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的AI未来,都在这场论坛里
创始人
2025-05-22 18:22:02
0

“没有一种力量,比真知更强大。”

听筒Tech(ID:tingtongtech)原创

文 | 陈 珂

编 | 饶 言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时代,一些拷问如同振聋发聩的雷鸣,为科学界带来抨击心灵的思考。

“如果梁文锋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DeepSeek吗?如果王兴兴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宇树科技吗?如果汪滔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大疆吗?”

“人和机器人,到底谁更聪明?”

“如果被AI超越,人类可以做什么,以及怎么办?”

“以后人类的智商,应该是‘IQ+AI’,但人应是主宰。”

“这次工业革命与之前截然不同,它消除了物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边界。但也正因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转变,人类和社会却突然不适应了......”

类似上述的关于“生命的科学狂想”,“AI和人类文明的关系”的思想脑洞,都发生在一场科技论坛上。

在市场看来,这确实比单纯讨论商业模式更有意义。而在更多的市场参与者看来,相比“千篇一律”地讨论怎么“搞钱”,或者单纯为自己企业“站台”,这种“内容输出”和知识碰撞,更特别,且别具一格。

无论任何时候,“没有一种力量,能比真知更强大。”

-01-

到底该怎样认识AI?

DeepSeek的横空出世,在大模型的竞争中,投下了重磅炸弹,而这些AI的突破式创新技术竞赛,还远远尚未终结。

某种程度上,这场工业革命正在颠覆所有国家几乎所有行业,在新技术革命下,没人可以幸免,也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在2025年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便指出,进入2024年、2025年,人类关于AI方面的进展进入快车道,具身智能百花齐放。

但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同样也带来挑战。张朝阳认为,AI让信息获取变得异常简单,但往往会让人忽略信息的真实性,人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

对人工智能的深思,福耀科技大学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教育家王树国,带来了深刻的见解。

王树国解释,新技术革命是全方位的爆发,不局限于一个领域。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突破了人的认知边界,正因没有相应的规则和水准来约束行为,人类会感觉不适应。

面对这种“不适”,行业应该加快思考AI怎样重塑人类文明。

比如,王树国表示,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推进,大学教育已被社会发展甩在后面。他强调,“大学不应再是从外部撬动社会的支点,而应主动与世界对话。”

北京电影学院原副校长、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则从电影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与大家分享对AI的看法,以及AI对艺术创作带来的影响。

孙立军表示,虽然“AI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大众思考,但在艺术院校里,很多艺术家对AI非常排斥,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AI不懂情感”。

但在孙立军看来,“我们要拥抱AI时代,而不是跟它树敌。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社会责任,指导他们在新的机遇中,讲好中国故事。

一定程度上,人工智能的不断进阶,人形机器人也在不断进化,从粒子到永生的科学狂想该如何考量,市场也给出了一定维度的答案。

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亚勤就这样解释,通用人工智能,是在一个基座下实现“泛化功能”,具有通用和共识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自己不断地学习进化迭代,绝大多数的任务或许可以超过绝大多数的人类,这就进入了“信息智能”。

而进入“生物智能”阶段,比如脑机接口,将AI大模型和人的大脑、器官、人的生物体连在一起,这至少仍需要15-20年的时间。

-02-

AI的未来是“赋能”还是“替代”?

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行业的大爆炸,确实帮助人们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生活的便捷度。

但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带来结构性调整,如何在复杂的认知中保持独立性,并找到下一步“向善”的增长之路,也成为行业新的时代命题。

于更多的市场人士而言,从行业本身的纵向视角来看,AI技术的演进方向,仍值得期待。

比如,目前AI主要应用于特定任务,即“专用AI”;但业界的目标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即具备人类水平的认知和推理能力。不过,市场机构正通过大模型训练、多模态学习等方式推动这一进程,未来可能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

再比如,单模态到多模态的融合,也是AI技术的另一个演进方向。虽然目前AI大多擅长单一任务(如文本或图像生成),但未来的趋势应该是“跨模态交互”。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郑纬民就这样分析,2025年人工智能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多模态,大模型能处理文字、图像、视频;二是应用于GDP密切相关的行业,中国在推动AI落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而从横向视角来看,越来越多的与经济行业相关的AI应用,正在快速落地。

比如,在医疗健康领域,“辅助诊断”、“个性化治疗”,亦或“数字孪生”人体模型,人工智能对医疗领域都在进行渗透;在制造业方面,“AI+机器人”可实现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生产。也就是说,未来工厂可能完全由AI调度,实现从“自动化”到“自主工厂”。

在场的嘉宾还谈到,不仅于此,在内容创作领域,AI也会逐渐从“工具”变成“创作者”,AIGC的爆发、影视制作和音乐创作方面,这些都有可能产生创意产业,而人类创作者的角色将可能转向“AI策展人”。

不过,当AI重塑医疗、金融、制造、教育等更多行业,未来的AI可能不仅是“工具”,更可能成为“数字物种”,与人类协同甚至竞争。

这势必带来新的隐忧,机器智能能否突破人类认知的阈值?AI的未来是“赋能”还是“替代”?

针对这一拷问,在圆桌论坛中,张朝阳强调人类直觉有不可替代性,“人总是心生一计,产生在自洽性之外的东西。”他表示,大模型、AI需要用大量的运算,物理研究很多东西都是一种自洽,能够自我解释。AI能够寻找自洽性,以它的方式理解物理、理解这个世界。

实际上,在场的讨论均认为:AI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它影响到生活的现在和未来。

而人工智能的下一步,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社会、经济、伦理的重构。人类正站在一场变革的起点,唯有主动适应,才能驾驭未来。

-03-

不止AI,更面向整个科学世界

于市场而言,这些真实的声音和冷静的思考,颇为抨击心灵。

在现场,更多观点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议,有观众直言,“现在的论坛要么只想搞钱,要么着急搞流量,却离内容很远。认真难,认真做内容更难。”还有一些网友,在深度参与搜狐系列IP活动后,于社交平台表示,“相当于睁眼看到了世界”。

而某种程度上,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搜狐确实“很不一样”。比如,这些年,搜狐连续举办的年度论坛以及对科学、内容生态方面的探索,都对外界树立了一个“知识为帆”的企业IP形象。

实际上,科技论坛已经不仅仅限于活动本身,而是更接近于搜狐的一种“内容创新营销”和“营销IP”。

正如张朝阳所言,搜狐科技论坛是一个持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止关注AI,更是面向整个科学世界。

同时,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搜狐也确实有更多的出发点。

一方面,作为从门户时代走过来的企业,搜狐一直在媒体业务上有着深厚的积累。这份沉淀,也让搜狐在科技、财经和媒体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品牌标签。

尤其是随着新媒体属性的不断拓展,搜狐更贴近当前的社会和科技生态环境。

先锋科技,日益成为驱动社会文明的主要要素。正因此,自2019年开始,搜狐先后举办了首届5G峰会和AI峰会,并持续关注5G、AI等技术发展和应用落地。

自2022年起,搜狐年度论坛内容和规格全新升级,开始全面关注科技领域备受瞩目的前沿热点,包括6G、大模型、外星文明、太空探索、生命科学、核聚变等,见证并参与了科技时代的每一次跃迁。

同时,搜狐也在不断拓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科学界和产业界内打造独特的活动IP,围绕IP来具体诠释价值以及对企业的赋能,探究人与智能共存之道,这也让市场对搜狐有了新的认知。

众所周知,搜狐似乎有一种独特的韧性,极为擅长内容创新,尤其在媒体和视频方面,近两年还一直致力于做社交转型。

而搜狐带给外界的内容创新,从企业基因来看,多少也和那个喜爱“折腾”、常年奋战在第一线的创始人,不无关联。

实际上,张朝阳一直坚持“用模型思维为复杂祛魅”,这也让搜狐的IP持续破圈。

一个典型的现象是,2021年11月,《张朝阳的物理课》正式开播,作为清华物理系毕业生、麻省理工博士,他从基础的经典力学,到天体物理学、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张朝阳以学养功底成功出圈。

围绕这一IP诞生的知识直播矩阵,搜狐接连推出《星空下的对话》《科学演讲局》等,也直接推动了搜狐视频知识内容生态的繁荣。

而一定程度上,这也可视为搜狐的一个缩影:一方面,张朝阳剪去业务枝蔓,让搜狐回归到以社交和媒体为核心;另一面,他将爱好和搜狐发展相结合,实现了行业的差异化竞争。

在物理课爆火之前,张朝阳也通过运动来为公司业务加成。

2005年,张朝阳曾率队登上昆仑山玉珠峰;2018年,他带领员工跑步20公里,庆祝搜狐成立20周年……在此后历年的坚持中,市场也看到了搜狐新闻马拉松这一品牌IP。

而由于更贴合互联网和社交属性,在其他领域,基于“关注流”的搜狐视频播主大会、搜狐视频舞蹈翻跳大赛等,也都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代表IP。

某种程度上,搜狐用“耐得住寂寞,又能独具一格”的风格做IP,用“真知”保持着清醒,尽量让自己做一个独立行走者,以此保持着内容的创新和纯粹。

实际上,这已不是搜狐和张朝阳的个人坚守和尝试。如何在浮躁的世界中,用科学和知识的力量让复杂祛魅,这对任何行业来说,都是通用的道理。

(头图和配图来源于搜狐。)

(声明:本文仅作为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参考建议。)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工信部:到2026年,工业母机... 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申佳平)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为加强工业母机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强...
三峡旅游省际度假游轮将引进华为... 9月9日,三峡旅游在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透露,公司长江省际度假游轮项目将引进华为鸿蒙先进技术,...
2025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 在近日举办的国际产品与创新大会(IPC)上,BOE(京东方)以一系列创新成果与战略发布,再次成为行业...
VBScript分三阶段退场:... IT之家 9 月 11 日消息,科技媒体 NeoWin 昨日(9 月 10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微软...
测序仪产品完成全线升级,华大智... 来源:@经济观察报微博 记者 邹永勤 在基因测序仪领域,我国的自主可控又有新进展。 2025年9月...
从一家企业突围到全域生态构建 来源:中国甘肃网 原标题:搭平台、出政策,江西南昌县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从一家企业突围到全域生态构建 ...
【市局动态】智慧赋能城市管理 ...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垃圾治理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蚌埠市城市管理局充分运用智慧化、信息化技术,...
“RISC-V存算一体产业论坛...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王辉)9月9日,“RISC-V存算一体产业论坛暨应用组启动大会”在杭州举行。本...
中科宇航在广州落成国内首个全球... 9月9日,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在广州落成。这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液体发动机试车、火箭动力系统试...
含“新”量十足 打开服贸会的方... 2025年服贸会已于昨天正式开幕,作为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中外企业在这里感知...
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超宽... 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超宽温域 电池项目投产 何树平宣布项目投产 成会明讲话 9月11日,中科瑞...
产销旺出海忙 中国智能眼镜产业... 中新社杭州9月11日电(蓝伊旎)游泳、骑车时,抬眼就能查看运动数据;漫步西湖畔,用眼镜实时识别动植物...
AI融合·产业跃升:2025“...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以...
信质集团“一种转子磁钢自动弹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信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转子磁钢自动弹压导入装置”专利获授权。摘要显...
原创 小... 苹果最新发布的iPhone Air,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消了实体SIM卡槽。 其实早在iPhone 1...
江淮读书月│沉浸式VR体验 打... 9月11日上午,由中共巢湖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图书馆联合巢湖市槐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智慧悦...
朱啸虎:“下一个字节”今年已经... 智东西 作者 | 程茜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9月11日报道,今天,在2025 Inclusion·...
高德这次,真的杀疯了! 就在9月10日,高德官宣上线了一个新功能——“高德扫街榜”,结果一天之内,直接炸场!你知道有多猛吗?...
可持续-网星LIMS系统:助力... 在当今时代,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行各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实验室领域也不例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法规...
OpenAI与甲骨文“联姻”:... 全球科技领域迎来一则震撼消息:甲骨文(Oracle)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以3930亿美元身家登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