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谢春晖
编者按:2023年2月18日,潮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从以三端合一的根系深扎媒体融合之壤,到用客户端2.0的枝丫触摸云端,再于AI时代的晨光里舒展新叶。两年的时光,我们在之江潮涌的润泽下,向阳生长。
这一程山高水长,掌心却始终攒着温度:专家学者如化雨春风,合作伙伴似林间乔木,读者与创作者们的连接,像繁星勾连成星座点亮夜空。那些屏幕前守候的目光、键盘上流淌的思绪、采访本里未眠的灯火,皆是来自时光的情书。
即日起,我们推出《我与潮新闻的故事》系列报道。当潮声再起,愿我们的故事仍能摇曳在时光长河里,与下一朵浪花相逢。
2024年夏天,杭州经历了极端高温,街头冒出了无数个清凉驿站,让高温下的工作者可以享受一下片刻的清凉。在众多清凉驿站中,杭州跳桥救人小哥彭清林和潮新闻“潮清凉补给站”共同发起的“清林公益服务站”最特别。一个夏天,服务站送出了上万瓶水和冷饮,来取水的大多数是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
2023年6月13日彭清林跳桥救人后的第一张采访照
2023年6月,彭清林住院时记者给彭清林带了他最爱的猪脚饭
送清凉的这个点子,是我提给彭清林的。
2023年6月13日,外卖小哥彭清林在送单途中从12米多高的钱江三桥(西兴大桥)上一跃而下,营救落水女子,进而在全网爆火。
我是第一个采访彭清林的记者。
从他救人之后,到他成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手,再到参与以他名字命名的公益服务站筹建,一年多时间里,我与彭清林处成了兄弟。
初识:一份便当打开心扉
彭清林救人的那个下午,我在杭州上城区近江地铁站附近的街头遇到他。那是他第一次见记者,当相机对准他时,他紧张到无法描述自己救人的完整过程。
我无意地问了一句:“你吃饭了吗?”
彭清林回答:“没有。”
尴尬就此打破,我拉着他去了附近的一个便利店,给他买了一份便当。
在我的车上,他一边吃着便当,一边跟我讲述了他救人的过程,也谈到了自己能救人的感觉很棒。
“那时,我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很多天之后,回忆起跟我的第一次见面,他这样评价。
第一次采访结束后,我就提出要带彭清林去医院检查身体。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来救人,除了赞叹他的勇气,我更担心他是否受伤。
彭清林救人的第二天,我和同事联系好医院,并陪着他到医院检查身体。
医生诊断:彭清林因高处落水导致胸椎压缩性骨折,需要住院治疗。
在他住院期间,我成了他的半个家人,替他对接治疗方案、简单照顾他的住院生活……他说,这让在外打拼多年的他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骄傲:我的兄弟成了亚运会火炬手
跳桥救人99天后,彭清林成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手,举着火炬跑过了他救人的钱江三桥(西兴大桥)。
我记得,在成为火炬手的前夜,他跟我打了一个多小时电话,跟我分享他的激动和紧张。
我俩都感叹,从跳桥救人到成为火炬手的经历很神奇。
彭清林参加火炬接力的时候,我也争取到了参与火炬接力报道的机会。
“清林,我为你感到骄傲。”这是他跑完火炬接力,我遇到他时说的第一句话。
现场,同事给我和彭清林拍下了一张合影。很多人说,那时的我俩有点像,真像是兄弟。
2023年9月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现场,潮新闻记者与彭清林的合影
现实中,我们确实也像兄弟。
他会跟我聊很多,聊爆火之后的人生规划,聊如何将爱心放大,也会聊他又收养了多少只小猫。
从彭清林身上,我从另一个角度看见了小哥群体,看到了他们努力生活,也看到了他们默默地在给一座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待续:让公益之心开出花
重新做回外卖小哥的彭清林,总会在街头被杭州市民认出。大家喊他“英雄小哥”“最美小哥”,他有时也会红着脸。
他说,更喜欢大家喊他“小哥彭清林”。
在工作之余,他喜欢去做公益,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他在老家湖南张家界桑植县成立了“彭清林爱心公益中心”,将收到的奖金变成善款,帮助家乡的自强学子。
他还成了潮新闻“小哥节”的形象大使,为小哥群体发声代言。特别是在获评浙江省道德模范后,他告诉我,想多去传递爱心,也想和有公益之心的小哥们一起做公益,放大浙江的最美现象。
彭清林也邀请我加入了他的公益团队。
他说:“相信在媒体的推动下,每一颗公益之心都能开出灿烂的花。”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