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说中美科技战,美国已经失败了?
创始人
2025-02-19 21:02:41
0

关于“中美科技战,美国已经失败”的论断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结合历史与现实、技术与战略,给出以下综合分析的理由:

第一、美国技术封锁的“反噬效应”

1. 刺激中国自主研发加速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如芯片出口管制、AI技术限制)反而促使中国加速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例如,中国在半导体制造设备、AI大模型(如DeepSeek)等领域通过低成本创新实现突破,甚至以更少的芯片资源开发出高性能AI模型。

据《科普信息源》2024年12 月27日报道:最近,科技圈传来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咱们国内自主研发的光刻机取得了重大突破,3纳米国产芯片指日可待!

中国自主研发的3纳米光刻机是继2纳米之后的又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取得了新的里程碑。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科学研究实力的增强,也为解决国内外在供应链上的紧张关系提供了一条可能性的途径。

美国学者甘思德(Scott Kennedy)指出:这种限制“无意中激励了中国技术进步”,尤其在清洁能源(电动汽车、太阳能)和医药领域,中国已展现全球竞争力。

2. 全球供应链的不可分割性

中美科技产业链深度交织,美国试图通过“脱钩”孤立中国,却导致自身企业受损。例如,英伟达为规避出口限制,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降级版”芯片;台积电、三星等企业虽受美国政策影响,仍依赖中国市场维持生产。这种“既竞争又依赖”的格局削弱了美国封锁的实际效果。

中国人就有这个特点,你越是封锁我,我越是要突破封锁,研究出中国自己的产品。

毛主席早在建国初期就曾豪迈地说过: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对敌人的封锁,毛主席说:“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外部压力压不倒中国人民,自然灾害摧不垮中国人民,经济困难也难不住中国人民。

历史和实践证明:凡是敌人封锁的技术,中国人都突破了,而且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

第二、中国技术崛起的核心逻辑

1. 历史规律:技术扩散不可阻挡

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丝绸到工业革命技术,历史上任何文明都无法长期垄断尖端技术。中国通过“学习—模仿—创新”路径,快速吸收并超越外部技术,例如通过“逆向工程”突破光刻机等“卡脖子”难题。当前全球化的知识共享体系(如开源社区、人才流动)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

2. 国家战略与执行力

中国以“举国体制”推动科技攻坚,例如“东数西算”工程分散数据中心布局,提升数据安全与算力效率;2024年中国半导体领域的投资金额约为1000亿元人民币,覆盖设备、材料全产业链。相比之下,美国受制于产业空心化、政策摇摆(如特朗普与拜登的监管分歧),难以形成连贯战略。

第三、美国科技霸权的结构性困境

1. 过度依赖金融资本与短期利益

美国“脱实向虚”倾向导致制造业空心化,而中国坚持发展实体经济,通过生产力提升巩固技术基础。例如,美国在AI领域依赖硅谷资本驱动,而中国以国家主导整合资源,更注重技术与产业的结合。

2. 内部矛盾与国际孤立

美国试图通过“民主科技联盟”孤立中国,但多数国家(包括欧盟、东盟)选择务实合作。例如,60国签署巴黎AI峰会联合声明,而美国拒绝参与,凸显其孤立立场。此外,美国限制学术合作与中国学生签证,反而削弱自身科研创新能力。

第四、历史教训与未来展望

1. 技术封锁的历史循环

美国自身发展史即是一部“技术盗窃史”,从英国工业革命到二战德国技术掠夺,美国通过非正当手段实现技术跨越。如今其封锁政策重蹈英国覆辙,反而激励对手创新。正如黑格尔所言,“人类从未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2. 新赛道与全球合作

中国在AI、量子计算等新兴领域积极布局,同时通过“一带一路”推动技术输出与合作。而美国试图维持旧秩序,陷入“零和博弈”思维,丧失技术领导权的道德合法性。

美国的科技战失败本质上是其霸权逻辑与历史规律的碰撞。中国通过自主创新、产业深耕和开放合作,不仅突破了技术封锁,更重塑了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未来的胜负关键,在于能否平衡技术发展与全球治理,而中国“以生产力为核心”的战略或将成为新范式。

封锁和制裁是把双刃剑,你美国封锁芯片向中国出口,这同时也等于是封锁了美国欧洲及日本的芯片制造业的产品出路,你们生产的大量芯片产品,失去了中国这个超大市场,卖给谁去?资金如何收回?中国自己的生产的芯片一旦量化生产并能乍给自足,美国的生产厂家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客户,只有倒闭。

美国的贸易战失败了,科技战同样也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这就叫“自己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美国屡屡砸自己的脚,却就是不长记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PO前哨】工业机器人龙头赴... 近日又有多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包括埃斯顿(002747.SZ)、豪威集团(603501.S...
涵盖95个重点产业化载体,成都... 如果说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那么空间载体就是工业发展的“硬支撑”。如何做强产业化载体的承载功能...
亚马逊、谷歌、微软等60家公司... 多知7月1日消息,据 Axios 消息称,美国政府周一宣布了一项“人工智能教育承诺”,超过 60 家...
自研技术畅通物流微循环——九识... 早上5点,在内蒙古河套平原巴彦淖尔磴口县,货箱上标注“九识ZELOS”的无人车装满近千票货物出发,向...
江苏畅颌取得一种独立式冷镦夹钳...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畅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独...
荣缘石化取得伸缩式鹤管专利,提...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连云港市荣缘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2025年中国无人机竞速联赛第... 6月30日,2025年中国无人机竞速联赛(苏州站)在苏州市相城区苏州国际会议酒店隆重开幕!国际航联模...
压缩图片文件怎么弄?七个方便高...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图片的使用场景愈发广泛,无论是用于社交分享、工作文档还是网站建设,图片文件的大小常...
AI智能体遭遇责任壁垒,Mix... 企业在关键应用中部署AI智能体面临挑战时,一种更加务实的新模式正在兴起,该模式将人类重新置于控制地位...
子洲县中药材智慧大棚育苗:科技... 阳光讯(郑懿 记者 高小雨)在子洲县,一座占地 500 多平方米的中药材智慧大棚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育...
铜陵有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铜陵有色(00063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合成化学研究新范式:当AI“大... ·用人工智能(AI)来设计实验甚至在某些场合取代化学家的“直觉”,用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来高效做实验,...
原创 人... 咱生活的地球,一直在以大约 29.783 千米 / 秒的速度绕着太阳公转,差不多每 365 天就能转...
AI医疗重磅!华为+瑞金医院宣... 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投资少烦恼 6月以来,AI医疗相关事件重磅不断。 6月30日,上海瑞金医院携手华...
小米16系列影像模组设计曝光 ... 【CNMO科技消息】7月1日,有数码博主曝光国产新旗舰的影像模组设计并透露了部分影像信息。根据网友猜...
疯狂挖人的扎克伯格推“超级智能... 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当地时间6月30日,...
某OS连夜上线“苹果主题”?安... 十八年前苹果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从此iPhone稳坐手机行业的高端地位。可以说是流水的安卓,铁打的...
原创 在... 如果一名宇航员在太空中牺牲,他的身体漂浮在无边的宇宙中,身上穿着那套坚不可摧的宇航服。你觉得他会腐烂...
天正电气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天正电气(60506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让充电宝上不了飞机的“致命电芯... 一夜之间,所有在外壳上未展示 3C 标识的充电宝,都没有办法上飞机了,这些充电宝好端端的都变成了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