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复活猛犸象,他们搞出了长毛鼠?
创始人
2025-03-17 09:00:48
0

“长毛鼠”与正常的小鼠|Colossal Biosciences

制造出“长毛鼠”的是美国一家名为Colossal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创始人之一是哈佛大学教授、遗传学家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另一位则是连续创业者本·拉姆(Ben Lamm)。 Colossal致力于复活猛犸、袋狼等已经灭绝的动物,他们曾表示,希望在2028年之前创造出杂交猛犸幼崽,并将它们重新引入北极冻土区。

这次的“长毛鼠”,正是为了复活猛犸而研发出来的。在关于长毛鼠的声明中,本·拉姆说:“通过将猛犸演化路径中的多种耐寒性状引入现有的动物模型中,我们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足以重建大自然在数百万年演化中所创造出来的复杂的基因组合。”

长毛猛犸(Mammuthus primigenius)即真猛犸象,灭绝于4000年前;体格与非洲象相近,但门齿长且弯曲,毛长达半米,内层有短绒毛,可以适应严寒环境。图为英国皇家博物馆的长毛猛犸模型|Wikimedia Commons

可是,“长毛鼠”真的能让猛犸复活吗?

长毛鼠可爱,但和猛犸没啥关系

Colossal公司的新闻稿处处暗示着“长毛鼠”与猛犸的相似性,仿佛只要把同样的操作套用到大象身上,猛犸立刻就能原地复活。

然而,这种暗示其实是误导。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可爱“长毛鼠”, 它们在基因层面和猛犸的联系极其微弱

“长毛鼠”和猛犸其实关系非常微弱 | Colossal Biosciences

在这项研究中,人们对实验小鼠进行了各种组合的基因编辑,涉及的基因总共有10个 [1]。在这其中,9个基因都是负责调控毛发特征的,它们有的会改变毛发长短,有的会改变毛发质地。剩下的一个基因与脂肪代谢有关。

这10个基因中,其实有7个都和猛犸毫无关系。它们只是在老鼠研究中发现的毛发基因而已,在猛犸身上找不到对应的突变。编辑这些基因当然能改变老鼠的毛发外观,但无论外观与猛犸多么相像(其实也不像),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猛犸特征”

这只“长毛鼠”的外观变化源于6处毛发基因修改——然而,这6个基因全部都和猛犸无关 | Rui Chen et al.

剩下的3个基因倒是与猛犸基因组有关,不过编辑之后是否真让小鼠产生了“猛犸特征”也不好说。虽然研究者认为他们的操作能提升老鼠的抗寒能力, 但这一点目前还没有进行任何测试

总之,目前的研究还不能证明老鼠通过基因改造变得像猛犸了——而即使证明了这一点, 距离真正复活猛犸也还差得很远

复活猛犸,技术上还差多远?

按照Colossal公司的说法,“复活猛犸”要通过 基因编辑亚洲象来实现。

亚洲象是现存动物中和猛犸亲缘关系最近的。理论上说,如果对比二者的基因组,然后把不同之处逐一修改,最终就能得到遗传物质和猛犸相同的生物。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Wikimedia Commons

但事实上,这种“完全修改”几乎不可能实现。虽然亲缘关系近,但猛犸和大象依然非常不同。这两种动物的基因组约有140万个“字母”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改变了超过1600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2]这么多处不同,修改起来工作量实在太大,用现有的技术很难实现。

Colossal的研究者倒是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的计划从一开始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复活猛犸,而是只挑选部分关键基因进行编辑, 制造一种带有猛犸特征的“混合体”。他们将这种大象与猛犸的“混合体”称为“猛象”(mammophant)。

按照研究者的设想,“猛象”的主体仍是大象,但会有小耳朵、长毛、耐寒等猛犸特征 | Yahoo Finance

即使目标只是制造“猛象”,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依然很多。基因编辑之类的生物技术虽然在老鼠身上已经比较成熟, 但这些实验方法都不能直接照搬到大象身上,因为二者有很多生理差异。具体需要进行哪些技术调整,目前还都是未知数。

就算成功编辑了大象胚胎,养育这些胚胎也会很难。人造胚胎需要植入代孕母亲体内发育,但亚洲象是数量稀少的保护动物,考虑到动物福利, 很难用母象进行大规模代孕

Colossal联合创始人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曾提到,希望用“人造子宫”解决这一问题 [3]但现在人造子宫技术也很不成熟,能够从头开始全程培育胎儿的版本还没有研发出来。

有这个钱,不如先保护大象

在技术困难之外,“复活猛犸”计划在生态影响方面也受到了许多质疑。

根据Colossal的说法,这个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制造出数量庞大的“猛象”群体,然后把它们放生到冻土环境,让它们“填补生态位”。他们认为,这样做能改善生态环境、延缓全球变暖。

对冰河时代动物群的复原。如果放生“人造猛犸”来改善环境,这现实吗?| Wikimedia Commons

这或许是个美好的设想,但没人能确保它会顺利进行。猛犸灭绝已经4000多年了,生态和气候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适合它们的栖息地可能早已不复存在。而且,人为制造的“猛象”和过去的猛犸也不相同, 它们究竟会如何生存、如何改变环境就更不好说了

依靠“复活猛犸”这个噱头,Colossal公司已经筹集到 数亿美元的资金。批评者认为,如果把这些钱用在保护大象上,能产生的益处会比制造“猛象”要大得多。

通过保护大象来获得生态益处,比起复活猛犸要容易得多 | Wikimedia Commons

复活猛犸能否改善环境很难说,但保护大象可是真的有用。例如有研究发现,大象可以起到调整植被结构的作用,它们吃掉生长迅速、碳吸收能力较低的树木,为那些碳吸收能力更强的树留出生存空间。因此,保护大象可以提高热带雨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延缓气候变暖 [4]

如果真是想让地球变得更好,还是先从关注现存的野生动物开始做起吧。

参考文献

[4]https://www.slu.edu/news/2023/january/elephants-atmospheric-carbon-research.php

作者:窗敲雨

编辑:麦麦

题图来源: Colossal Biosciences、 Wikimedia Commons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产替代新标杆!易通5G嵌入式... 在5G基站建设浪潮中,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5G嵌入式电源系统,成为国产替代的领军企业...
腾讯混元图像2.0模型来了,A... 智东西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5月16日报道,今日,腾讯发布最新混元图像2.0模...
云手机网页版有什么用?小白必看... 上班族的摸鱼神器来了!云手机网页版直接在浏览器里开挂——游戏全天自动刷装备、多账号办公一键切换,重要...
探月工程再传喜讯 鹊桥二号中继... 新华社合肥5月19日电 记者19日从深空探测实验室获悉,鹊桥二号中继星自2024年3月20日发射,目...
苏州大学讲席教授王尧:文科最大...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 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
探访“三体计算星座”“诞生地”... 5月19日,之江实验室内展示的“三体计算星座”星载智能计算机。近日,中国首个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三...
湖北省农科院专家到巴东开展科研... 云上恩施报道(通讯员 冯繁文)近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向礼波研究员,率领技术团队深入巴东...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 中国日报5月19日电(记者 樊菲菲) 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近日在北京举办。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
人工智能与储备货币的黄金标准 黄金是唯一没有对手风险的货币。网络货币本质上意味着你在挖比特币的时候使用的是能源标准。我们对网络货币...
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用心用情创... 一次细致的检修;一次暖心的搀扶;一次耐心的解答……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始终将“心级服务”理念落到实处,...
探月工程鹊桥二号中继星取得阶段... 鹊桥二号中继星自2024年3月20日发射,目前已在轨稳定运行14个月,其携带的3台载荷在完成在轨测试...
浦江县科协开展“科·浦惠民 城... 5月15日,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金华市浦江县科协在黄宅镇组织开展“科·浦惠民 城乡共富”送科技下乡...
华为首款鸿蒙折叠电脑亮相 搭载...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5月19日,华为在成都举行发布会。现场,全球首款鸿蒙折叠电脑HUAWEI Mat...
原创 v... 【【【前言:vivo的“大平板”,如何更上一层楼】】】 去年4月我们三易生活曾测试了vivo Pad...
前小鹏自动驾驶产品总监刘毅林:... 快科技5月19日消息,近日有关激光雷达的讨论又增多了起来,前小鹏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刘毅林指出了激光...
总投资1.1亿元 杭州滨江全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岑天宇 近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杭州高新(滨江)全球领先人形机器人应用...
【地评线】河声丨让文明薪火在新... 博蕴千秋,物鉴文明。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
西林瓶无损检漏技术的优势及设备... 在制药行业对药品包装密封性要求不断攀升的背景下,西林瓶作为疫苗、生物制剂等药品的关键包装容器,其密封...
首款鸿蒙电脑发布:从内核重构操... 5 月 19 日,nova 14 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首款鸿蒙电脑正式发布,搭载了从内...
华为发布首款鸿蒙商用笔记本擎云... IT之家 5 月 19 日消息,在今天下午的 nova 14 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上,华为还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