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来自静安区11所小学、20所中学的200余名师生迎着冬日暖阳,齐聚静安区少年宫,拉开了2023年静安(北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项目评审答辩会的序幕。
本次活动由区教育局主办,区少年宫承办,旨在为区域青少年搭设展示才华、交流创新的平台,有效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为相关市级创新比赛活动进一步夯实基础、激发动力。
“这是多传感器融合的家庭火灾响应系统,当发生火灾的时候调一下,它会闪黄光。当发现有大量烟雾就会亮红光并闪烁。”
“这是我们的作品——消毒场所防误入警报警示器,我们现在开始模拟一下……”
9日下午的项目评审答辩会,
分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
和青少年科技创意”三大板块。
相关参赛项目
涵盖物理与天文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数学、行为和社会科学、生命科学、化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分为8个学科专场进行评审。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多位专家莅临担任评委,从项目科学性、创新性等专业角度对参赛项目开展了科学严谨的评审和指导。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板块各评审答辩场内,参赛学生有序上台,个个胸有成竹、情绪饱满地进行课题自主汇报,随后认真聆听专家评委针对项目提出的问题,并即时思考,与专家互动交流。
评审专家们
在认真问辩评审的同时,
还为参赛项目
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和指导,
为青少年们进一步完善自身项目
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此外,在青少年科技创意板块,专家们就学生提供的书面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审。在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板块,参赛教师与专家互动交流,共话创新,专家的指导意见也给了老师们很多启发。
当天上午,还进行了本次比赛“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板块的项目评审。经过区级初评入围的80余幅学生绘画作品,经由市级项目专家逐一进行细致严谨的评审,最终确定区级获奖等第;同时,入围现场评审的绘画作品还作为区级优秀甄选佳作,于当天进行了展览展示。
记者了解到,活动自10月下旬启动以来,通过全面深入地宣传动员,得到了辖区内各基层中小学校广大师生的热情响应;区域内47所中小学的师生提交约900项申报材料,参加赛事各板块的角逐评选。
本次活动,充分彰显了区少年宫始终坚持以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抓手,优化区域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梯队架构建设的特色与成效,也进一步提高了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科学素养和动手操作技能,为实现区域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事业普及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坚实“芯”动力。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