合举...
国产操作系统,新突破! 国产操作系统又有新突破。26日在京举行的2025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上, 我国首个6.6内核商用桌面...
数字天津 引领未来——从算力筑... 来源:西部网 数字浪潮奔涌,重塑经济发展格局。 今年恰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
马斯克预言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远超... 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回应了大卫·斯科特·帕特森的帖子。帕特森估计,到2030年,所有工作岗...
新华全媒+|提出六大行动!“人...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何印发意见?意见部署哪些重要工作?一起来了...
问止中医已递交招股书 ,或成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在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战略深入实施、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电...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电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