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投用
创始人
2025-05-23 02:21:38
0

今天(22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这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封存利用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作业水深约90米。项目通过“捕集-提纯-加压-注入”全链条技术,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超临界状态,以每小时8吨的速度注入地下1200至1600米的油藏,既提升原油采收率,又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封存。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恩平油田作业区主任工程师 熊书权:该项目的成功投用,实现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装备技术的全链条升级,未来10年将规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并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项目所在的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钻采平台,集成了钻井、无人化远程操控、自主发电与电力组网、油气水综合处理等众多功能模块。为实现“封存+驱油”双目标,平台新增二氧化碳压缩机、气体处理及冷却系统等关键装备,构建国内海上首套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成套工程装备体系,设备国产化率达100%。

二氧化碳注入的“绿色通道”如何构建?

原油开采常面临地层能量枯竭,原油流动性差等难题。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是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开发的新兴技术手段,已成为全球能源行业布局的重要领域。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如何在海底构建二氧化碳回注“绿色通道”?通过实地探访来揭开技术密码。

在恩平15-1平台下方,一口深达3243米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井承担着二氧化碳回注的核心任务。相较传统油气井,面临井筒完整性标准高、注气管柱复杂和精确注入难度大等诸多工程挑战。技术人员采用“老井新用+分层注气”模式,创新性地将老油气井改造为二氧化碳专属通道。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恩平区域钻完井项目经理 宋玲安:我们在狭窄井筒内集成了自主研发的测控一体化系统,可实时监测各层位注气量和气密性,确保二氧化碳“听从指挥”,既不逃逸也不串层。

为了更细致地掌握井下情况,技术人员在油管外壁敷设了数千米的光纤,这些光纤就像井筒的神经末梢,能够将井下每米的温度变化、流量波动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平台中控室。海弘智能完井系统的应用更是一大亮点,它通过地面液压系统远程控制井下注气阀的开度,能够精确调控每层的注气量,实现了注气过程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项目预计可向海底注入二氧化碳约100万吨,减排量相当于植树超1200万棵。项目的成功投用为海上原油生产注入动力,并为后续油气田开发以及沿海企业的大规模减排开放提供了“技术模板”。

我国正加速推进海上二氧化碳封存与利用

海洋作为碳封存的“天然宝库”,因远离人口密集区、封存容量大,正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蓝海”。近年来,我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迅速,系列示范项目加速落地,推动海洋碳封存从试验走向规模化应用。

在渤海,渤中26-6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示范工程于今年2月投产,全生命周期预计埋存二氧化碳150万吨。在珠江口,白云气田群7个气田的二氧化碳回收项目于2024年8月在珠海投产,年生产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20万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此外,惠州32-5平台伴生气回收脱碳项目每年可回收伴生气超700万立方米。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恩平油田作业区油藏经理 程佳:目前全球共有65个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商业化项目,但大都集中在陆上,海上项目屈指可数。中国海油目前共建成4个CCS(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和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同时,还在规划建设以渤中19-6气田为中心的北方二氧化碳驱油中心和依托南海万亿方大气区建设的南方二氧化碳驱气中心。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封存潜力达2.58万亿吨,为规模化应用提供广阔空间。随着技术迭代和政策支持,我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正从单点示范走向集群化发展。目前,中国海油已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未来将捕集大亚湾区各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输送到珠江口盆地海域进行封存,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链。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廉价航空可能推出站立式座位?网... 英国《每日邮报》5月21日报道称,一些廉价航空公司可能最早于明年推出站立式座位。 座椅制造商Avio...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 北京商报讯(记者 金朝力 实习生 芦春阳)为了有效统一技术语言和评价体系,为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技术、产...
奋达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奋达科技(00268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记者探营文博会9号馆 品机器人... 9号馆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严文婷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22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阿里吴泳铭:加大三个方面投入,... 智东西 作者 | 李水青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5月22日报道,今日,在2025阿里云中企出海大会上...
宝钢股份发布无取向硅钢新产品 ... 5月22日,在以“汇聚新动能 驱动芯未来”为主题的宝钢股份第四届无取向硅钢应用技术大会上,宝钢股份发...
聚焦具身智能⑥|从格斗场到产业...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袁静娴 5月的第三个星期,深圳再次用机器人产业的爆点,抢占科技与产业双头条。 5...
校院动态 | 我校调研组赴蚌埠... 为聚焦我市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以新质生产力精准赋能蚌埠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中英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英科技(30093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原创 被... 顶流的威力有多大? 作者|刘俊群 编辑|刘钦文 顶流代言向来是引爆流量的王炸,这次轮到荣耀了! 5月...
重大突破!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 今天(22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
【县区园地】永修县:“科学小达... 5月18日,永修县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大赛,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一箭6星,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 5月21日12时05分,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采用“一箭6星”的...
智能物流配送系统如何实现高效配... 信息科技智能物流配送系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成功实现了物流配送的智能化与高效化。该系统整合了大数据、物...
AI视频新星PixVerse:... PixVerse:全球爆火的 AI 视频平台 爱诗科技采取Diffusion+Transformer...
涉抖音、小红书、微博……中央网... “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算法推荐加热低俗信息、加剧“信...
广州:2025国际智能机器人展... 5月22日,物流仓储机器人进行工作演示,吸引参观者。近日,2025国际智能机器人展览会在广州市广交会...
深圳报业集团携手华为,共筑系统...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深圳报业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
物流无人车集中亮相丝博会 载货量大、效率高、成本低……在本届丝博会下设的交通物流展上,服务于物流配送领域的无人车集中亮相,记者...
9个大类3万多种产品 洛轴的轴... 9个大类3万多种产品 洛轴的轴承用在哪儿?(经济新方位)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洛阳轴承集团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