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人类把月球上的大量资源运回地球,会发生什么?能不能运?
创始人
2025-02-06 16:20:47
0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想当初生产一台计算机的成本是现在的多少倍?现在上太空的成本是很高,若干年后,去一趟月球可能就和我们出一次国那么简单。

在月球怎么挖矿,居住生活,太空中转站,往返月球之间等的科学新技术又是个质的飞跃,再转化为民用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人类终究要离开地球的生活在宇宙之中来回穿梭,人类需要强大矿物燃料必须到每个星球去挖矿。

一百年内人类应该可以开采月球资源并运送会地球了,因为可控核聚变技术大概本世纪末能应用。解决了能源问题,宇宙飞船也随之而来。往返月地就跟出趟海一样轻松。

实话实说,无论是月球,还是火星,其本身探测价值不大。火星也是几乎不可能移民的,其实就是一个废物星球而已。至于什么资源,也是没有什么可利用的。而且运输成本,是月球几百倍。只能说,中国现在探测月球,是为了整体技术提升而已。根本没有去希望有什么可利用价值。还有就是在月球上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建立空间站,在做一些外空探测研究。我们并没有希望从月球上本身获取什么资源利益。但是研究是必须的。比如我们为了探测月球,我们发射了中继卫星。这些都是好大进步啊?而且这种定位经验也可以用于地球上。总之探求月球已经太空技术,提升了我们整个系统的科技水平。这就够了。

美国觉得月球探索价值不大,所以人家的目标是火星,美国很可能再2030年前登陆火星,现在已经有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火星登陆器在火星上探测拍照,甚至钻探!下一步就是宇航员登陆并返回地球!火星才有价值!探月和去火星其实用的发射燃料差不了多少!

只要到达太空后面速度就可以维持不需要燃料,只在变轨和降落反推需要而且火星有大气层可以用降落伞。科学研究是很花钱的一件事。不管是你造一台望远镜呆呆地看天,还是跑到南极往地底下打洞,都需要耗费巨额的金钱。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些探索也许五年十年甚至一百年得不到经济上的好处,但它却是一个大国所必须承担的人类共同责任。美国人这些年确实没再去月球,但他们没闲着,一直在火星上折腾。美国人在月球上的科学成果分享给了我们吗?

为什么要搬运回地球?完全可以在月球开发利用,地球去往外太空的代价有多大?未来地球外有大型空间中转站,远有地球作为基地向外太空探索。是的现在的技术开发是有困难,但在地球上可以有地下基地,月球为啥不可能?可能100年。可能200年,当某一个技术瓶颈打破,现在的不可能将成为普通常识。

利用月球资源会带来三大产业。第一能源,月球有大量的氦三,可以作为核聚变发电站使用。第二航天产业,月地往返回飞船,将产生经济效益,月球还可以作为中继站,支持飞船飞往火星。第三,深空探测及地球防御预警屏障。按照我们国家不断创造奇迹的节奏,不远的将来,应该成为现实。

地球的质量会越来越大,引力也会越来越大,同样的人,体重变大,买同样的东西重量增加,会花更多的钱。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地球质量增加,引力变大,会使小行星更容易撞击地球,人类毁灭的概率大大增加。

其他元素咱们也不懂,水和铁往回运就算了,如果人类技术成熟的时候可以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核电站,其他问题都能解决,有供暖供热设备,有工厂能提炼这些金属。

月球唯一的价值就是在月球背面建立深空发射中心基地,或者是飞船建造船坞,这样深空探索会更加方便,成本也相对较低,建造飞船的话还可以建的更大不用考虑发射时重力的条件成本将会降的很低,技术难度也简单的多。

其实探测月球与火星,本身的经济利益,其实不大。但是它们都是我们提升太空技术的靶子。比如能够上去,又能飞回来,这些需要技术的。我需要的是这种技术。而不是简单的从月球上搞东西回来。月球属于近地星球探测技术,而火星更加远一些。你说如果不发射绕地球卫星,能有现在的通讯技术吗?当然外太空探索,涉及的技术太多太多了,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太空城市是人类的未来,人类不只是将部分太空资源运回地球,而是将太空资源在太空建造太空工和太空城市,这比移民别的星球更现时。因为自造一个更于人类生存的小空间比改造一个星球环境要现时多。想的太远不现时,路还要一步一步的走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纽威股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纽威股份(60369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UV光固化树脂在3D打印领域的... 在3D打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材料创新已成为推动行业突破的关键力量。作为增材制造领域的核心耗材,UV...
百年古树倾倒前,可有精准 “把... 百年古树是自然与历史的珍贵遗产,其倾倒前的微小倾斜变化难以被肉眼察觉,而 HYS07 倾角传感器正是...
打造湾区智能养老高地!“广东造... 以智能机器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家“恢复”上下楼能力、24小时陪护独居老人,监护安全指标……伴随老龄人口...
2025年“湾区杯”网络安全大... 在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科技产业变革加速的当下,网络安全已从单一技术议题,跃升为关乎国家战略、企业发展与...
京津冀首批无人机机巢投入轨道巡... 近日,国铁北京局石家庄工务段新安装的无人机机巢正式上岗,开始对石太铁路进行巡检。据悉,2025年4月...
温州新可兰电气取得适配器插销结... 金融界2025年7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温州新可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适...
小红书App品牌升级,启用新品... 新浪科技讯 7月8日上午消息,小红书App宣布新一轮品牌升级,正式启用品牌口号“你的生活兴趣社区”。...
原创 传... 昨晚,博主@i冰宇宙在微博晒出了传音一款还没发布的三折叠概念机——TECNO PHANTOM Ult...
梧州石垌5G基站点亮山村 在电信普遍服务十年建设新起点上,7月4日,中国电信梧州分公司在岑溪市波塘镇新廉村石垌成功开通2025...
西山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西山科技(68857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书架”到... 中新网西安7月8日电 题:从“书架”到“货架” 解码陕西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密码” 作者 杨英琦 “我...
福建和盛崇业电瓷取得耐锈蚀线轴... 金融界2025年7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福建和盛崇业电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耐锈...
长电科技申请封装结构及其形成方... 金融界2025年7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长电科技管理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封装结构及其...
智能化测试成行业刚需:Test... 在 IT 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今天,软件作为核心基础设施的地位愈发凸显。从金融系统的高频交易到智能汽...
自研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模量... 文 | 张卓倩 编辑 | 袁斯来 36氪获悉,深圳市模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模量科技」)宣布完成...
晨光动态(834639)组织召... 7月6日上午,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1kV矿物绝缘电缆”及“26/35...
传苹果公司AI模型负责人庞若鸣... DoNews7月8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负责 AI 模型的最高主管庞若鸣将跳槽 Meta,这...
新能源装配新利器:高精度机器人...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电池与电机的装配精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需求正引领着机器人夹爪技术...
218个项目!全国智能机器人锦...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8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近日,2025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