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热、远红外、石墨烯 “黑科技”内衣是真保暖还是智商税?
创始人
2024-12-26 03:01:09
0

眼下,已经进入“数九”寒天,随着气温下降,保暖衣物进入销售高峰期。面膜衣,肌底衣,速热衣,让人挑得眼花缭乱,自发热、远红外、石墨烯,听上去充满“科技与狠活”。还有一些商家宣称,保暖内衣中运用了这些“黑科技”,在零下40℃穿都不会冷。这些“黑科技”到底是真保暖,还是智商税?

“自发热”内衣真的可以“凭空产热”吗?

在冬季保暖服装市场上,很多贴身内衣标有“自发热”功能,号称服装自身可以发热为人体供暖。那么这种“自发热”内衣,真的可以“凭空产热”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热量不能凭空产生。所有的“自发热”,实际上都是借助外力发热。目前市面上的“自发热内衣”,大部分是利用纤维吸湿发热的原理。其实是吸收了穿衣者自身的水分,来达到发热的功能,当纤维吸收水分时,纤维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结合,水分子的动能降低,转换为热能释放出来。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院长、材料学博士 王旭东:首先 “自发热”肯定是有夸大的成分,因为所有的热量都需要一个温度差,更简单点说需要一个热源,如果从保暖内衣来看,人体是它的主要热源,所以说“自发热”,除非服装本身带有其他的电热转换或者电热的驱动能力,不然的话很难实现“自发热”。基于我们的专业理解,它可能更多的是把人体的热量更大程度地保持和利用,让人体更舒适、更长时间适合户外作业。

石墨烯贵,所以几百元的石墨烯内衣是假的?

这两年,还有一些保暖内衣含有“远红外”“石墨烯”等科技材料,有网友说,每克石墨烯产品价值约1000元,如果完全使用石墨烯制造一件保暖内衣,保守估计成本也要上万元。因此,几百元一条的秋衣秋裤中添加的基本都不是真正的石墨烯。这样的说法是真的吗?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院长 材料学博士 王旭东:网友说的应该是纯石墨烯的产品,现在在化纺里面添加普遍是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这个添加量还是很有限的。通过中国材料工程师的努力,同等质量的条件下,石墨烯已经从10年前1万美金一克,降到了1块钱人民币一克,虽然相比于部分材料还是价格比较高,现在可以看到石墨烯的价格已经下降到我们的工业品类,百姓生活可以承受的水平。

专家强调,由于添加含量较低,石墨烯保暖内衣的成本,往往不仅取决于石墨烯本身,更在于衣物原材料纤维的种类,以及与石墨烯融合的制造工艺。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暖内衣,仍适用于“好货不便宜”原则,但也并不意味着便宜没好货。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院长、材料学博士 王旭东:现在确实可以用较轻薄的材料实现,这些都得益于材料技术的进步。

专家介绍,远红外纺织品是一种高效的保温材料。发热原理是先吸热,再放热。它吸收的能量有两种:

一种是环境中的能量,比如阳光中的可见光、红外线、远红外线等;

另一种是人体自身发出的能量。远红外纤维吸收了这些能量之后,会将其转换成远红外线再辐射回人体,从而实现给人体供热。

石墨烯是碳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一种纳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和优异的热传导性能。石墨烯纤维可以制造具有抗菌、除臭、防紫外线等功能的服装。石墨烯吸收人体热量之后发射远红外线到人体的机理,即为石墨烯保暖内衣的工作原理。

注意辨别保暖内衣夸大宣传及洗涤次数限定

专家表示,无论什么样的材质,都可以通过吸湿来发热,只是程度有所差异。在挑选购买吸湿发热内衣时,除了要注意辨别某些夸大宣传,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还要注意保暖内衣也是有洗涤次数限定。

在挑选购买吸湿发热内衣时,还可以检查商品吊牌信息,达标的保暖内衣会在执行标准栏里明确标注:符合FZ/T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标准。该项标准提出了两项关于吸湿发热性能的指标:最高升温值大于等于4.0℃;30分钟内平均升温值大于等于3.0℃。当湿度饱和之后,吸湿发热面料无法再提供更多的热量。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院长、材料学博士 王旭东:理论上来讲我们的所有产品都是有寿命的,但是标准既然有吸湿发热这样的标准,它一定是在产品标准内限定了它的洗涤次数,应该说在洗涤次数内,它的发热是要达到相关的标准,才能够声称为是这样的一个产品。

“加绒衣裤是用胶粘的,有毒”是真的吗?

这两年加绒衣裤也很受网友们追捧,但是近日有网友说:复合加绒的保暖内衣面料是用胶粘的,不仅甲醛含量高,而且有毒。这又是怎么回事?

专家介绍,“复合”就是将两种不同的面料合在一起,是一种在服装加工中的常见工艺。“复合加绒”通常是将一层普通面料与一层经过拉毛起绒处理的聚酯纤维(即“涤纶”)面料复合形成类似珊瑚绒、摇粒绒羊羔绒质感的面料,“复合加绒”的关键在于使用的胶水。面料的复合要保证一定的柔软度,脲醛树脂、酚醛树脂类胶水硬度高,通常不会使用。

目前市面上复合面料的黏合,多用热熔胶和油胶两类。聚氨酯热熔胶是服装领域最常用的热熔胶,具有黏结强度高、柔软弹性好、耐热耐水等优点,而且不会释放甲醛,符合安全标准。

而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会选择使用油胶,油胶是用有机溶剂溶解胶水。虽不含甲醛,但残留的挥发性有机溶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消费者可通过气味来辨别,如衣物有刺鼻气味,建议不要购买或直接退货。(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洋旺机电取得轧机用板带夹送矫直...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石家庄洋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AI超级联赛,何以落户广西? 中新网南宁7月18日电(记者 杨陈)近期全国各地高温热浪持续。在广西南宁,即将于7月19日启动的AI...
REDMI 15C曝光,多款新... 最近,关于REDMI后续新机的消息开始陆续出现。 最新的消息显示,一款型号为 2508CRN2BC ...
机器狗有什么作用?看完这些应用... 近日,一则“国产四足机器人打破沉寂十年世界纪录”的新闻,再次引发全球对国产四足机器人的关注。无独有偶...
原创 两... 现如今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愈发极致,一加ACE5以旗舰级配置下放至2000元档的策略,成为202...
龙江森工集团:“一棚果”结出产... 人民网哈尔滨7月18日电 盛夏时节,龙江森工集团林区各地的设施棚室内生机盎然,一颗颗即将成熟的果实缀...
上海天文馆推暑期档重磅特展:听... 今天上午,上海天文馆B1临展厅,金石声划破静默,20片陨铁切片在磬锤敲击下震颤,清越悠长的音阶层层回...
奠基开工!延庆再建低空技术新基... 7月18日,“低空技术智能组装及配套设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中关村延庆园举行。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园区继...
东丽这个社区开展“青少年探秘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逐渐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手机中的语音助手、电视上的智能棋手,甚至是孩子们手...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成立预住院中心... 7月18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成立预住院中心。该中心通过整合术前检验、麻醉评估、健康宣教等关键环节,将...
国内首台国产A320五级飞行训... 7月18日,春秋航空携手本土民航科技企业莱特科技,正式交付国内首台国产A320五级飞行训练设备,以丰...
月球车模型制作活动在涡阳县博物... 为纪念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的7月20日被定为人类月球日。中国人“九天揽月”的...
Roblox更新失败,更新不了... 当玩家沉浸于Roblox这个广受赞誉的创意虚拟空间时,时常面临更新失败,更新不了或无法完成升级等困扰...
安卓部门负责人:计科专业需“重... IT之家 7 月 18 日消息,据《商业内幕》今日报道,谷歌安卓部门负责人 Sameer Samat...
快应用智慧服务生态支持智能体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智能体正逐步成为新一代服务交互的核心形态。与此同时,开发者对高效、轻...
再造一个鲁塘矿区!湖南郴州微晶... 记者近日从湖南省地质院下属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以下简称“湖南省地质院物化所”)获悉,该所通...
原创 i... 在今年的iOS 26发布之前,国外小有名气的视频账号FrontPageTech(简称fpt.)连发了...
适航标准再进一步!T1400无... 7月15日至18日,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审查组专家在哈尔滨组织召开联合飞机《T1400型无人直升机系...
奇树有果取得卡牌天地盖全自动成...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奇树有果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卡...
嫦娥六号样品或包含月球原始月壳... 月球正面和背面为什么不同,一直是个谜。科学家认为,早期月球像个滚烫的岩浆海,冷却时,富含钙的斜长岩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