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5岁生日”大部分庆祝活动取消 雷军在内部沟通会上宣布“造芯”进展
创始人
2025-05-20 23:02:22
0

每经记者 杨卉 每经编辑 杨夏

公司成立15周年之际,小米创始人雷军取消了原定的庆祝活动,面向员工低调地召开了一场内部沟通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接近小米的人士处获悉,在这场内部沟通会上,雷军回顾了近5年小米的“得与失”,不仅提到3月底交通事故对小米的影响,还官宣“造芯”新进展。

在业内看来,小米这15年可谓是一路“狂奔”,快速占据市场的同时,流量营销模式也曾为企业发展带来助益。然而,随着企业影响力和所涉业务不断扩展,流量营销弊端初显。特别是3月底的小米SU7交通事故至今,围绕小米汽车的负面舆情持续不断。雷军也在沟通会上坦承:“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事故的影响如此之大,对我们小米的打击也如此之大。”

不过,小米技术创新的步伐一直在前进,从人形机器人到大模型再到自研芯片,小米几乎没有缺席任何一个科技热点。

退订纠纷还在继续

小米在舆论风波中过完了15周年生日。

5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接近小米的人士处获悉,在5月15日晚间的内部沟通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发表内部演讲时谈到,当日是小米的15周年“生日”,公司原本规划了很多庆典、总结活动,但3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把一切都击碎了,大部分活动被取消。

“我们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雷军如此回忆这段经历。他还提到,一位熟悉汽车行业的朋友告诉他,造车遭遇交通事故在所难免,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事故的影响如此之大,对小米的打击也如此之大。

雷军认为,企业影响力的扩大是舆论爆炸的原因之一。“这场交通事故让我们意识到,公众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远超想象。这一次的事件让我深深地理解,小米今天的规模、影响力、社会关注度都到了非常高的地方,社会和公众要求我们去承担一家真正的大公司行业领导者的责任。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这是(成立)15年的小米无可回避的责任。”雷军称。

雷军还在上述内部沟通会上提到了汽车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他直言,15岁的小米不再是行业的新人,在任何一个产业里都没有了新手保护期。“我们要在汽车安全的领域成为同档最安全的车,要做的不仅仅是合规,也不仅仅是行业领先水平,我们要做的是作为汽车行业的领导者,做出(超越)行业水平的安全。”雷军称。

值得关注的是,自从3月底小米SU7交通事故后,关于小米汽车的各类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近日,小米汽车SU7 Ultra还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问题引发争议。5月15日晚间,百万粉丝博主“风云XTony”发布了其与小米汽车高管关于维权的最新进展。

根据该博主的描述,其于5月15日与小米汽车副总裁、销售交付服务部总经理进行了3小时的线下约谈,但双方未能就退车赔偿方案达成一致。该名博主还提到,目前维权诉讼群已吸纳70余名车主,计划联合维权,主张“退一赔三”。

回顾小米造车的历程,作为跨界玩家,加上自带流量,小米从宣布造车起就一直站在舆论顶峰,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汽车上市后,雷军更是把手机发布会的模式开到了汽车发布会现场,从大定到量产再到交付,每一个环节都在业内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声量。

在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看来,此前小米的流量营销虽然在企业发展初期大有助益,但如今已显弊端。自3月底的交通事故至今,围绕小米汽车的负面舆情持续不断,短期内难以完全扭转和消化,未来还需调整流量策略重心,转向口碑建设。

不过,詹军豪也提出,小米官宣自研芯片一事,虽然不能完全扭转负面舆情带来的影响,但也能缓解一部分舆论压力。

小米坚持技术为本

詹军豪提到的自研芯片,是5月15日雷军在内部沟通会上宣布的又一个重磅消息。

雷军在总结小米近5年的“得与失”时提出,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就是小米始终坚持技术为本。“5年前,我们提出了全新的目标——致力成为全球新一代的硬核科技的引领者。我们承诺5年的研发投入要超过1000亿元。到现在大约投了1050亿(元),今年一年的投入预计会超过300亿(元)。”雷军称。

不到5年投入上千亿元用于研发,小米都研究出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与自身产品相关的研发外,近几年的科技热点中,从人形机器人到大模型再到国产芯片,小米可谓是“全勤”。依次按照披露时间的顺序来看,人形机器人方面,2022年8月,小米集团发布了全栈自研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2023年4月,小米机器人公司在北京亦庄注册成立,成为小米专注于仿生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产业化的唯一主体。不过,小米虽然参与了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但目前尚未有相关产品量产。

大模型方面,小米其实并未在最热闹时加入“百模大战”,甚至一度公开表示不会做大模型。直到2025年4月底,小米突然宣布开源其首个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同时公开了一个此前未曾公开露面的团队:小米大模型Core团队。根据小米自己的说法,2025年虽看似是大模型逐梦的后半程,不过还是坚信AGI(通用人工智能)征途仍漫长。

小米此次投入的“新品”就是自研手机芯片——SoC(系统级芯片)芯片玄戒O1,预计将于本月底发布。这是小米继2017年推出首款自研芯片澎湃S1后,时隔8年再次发布的手机主控芯片。如此一来,小米与苹果、三星、华为并列成为全球“唯四”拥有核心自研芯片的手机厂商。雷军称,这是小米造芯10年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小米突破硬核科技的新起点。不过,目前除芯片名称和发布时间外,雷军暂未透露玄戒O1芯片的制程工艺等详细信息。

回顾小米走过的15年,2010年,雷军带着创始团队在北京打造了小米这一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结束了彼时国内山寨机混战的局面。随后,小米快速拓展商业版图,产品从智能手机扩展到消费电子及智能家居,并在造车后将生态圈扩展至“人车家全生态”。

时至今日,雷军再回顾这段历史,直言最初以为大家需要15年时间才能真正理解和认可小米。“今天看来,我们还是太乐观了,15年还不够。但没有关系,我们就继续走下去,直到我们被完全证明的那一天。”雷军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罗永浩“炮轰”西贝引热议!对话...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周锦童 近日,罗永浩和西贝有关预制菜的“大战”愈演愈烈,24小时内罗永浩甚至发...
原创 卫... 家人们,今天我刷到个超离谱的事儿!有卫星拍到月球背面出现了巨型晶体塔,这消息一出来,网上直接炸锅了,...
一游客在上海飞无人机拍黄浦江被... 你见过无人机“黑飞”吗? 你受过“黑飞”的困扰吗? 你知道怎么“飞”,才合法合规吗? 今天上午,新民...
iPhone 17系列之后 苹... 【CNMO科技消息】苹果的年度秋季发布会现已结束,iPhone 17、iPhone 17 Pro、i...
训练成本大降超九成!阿里开源下... 阿里开源全新架构Qwen3-Next,80B参数新模型只需激活3B即可实现旗舰性能。 9月12日,阿...
国家卫健委:“十四五”期间我国... 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菜篮子”升级 湖北移动5G+... 湖北移动技术人员在智慧农业大棚现场检测物联网设备。 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堵城镇叶路洲,齐农生态农业科...
知乎首届Tech Club新知... AI如何真正改变生活?科技重构的边界在哪里?人机协同的未来会是什么样?首届知乎Tech Club新知...
非夕科技亮相2025外滩大会:... 近日,在“重塑创新增长”为主题的Inclusion·外滩大会上,非夕科技携两大创新演示——蛋雕演示、...
realme 真我15T手机国...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realme 真我副总裁徐起今天在微博预热了尚未发布的国行版 15T...
AI界顶尖人才姚顺雨加入腾讯混... 近期有消息称,OpenAI著名研究者姚顺雨已经加入了腾讯混元大模型团队,他将在混元组建一支自己领导的...
从绿色制造到人工智能,一轻控股... 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期间,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
【光明时评】以科普之光助力科技... 【光明时评】以科普之光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光明时评】 作者:魏永莲(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
技术如何重塑创新增长?2025...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今天开幕。本届大会以“重塑创新增长”为主题,为全球科技、金融和...
LIGO十周年新突破:借引力波...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迎来成立十周年之际,为科学界献上了一份重磅礼物——研究人员宣布...
2025“AI+”新质生产力领... 近日,2025“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领航企业TOP100榜单揭晓,DeepSeek、阿里、字节、腾...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阜阳造”,... 从签约到投产 仅用3个月 从成立到自主研发产品 敲开市场大门 只用9个月 今年产值预计突破1亿元 …...
天津经开区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5G工厂名单,天津经开区共有2家企业成功入选,分别是...
手表的压力测试其实是骗你的,准... 差友们用智能手表测过压力吗,有没有怀疑过它准确性? 其实这件事,世超深有体会。 去年某个周五晚上,我...
库克太想在苹果产品殿堂留下作品... 库克时代的“The biggest thing”会是iPhone Air吧 文/何伊然 编辑/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