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6G毫米波非对称大规模阵列架构白皮书
报告共计:151页
《6G毫米波非对称大规模阵列架构白皮书》围绕6G毫米波非对称大规模阵列架构展开,探讨其在6G通信中的关键作用与技术进展。
1. 通信技术演进与6G需求:移动通信历经1G - 5G的发展,如今6G研发已进入关键阶段。6G将向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拓展,融合卫星与地面网络,实现全域覆盖。但高频段存在路径损耗大等问题,需大规模阵列技术解决,非对称毫米波太赫兹大规模阵列架构成为6G核心候选技术之一。
2. 阵列架构与关键技术:该架构基站侧采用大规模发射、小规模接收阵列,终端侧可对称或非对称配置。通过发射端全口径增益形成窄波束提升下行容量,接收端宽波束简化波束对准与DoA估计。在波束成形技术上,全数字控制结合遗传算法优化权值矩阵,提升EIRP与SIR,带限预失真模型降低多通道非线性串扰。同时,通过远场比较法与空口OTA测试高精度标定BEIRP。
3. 系统验证成果:展示“砖墙式”和“瓦片式”样机架构。“砖墙式”采用端射天线与模块化射频前端,“瓦片式”集成硅基多通道芯片与平面天线。室内外试验显示,非对称架构在多波束传输时系统容量提升显著,外场传输速率提升、能耗降低,还成功演示多路4K视频实时传输,验证了其商用潜力。
4. 太赫兹技术突破:太赫兹频段是6G重要拓展方向。相关芯片与传输技术取得进展,如D波段OOK调制芯片、220GHz滑动中频收发机、硅基260GHz功放芯片、300GHz四通道系统等性能良好,传输实验效果显著,为超高速无线通信提供技术储备。
5. 未来展望:非对称毫米波太赫兹大规模阵列架构推动6G发展,但仍需在器件集成化、智能波束管理、标准化与生态构建等方面突破。未来将通过工艺优化降低成本,结合AI算法实现动态波束优化,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赋能新兴应用。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