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起,在常州经开区丁堰街道,“探索智慧工业 厚植家国情怀”劳动实践活动开启。辖区近万名中学生分批次走进戚机厂火车文化园、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等工业研学阵地。活动通过“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工业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横山桥高级中学的学生们作为首批参访者,走进戚机厂火车文化园。学生们探访了见证百年工业历史的民国建筑“老三楼”,参观了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在张忠大师工作室和机车总组装车间,学生们近距离观察了新型氢能源机车的制造过程,并解锁登车体验,深入了解中国铁路工业的发展历程。
“这种实践教育比课堂讲解更生动,学生们不仅能直观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还能从工匠精神中汲取成长动力。”高二(7)班班主任吴小荣表示,这对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和职业选择也大有裨益。
作为常州经开区工业文化的新名片,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不久前入选2025年江苏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名单。在这里,学生们漫步于民国风情建筑群,聆听爱国实业家刘国钧先生“实业救国”的故事,并参与手绘帆布包互动活动。有的学生受刘国钧精神感染,写下“振兴中华”的铿锵誓言;有的则用画笔定格园区内的红砖灰瓦。
“在戚机厂,我近距离接触了新型氢能源机车,感受了先进科技背后大国工匠的无私奉献;在大明厂,我又沉浸式感受文化空间的历史韵味,体会实干奋斗背后的爱国精神。”学生王佩接表示,这种边走边学的课程,让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
“为接待本次参观,我们在人员配置上持续优化,在每个参观点位配备工作人员提供配套服务,此外还有机动、巡逻人员提供应急安全保障。”中车戚墅堰有限公司新闻宣传主管莫姣表示,此次活动将研学队伍从社会研学团向中小学生延伸,既积累了工业旅游的推广经验,也为申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打下了基础。
“本次劳动实践活动将持续到6月中旬,后续还将组织中小学生走进蓝豹花园工厂,体会服装制作领域的品质匠心。”丁堰街道办公室副主任臧矫表示,接下来,街道将继续整合辖区内的工业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丁堰的工业底蕴,也让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常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