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人形机器人专题:海外人形机器人深度:人形机器人的GhatGPT时刻已至
报告共计:72页
该报告是东吴证券发布的关于海外人形机器人的深度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海外人形机器人发展迎来关键时期,类似ChatGPT带来的变革。从市场需求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欧美劳动力成本高,人形机器人性价比优势明显,预计全球每年新增需求0.8亿台,对应市场空间10万亿,中国市场空间为2.3万亿。在技术推动方面,大模型发展促使机器人智能化提升,数据训练和具身智能大模型是关键,如特斯拉的Dojo超级计算机用于数据仿真训练,英伟达的Isaac GR00T Blueprint提供数字孪生训练场。美国科技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优势显著,特斯拉进展居首,其从芯片到本体制造全自研,25年计划量产千台;英伟达构建底层开发生态,与14家人形公司合作;Google虽曾遇挫折,但目前借助Gemini2.0等技术与人形厂商合作;OpenAI通过投资布局并重启机器人团队研发。美国创业公司也在加速商业化,Figure AI获宝马、亚马逊订单,Agility专注物流场景且已在GXO商业化运营,Apptronik与奔驰、GXO合作并预计25年底商业化。欧洲及其他地区中,1X受OpenAI投资,专注家庭场景;Neura Robotics获大额融资,推出的4NE - 1样机展现多任务处理能力。日韩方面,波士顿动力在现代汽车支持下发展较快,Rainbow Robotics被三星收购,NAVER LABS的AMBIDEX机器人在餐饮场景试点,Aldebaran Robotics主打服务型机器人,川崎重工的人形机器人也在不断发展。海外25年将进入量产元年,预计销量突破1万台,27 - 28年TOC端突破,销量爆发,供应链将逐渐向中国厂商切换 。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