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特斯拉FSD的表现,真为小米捏把汗
创始人
2025-03-06 14:40:52
0

文|蓝字计划,作者|Hayward

让我们为特斯拉心疼1秒钟。

雷军在小米SU7 Ultra发布会上意气风发,新车在性能、豪华方面的优势不用多说,52.99万的售价更是引爆车圈内外。

但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的是,在智驾领域,SU7 Ultra搭载了在2月25日已经全量推送的小米HAD(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正式进入了“车位到车位”智驾时代,雷军喊出今年的目标是 “智驾站稳第一梯队”。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特斯拉,虽然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入华同样刷爆了社媒,但热搜却是被“首批测试特斯拉FSD的车主已经被扣完了12分”。车评人陈震也在网上晒出自家编辑测试FSD时违章所产生的厚厚一叠罚单,估计得有三四个编辑的驾驶分被清空。

陈震展示因测试FSD产生的罚单,图片来源:陈震抖音

在国产众多新势力中,小米几乎是唯一在同类车型上销量超越特斯拉的存在。尤其是特斯拉FSD、小米HAD前后脚向用户推送,很难说是巧合还是小米有意为之。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FSD入华之后,处处对标特斯拉的小米,将会在智驾方面展开新一轮大战。

都说特斯拉FSD拉胯,连续冲红灯“颓势尽显”,与之贴身肉搏的小米智驾可实现“车位到车位”、“自动通过ETC/闸机”,意气风发。

但在我们对两个智驾系统深入分析后,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FSD不懂中国,小米HAD像新手

特斯拉FSD走的是纯视觉路线,小米HAD是多传感器融合,虽然普遍认为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要比纯视觉更靠谱,但智驾进入端到端时代,能力的高低更决定于是否拥有海量的高质量行车数据、大规模的算力储备和端到端模型本身的能力。

从行车数据和算力储备来看,在小米SU7 Ultra 发布会上雷军提到,用于小米HAD智驾训练的高质量行车数据达到了1000万Clips(当前发布的版本只用到300万Clips)、算力储备达到了11.45 EFLOPS。

特斯拉方面,据《鲸选AI》,仅2023年初特斯拉FSD用于训练的高质量人类驾驶视频就达到了1000万Clips;算力方面,在2024年底特斯拉的总算力就接近 100 EFLOPs。

端到端模型因为特斯拉没公开相关细节就不比较了。很多人关心的智驾算法,特斯拉也非常强势:

特斯拉在2016-2018年的HydraNet多任务学习算法大幅提高了算法效率;2020-2021年的BEV + Transformer算法引领了自动驾驶的大模型时代,逐渐摆脱高精地图依赖;2022年在算法中加入Occupancy Network (占据网络)进一步提升了智驾的可靠性;2024年FSD V12横空出世,首次采用端到端神经网络,现已成为智驾主流。

小米这边,HAD的算法也是以端到端大模型为主,搭配VLM视觉语言大模型和博弈型轨迹规划算法等提升车辆对路况、地图、实时环境的感知能力,已经可以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驾,属于国内的领先水平,但从技术发展的脉络来看仍是特斯拉的追随者。

因此,小米在硬件配置上更有优势,数据和技术方面特斯拉FSD稍胜一筹。

目前唯一的变数是进入中国市场的FSD只是北美FSD的“残血”版本,名称都从“FSD 完全自动驾驶”改为“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了。

马斯克说“中国不允许我们把训练的视频上传到海外,而美国不允许我们在中国训练模型”,部署在北美数据和算力都没法在中国使用,特斯拉只能利用互联网上公开的中国道路视频片段来训练学习。而小米可以大大方方在中国进行智驾路试、数据采集,可能会是FSD一直无法获得的优势。

结束“赛博斗蛐蛐”之后,我们来看看两个智驾的上路表现。

参考“智能车研究所”的评测,他们选择了一条由城中村小道、国道、高速路、无标识道路和掉头位组成的城市道路进行测试,智驾不仅要识别不那么准确的车道线、隐蔽的红绿灯,还要面对多个转弯和掉头,并时刻留意乱窜的电动车。

这个“地狱”级别的路况,真的很广州。

|图源:智能车研究所

首先上场的是小米SU7 Ultra上的小米HAD,从测试数据上看成绩不错,安全接管2次、未跟导航/功能降级 3次、为提升效率的接管1次和为提升效率的共同驾驶(如踩油门)1次。

小米HAD测试情况,图片来源:智能车研究所

原视频较长,我们为大家总结了小米HAD的整体表现。

好的地方有:

·遵守交通规则

·能识别停车杆

·丝滑绕开行人

·VLM模型对周边实物识别准确

不好的地方有:

·部分道路路线识别不准确

·犹豫/停止观察时间太长

·变道不果断

·窄路转弯反应迟钝

简单总结,小米HAD的主要问题是通行效率低,系统对道路的判断极其保守,非常害怕出错,前进方向的10米外有障碍物就开始减速甚至停车等待,以至于在测试的过程中被跟在后面的社会车辆按了好几次喇叭催促,就像是一个新手司机。

特斯拉FSD这边,媒体的测试成绩是安全接管3次、未跟导航/功能降级5次、效率接管1次和效率共驾1次。

|特斯拉FSD测试情况,图片来源:智能车研究所

相比小米,特斯拉的接管次数明显增多,同样我们为大家总结的FSD表现如下。

好的地方有:

·丝滑绕开行人

·拐弯变道果断迅速

·难转的弯角会主动借位

·窄路通行效率高

·主动规划通行路线

不好的地方有:

·压实线变道

·冲红灯

·部分道路路线识别不准确

·不能识别停车杆

整体来看,FSD的行车风格非常“老司机”,通行效率很高,也有较多的系统自主判断,但在交通规则上的犯错较多,对中国交通法规的“不熟悉”近乎“漠视”。

也有其他人对两个智驾进行了测试。有小米用户自行测试了小米HAD后发视频称智驾的超车、变道策略不够激进,过于保守,会在一定程度影响通行效率,但整个智驾功能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至于FSD这大热点,媒体评测就非常多了。《凤凰网科技》在测试后对FSD的评价是“其完成度仍然令人瞩目”、“无论是变道还是转弯,都显得干脆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但也出现过闯红灯、压实线变道等问题,总而言之:“FSD很懂开车,但它还不太懂中国。”

因此结合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对比小米和特斯拉目前的智驾水平,高情商的说法是各显神通,低情商的说法只能算是半斤八两。

胜负手在小米YU7

像小白开车一样的小米HAD和像老司机一样开车的FSD,你会选择哪个?或许答案的关键不在现在,而在未来。

因为现在答案已经很明了。FSD V13.2.6版本只支持HW 4.0版本的特斯拉车型,而在国内绝大部分的特斯拉都是HW 3.0硬件的,本身就用不了。

而且哪怕现在FSD入华了小米智驾还是有终身免费的优势。根据消费者的反应,作为直接竞争对手,目前选择小米的真比特斯拉的要多。中国乘用车协会(CPCA)的数据显示,2024年4月小米SU7卖了7058辆,已经超过同时期Model 3的国内销量(5065辆)。

后来特斯拉Model 3因换代增长了潜在消费者的观望情绪,但在焕新3推出且销量稳定后,SU7还是实现了对Model 3的销量反超。CPCA数据显示,10月-12月小米SU7卖了69697辆,而Model 3的总成绩为54241辆。

| SU7、Model近半年销量数据,数据来源:懂车帝

紧接着的2025年1月,小米SU7还是卖出了22897辆,相比之下Model 3只有8009辆。

因为消费者不傻,特别是“科技敏感型”的特斯拉潜在用户,随着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厂商大力推行全民智驾,未来是智驾时代已是基本共识。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4年中国市场全年新能源车销量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渗透率突破40%;预计到2025年销量数字还会进一步提升至1600万辆。

同时,乘联会预测2025年乘用车高阶智驾渗透率将达20%,智驾功能逐步成为购车核心考量。

现阶段买直接送智驾的小米而不是特斯拉,似乎是一个很轻松就能下的决定。

所以,FSD的真正威胁在未来。

既然国内的用户已经习惯了“买车送智驾”的模式,未来特斯拉会不会在FSD的价格上妥协?中国区独有的“5年零息”金融方案就是先例,64000元的FSD完全可以改为订阅制、提供分期免息,甚至直接免费,未来智驾也能成为特斯拉的标配。

| 仅限HW 4.0车型,且要支付6.4万元订阅费

另外FSD在中国仍有巨大的进步潜力。36氪汽车报道,特斯拉早已提前布局,中国建立了数据标注团队、运营团队,并从美国总部派遣智驾工程师来华并进行培训。

此外,针对计算卡无法入华的问题,特斯拉或想借助国内的云厂商“暗度陈仓”。通过和百度云合作解决数据合规问题,经过脱敏处理的数据可以用于FSD模型训练、通过和阿里云合作,建设基础设施等等。

哪怕是现在版本的FSD已经拥有非常出众的基础能力,只要道路数据的训练量上来,FSD将会变得异常凶猛。

当然,现在看到的HAD也不是完全体。在小米SU7 Ultra那么重要的一款车型的发布会上,雷军对智驾部分的描述不足性能、豪华部分的五分之一,介绍几个参数就草草带过。

究其原因,SU7 Ultra是性能车、“新豪华”车型,主打卖点是赛道圈速,讲太多智驾显然会搞混了主次;另外Ultra车型的智驾能力和Max、Pro一个水准,没有软硬件上的升级,小米HAD的集大成者,还得看小米YU7。

小米YU7还没发布就被期待成为Model Y杀手,但Model Y是连续四年SUV销量领先、整个24年卖出了接近50万辆的SUV绝对王者。YU7想要全面战胜焕新Y,智驾的助力必不可少。

当前小米HAD的短板是算力。小米曾公开表示,未来五年内小米将在研发方面投入约1050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投入将达到300亿元,而其中AI及相关业务的占比将高达四分之一。这笔巨额的投资将助力小米在AI领域的深耕,尤其是在构建强大算力支持的大模型方面。

现在小米正在搭建一个万卡级GPU集群,为训练大模型提供必要的算力支持。万卡集群作为高性能计算系统,能够有效加快模型训练速度,尤其是在复杂的AI应用场景,比如智能驾驶场景中。

最后,理想已经在部署VLA(视觉-语言-动作)架构,将端到端和视觉语言融合,进一步提升智驾的识别能力。这套架构的关键之一是算力更强的下一代车端芯片,比如英伟达的Thor雷神智驾芯片,小米YU7大概率会搭载Thor芯片,并利用新芯片的强大算力对智驾进行进一步的演进。

正如雷军曾经说过的,“特斯拉绝对值得学个三五年”,而小米的追赶方式是“砸钱砸出来的”。

无论如何,小米HAD vs 特斯拉FSD,炮火声才刚刚响起。

参考资料:

鲸选AI《FSD狼来了,『特斯拉效应』杀死国产智驾?》

李安琪《特斯拉FSD来了,但还没真正来》

智能车研究所《小米智驾真能第一梯队?全网独家直接和特斯拉FSD比比看!》

智能车研究所《一镜到底:特斯拉FSD挑战智驾“纽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正商服务与郑州联通合作 接入联... 观点网讯:正商服务携手郑州联通智慧城市军团,就物业服务AI生态达成合作,并在5月22日成功签约,标志...
智元机器人新一轮融资,京东参投 日前,京东、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参与了智元机器人的新一轮融资,此外,包括上汽在内的多家老股东也进行了增资...
杨德龙:中美在科技领域呈现出你... 中美在顶尖科技领域现在可以说是你追我赶,各有千秋。最近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在科...
声通科技(02495.HK)与... 2025年5月19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在华为云TechWave峰会2025上,声通科技(024...
英媒:符合美国监管要求背景下,...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路透社25日报道称,美国人工智能(AI)巨头英伟达拟新推出一款专门面向中国...
安全+数智 AI赢未来 C3安...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持续交汇合流、虚实世界加速重构的当下,网络安全产业既迎来焕新发展的历史机遇,更肩负生...
胸外科微创 上海技术“全球共享... 在日前开幕的2025上海科技节上,上海市肺科医院两大医疗技术突破引发关注——当微创技术在国际舞台持续...
泛基因组干货 | 动植物基因组... Highlights 1.泛基因组整合物种内所有个体基因组信息,蕴含的遗传多样性远超单一参考基因组,...
科学天团开讲!7位大咖在成都叩... 改变世界的每一次创新 都源自一次面对未知的追问 屈原问天 用173个问题叩问万物 李冰问水 巴蜀有了...
海口新添一中试实验平台及国际科... 记者郭萃 党朝峰 5月25日上午,海南微智高端医疗器械中试实验平台及国际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项目在海口国...
江苏京创申请工作台自调平相关专...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京创先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工...
iPhone 新系统「阳光房」... 距离苹果发布传闻中「十年来风格最大更新」的 iOS 19,只剩下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今天彭博社的通...
解锁SDN:软件定义网络,重塑... 网络变革的新时代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网络技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
共绘未来视界|中国移动元宇宙和... 5月23日,由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科技创新部指导,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主办,咪咕新空承办的“元链新篇·生态共...
斯普瑞取得纸张对齐装置专利,使...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惠州市斯普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手机轻轻一晃就进广告,还有人不... 上班路上,想查看车辆信息点开交通信息APP,却跳转到某电商购物平台;闲暇时间,点开视频APP煲剧,却...
京东,投了稚晖君 5月24日,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京东和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参与了智元机器人新一轮融资,上汽旗...
持续至6月1日,怀柔科技周上新... 怀柔区委宣传部供图 5月24日,2025年怀柔区科技周主题活动在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举办。活动通过“...
祝贺!我国又成功攻克一项技术难... 中国团队攻克钙钛矿规模化生产技术难题 我国企业和高校创新团队提出太阳能电池材料钙钛矿的涂层革新技术,...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玉屏一座无... 5月19日,玉屏侗族自治县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菌包生产车间,多台大型自动化设备正高效进行菌包的定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