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美国东部时间深夜,SpaceX的发射台灯光骤然熄灭,原定接回滞留太空宇航员的“Crew-10”任务再度取消。两名宇航员巴里·威尔莫尔与苏尼·威廉姆斯,已在国际空间站苦等9个月——这场原计划仅8天的“太空出差”,因技术故障、政治博弈与商业暗战,硬生生演变为人类航天史上最荒诞的星际漂流。当星辰大海的浪漫被党争撕裂,当科学探索沦为权力筹码,两名宇航员成了漂浮在真空中的政治弃儿,更是照见美国航天困境的一面棱镜。
从拜登到特朗普,白宫易主之际,航天计划成了政治角斗场。特朗普将宇航员滞留归咎于“拜登政府的太空抛弃”,马斯克高调承诺“四周内接回”以配合总统的舆论攻势36。然而,当NASA被迫将发射计划提前数周,甚至冒险启用翻新的“龙”飞船替代新船,安全标准已在政治压力下悄然松动78。两党将航天工程视为选票筹码,宇航员的归家路成了党争拉锯的绳索——一边是政客们争夺“拯救英雄”的叙事权,一边是宇航员在太空承受骨质流失、肌肉萎缩的生理风险。
波音与SpaceX的竞争,让这场救援沦为商业绞杀的注脚。波音“星际客机”载人试飞暴露5次推进器故障、5次氦气泄漏,却仍仓促升空,最终将宇航员遗弃太空46;而SpaceX以“技术问题”多次推迟救援,被指刻意延长波音的舆论危机,以巩固自身霸主地位14。当马斯克在镜头前承诺“谨慎接回”时,NASA内部文件却显示,为压缩成本,SpaceX多次降低飞船检测频次68。商业巨头的利益棋盘上,宇航员的生命不过是可计算的棋子——这场“星际弃儿”的悲剧,实则是资本对科学精神的亵渎。
在政治与资本的双重挤压下,两名宇航员展现了超越国界的坚韧。威廉姆斯移交空间站指挥权时微笑致谢全球地面团队,瘦成“锥子脸”仍坚持参与癌症药物实验45;威尔莫尔在直播中展示太空种植的生菜,戏称“再住下去能开农场”。他们的乐观,反衬出地球上的荒诞——当政客争吵谁该为故障负责时,宇航员却在失重环境中用胶带修补设备;当资本算计股价涨跌时,他们正用辐射剂量仪记录着人类深空生存的极限数据。
宇航员的归家延期,暴露的不仅是技术短板,更是人类探索宇宙初心的迷失。当党争的硝烟遮蔽了星辰,当资本的铁幕切割了太空,人类何以抵达更远的星系?威廉姆斯在最后一次太空连线中说:“这里让我想起地球的脆弱——它不过是一颗被黑色真空包裹的蓝色弹珠。”或许,唯有放下短视的争斗,重拾协作的勇气,才能让未来的宇航员不再沦为星际弃儿,而是成为照亮文明前路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