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热、远红外、石墨烯……“黑科技”内衣是真保暖还是智商税?
创始人
2024-12-27 02:42:13
0

眼下,已经进入“数九”寒天,随着气温下降,保暖衣物进入销售高峰期。面膜衣,肌底衣,速热衣,让人挑得眼花缭乱,自发热、远红外、石墨烯,听上去充满“科技与狠活”。还有一些商家宣称,保暖内衣中运用了这些“黑科技”,在零下40℃穿都不会冷。这些“黑科技”到底是真保暖,还是智商税?

“自发热”内衣真的可以“凭空产热”吗?

在冬季保暖服装市场上,很多贴身内衣标有“自发热”功能,号称服装自身可以发热为人体供暖。那么这种“自发热”内衣,真的可以“凭空产热”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热量不能凭空产生。所有的“自发热”,实际上都是借助外力发热。目前市面上的“自发热内衣”,大部分是利用纤维吸湿发热的原理。其实是吸收了穿衣者自身的水分,来达到发热的功能,当纤维吸收水分时,纤维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结合,水分子的动能降低,转换为热能释放出来。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院长、材料学博士 王旭东:首先 “自发热”肯定是有夸大的成分,因为所有的热量都需要一个温度差,更简单点说需要一个热源,如果从保暖内衣来看,人体是它的主要热源,所以说“自发热”,除非服装本身带有其他的电热转换或者电热的驱动能力,不然的话很难实现“自发热”。基于我们的专业理解,它可能更多的是把人体的热量更大程度地保持和利用,让人体更舒适、更长时间适合户外作业。

石墨烯贵,所以几百元的石墨烯内衣是假的?

这两年,还有一些保暖内衣含有“远红外”“石墨烯”等科技材料,有网友说,每克石墨烯产品价值约1000元,如果完全使用石墨烯制造一件保暖内衣,保守估计成本也要上万元。因此,几百元一条的秋衣秋裤中添加的基本都不是真正的石墨烯。这样的说法是真的吗?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院长 材料学博士 王旭东:网友说的应该是纯石墨烯的产品,现在在化纺里面添加普遍是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这个添加量还是很有限的。通过中国材料工程师的努力,同等质量的条件下,石墨烯已经从10年前1万美金一克,降到了1块钱人民币一克,虽然相比于部分材料还是价格比较高,现在可以看到石墨烯的价格已经下降到我们的工业品类,百姓生活可以承受的水平。

专家强调,由于添加含量较低,石墨烯保暖内衣的成本,往往不仅取决于石墨烯本身,更在于衣物原材料纤维的种类,以及与石墨烯融合的制造工艺。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暖内衣,仍适用于“好货不便宜”原则,但也并不意味着便宜没好货。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院长、材料学博士 王旭东:现在确实可以用较轻薄的材料实现,这些都得益于材料技术的进步。

专家介绍,远红外纺织品是一种高效的保温材料。发热原理是先吸热,再放热。它吸收的能量有两种:

一种是环境中的能量,比如阳光中的可见光、红外线、远红外线等;

另一种是人体自身发出的能量。远红外纤维吸收了这些能量之后,会将其转换成远红外线再辐射回人体,从而实现给人体供热。

石墨烯是碳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一种纳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和优异的热传导性能。石墨烯纤维可以制造具有抗菌、除臭、防紫外线等功能的服装。石墨烯吸收人体热量之后发射远红外线到人体的机理,即为石墨烯保暖内衣的工作原理。

注意辨别保暖内衣夸大宣传及洗涤次数限定

专家表示,无论什么样的材质,都可以通过吸湿来发热,只是程度有所差异。在挑选购买吸湿发热内衣时,除了要注意辨别某些夸大宣传,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还要注意保暖内衣也是有洗涤次数限定。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院长、材料学博士 王旭东:理论上来讲我们的所有产品都是有寿命的,但是标准既然有吸湿发热这样的标准,它一定是在产品标准内限定了它的洗涤次数,应该说在洗涤次数内,它的发热是要达到相关的标准,才能够声称为是这样的一个产品。

“加绒衣裤是用胶粘的,有毒”是真的吗?

这两年加绒衣裤也很受网友们追捧,但是近日有网友说:复合加绒的保暖内衣面料是用胶粘的,不仅甲醛含量高,而且有毒。这又是怎么回事?

专家介绍,“复合”就是将两种不同的面料合在一起,是一种在服装加工中的常见工艺。“复合加绒”通常是将一层普通面料与一层经过拉毛起绒处理的聚酯纤维(即“涤纶”)面料复合形成类似珊瑚绒、摇粒绒、羊羔绒质感的面料,“复合加绒”的关键在于使用的胶水。面料的复合要保证一定的柔软度,脲醛树脂、酚醛树脂类胶水硬度高,通常不会使用。

目前市面上复合面料的黏合,多用热熔胶和油胶两类。聚氨酯类热熔胶是服装领域最常用的热熔胶,具有黏结强度高、柔软弹性好、耐热耐水等优点,而且不会释放甲醛,符合安全标准。

而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会选择使用油胶,油胶是用有机溶剂溶解胶水。虽不含甲醛,但残留的挥发性有机溶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消费者可通过气味来辨别,如衣物有刺鼻气味,建议不要购买或直接退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海尔智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尔智家(60069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实测华为Pura 80 Pro...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自从华为Pura 80系列发布以来,热度持续攀升。我们的后台收到了大...
设研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设研院(30073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带...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答上... “对英伟达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7月17日在第三届链博会先进...
黄仁勋急了 7月16日,在第三届链博会现场,英伟达CEO黄仁勋身着唐装出席,一改过往黑色夹克的着装习惯,加之随后...
波音787坠机真相曝光 文︱陆弃 印度民航总局近日的燃油开关检查令,仿佛一枚炸弹扔进了全球航空业的平静湖面,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迈进 7月15日,南京思特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加紧组装自主研发制造的S系列水平定向钻机订单产品。近...
宁海:数字赋能 打造智慧供水新... 【本站7月17日讯】今年以来,宁海县聚焦城乡供水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大力推进“一户一表”智能化改造...
丰雍智能取得易成形高密封逆变器... 金融界2025年7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丰雍智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易...
它来自火星 拍出530万美元 苏富比拍卖行16日在美国纽约成功拍卖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火星陨石。包含各类费用在内,买家共支付约530万...
查政策、防诈骗、健康检查 “银... 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我们“一机在手,生活无忧”,各种好用的手机应用程序,特别是日渐兴起的人...
科学家鉴定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讯(见习记者江庆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洪梅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
530万美元!地球上已知最大火... 苏富比拍卖行16日在美国纽约成功拍卖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火星陨石。包含各类费用在内,买家共支付约530万...
石头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石头科技(68816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惠普公司客人来我市考察 7月16日至17日,惠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恩里克·洛雷斯一行来我市考察交流,市委书记闫剑波,市委常...
治污攻坚 | 这个“造楼机”,... 天上巡检无人机、自动高杆喷淋持续作业,地上自动扫洒机器人、充电加水站、巡检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全面上线,...
技能铸就梦想,回访传递温情:呼... 紧媒体聚焦:技能学子解锁“就业密码” 近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报道了一位从呼和浩特万通技...
歌声里的重庆璧山:一场与未来的... 《奔向未来》是写给时代的激昂答卷。歌词里,创新浪潮中扬帆的身影、智慧工厂里奏响的乐章,让科技与产业的...
研祥智慧物联申请电子设备及其处... 金融界2025年7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研祥智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电子设...
行深智能首发基于征程6M的L4... 中证报中证网讯(龚梦泽 熊永红)日前,智慧物流产品供应商行深智能正式推出面向城市末端物流场景的L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