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神20发射,
我发现了太多惊喜。
有人说,这年头看火箭发射,都快跟刷短视频一样随手一滑。这次神舟二十号,把我这张老脸,生生打醒了。不是吹,真的是一场意料之外的狂欢。
一开始就不对劲。火箭屁股下那一串火焰,清清爽爽,像谁在夜空撒了一把清水银。哪像以前,火焰又粗又红,跟炸了锅的红油火锅似的。那会儿咱一看就知道,呦,狠家伙要起飞了。而这次,尾焰几乎透明,干净得离谱,像高级香水泼下去,气质一下就不一样了。那感觉,就像以前骑个拖拉机呼啸而过,现在换成了电动超跑,动静小了,档次高了,逼格直接拉满。
说实话,头一秒我还以为,是不是摄像机又加滤镜了。后来看多个角度,才反应过来:卧槽,这是真的进化了啊。液氧煤油的新一代发动机,燃烧效率蹭蹭往上,颗粒物少得可怜,不再是以前那个浓烟滚滚的愣头青,活脱脱一副精英范儿。
而且,更绝的是发射台。记得神六神七那时候,火箭一轰,底下直接开水帘洞,哗啦啦一片,场面比跳水世界杯还热闹。降温、降噪、减震,反正就是玩命地喷水。可是这次,眼巴巴地等了半天,底下愣是没见水花四溅。硬刚啊老铁们,真的,发射架跟火箭像打了鸡血一样,生猛硬杠,连多余的废动作都懒得来一遍。科技树点得太猛了,连降温方式都换代升级,别说人家不够拼,这是真刀真枪地改进了。
最让我一激灵的是点火后的动作。以前火箭发射,点火后总有那么几秒的含蓄,像个大胖子蹲马步,屁股颤悠悠地慢慢往上蹿,特别有种蠢萌的仪式感。那会儿全国人民屏息凝神,看着那抹红光一点一点挤出地面,心脏也跟着上下跳。但这回呢?点火!嗖的一下!简直像开了挂,点完直接起飞,压根不给人留喘息时间。火箭发动机推力大得离谱,仿佛一拳打爆空气,地面震动都来不及传到脚下,火箭已经直插云霄。
那一刻,真的,后脖颈子一阵发麻。科技狂飙,竟然能让人有种肉眼都追不上的窒息感。比起十几年前的神六,这速度,这干脆,这爽感,不是进步,简直是质变。
记得小时候,神六发射那天,全城沸腾。学校操场上堆满了小孩和老师,手里举着塑料国旗,眼睛瞪得像铜铃,耳朵边全是大人小孩激动的呼喊。广播里一遍又一遍地播着新闻,仿佛生怕漏掉一个字。街上大爷大妈拎着小板凳,像看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扎堆围观,谁家电视大,谁家门口就坐满了人。
可现在呢?一不留神,神二十就悄咪咪地发射了。不是大家不激动了,是中国航天已经成了我们的底气,就像饭后喝一碗汤,顺理成章又温暖心窝。看似平静,其实是千军万马在身后默默冲锋。
可别被这表面的平静骗了。这一次的神20,推进器升级,热防护材料优化,模块化设计更加成熟,轨道对接时间缩短,航天员在轨任务难度提升,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样不是硬核突破?别说国外那些半死不活的航天机构,连自己人看了都得咂舌。真不是吹,我们真的悄悄地,把曾经仰望的天花板给砸碎了。
还是有人阴阳怪气:不就是火箭发射吗?至于这么兴奋?拜托,就算是家门口炸酱面开张,排队的人也能从街口排到城隍庙。航天大事,值得的,理直气壮地值得的。
有时候想想,咱们从一个连自行车都稀罕的年代,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能坐神舟、探火星、奔月球的地步。这背后是多少科研人熬夜掉头发,多少技师在零下几十度打磨部件,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失败试验。别拿成就当理所每一次火箭点火的轰鸣,都是一群人用青春点燃的呐喊。
而就在我们聊着八卦,刷着短视频,嫌发射直播清晰度还不够高的时候,那些航天人,早已在下一步布局火星探测,载人月球基地。人家没空抖机灵,没空摆拍合影,没空收割流量。真正的大佬,永远沉默,永远上头条靠实力,而不是作秀。
这次神20发射,看似没掀起当年神六那样的全民狂欢,但它在悄悄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靠呐喊得来的,而是默默积攒,一点点做到别人都抬不起头来。就像火箭尾焰越来越小,发射台喷水越来越少,火箭点火起飞越来越快。这一切看似轻描淡写,背后都是压抑着的千钧之力。
忍不住还是要多嘴一句:航天人,辛苦了。你们逆着风,逆着苦,逆着无数质疑,往太空杀出一条血路。哪怕我们有时候太习惯于成功,忘了过程有多难,但只要看到那一抹划破天际的光,我相信,每个中国人的心脏,都会狠狠地,被重锤敲响一次。
神20不是一场结束,而是新的起点。别眨眼,下一个惊喜,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