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益:当人类与机器的关系变得紧密丨AI时代的人类意见
创始人
2024-01-09 08:30:24
0

原标题:周思益:当人类与机器的关系变得紧密丨AI时代的人类意见

亲爱的读者:

2023年是通用型人工智能面世的元年,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生成式AI(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开始了爆发式的发展。作为一名学术研究人员和科普工作者,我经常需要查找各种资料。在ChatGPT诞生之前,如果想要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和所需信息,通常会选择在浏览器中输入我们所需内容的关键词,然后在浏览器生成的大量网页中查找所需的信息,这种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得到的结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从而影响工作的效率。

而在一众生成式AI大模型发展之初,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极大地提高了检索信息的效率以及准确度。如今我可以直接告诉AI助手,我所需资料的要求,它就会快速生成所需内容,整个过程简单高效而且准确度相较于传统网页检索方式要高出不少,从而间接提升了工作的效率。我用ChatGPT写过科普,体验非常好。

我在抖音上拥有一个名为“弦论世界”的科普自媒体。2021年7月25日,我发布了第一条关于黑洞-中子星合并的科普短视频,到现在已经连续发布了上百条短视频,绝大多数是在科普“弦论”知识(弦论,是理论物理学重要的一环)。有时候,我会通过AI使用网络上一些现成的资料进行“伪原创”。

AI在写短视频文案方面是非常厉害的,我觉得它的文科特别好,特别有文采。它学习了大量的好词好句,有了大量的积累,然后用一定的语法把这些词句组织起来。网上存在着非常多的科普文案,它只要稍加改动,就能成为一篇新的科普文案。例如“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发现的”这句话,AI可以把它改成“爱因斯坦发现了引力波”,它就是把主谓宾的顺序稍微调换一下或者改变一下修饰词,再按照“八股文”的套路去写,例如研究背景是什么、动机是什么、某个名词怎么解释等等,同时它也会对一些比较难的词进行解释。

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大众化的科普文案尚且可以通过AI去完成,但是我的科普内容很多是一些高精尖的研究领域。这些比较高端的科普,AI是没有积累相关学习素材的,它不可能替我去完成。

我还有一个小目标,除了文案之外,未来到一定程度之后还希望能用AI绘画。我现在已经关注到AI绘画这一方面的内容,也开始尝试用AI画画,初步的体验感是良好的,它可以画出像日漫那种很精致的形象,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它的手有点不太灵活,有时候会画出六个手指,有时候会画出四个手指。

此外,我还有一个惊喜的发现。过去,如果我想要拥有个人网站或者微信小程序,要么我要去自学专业的编程知识,从而实现目的,要么我要去雇佣专业的编程人员来帮助我实现这一目标。这两种方式,一种耗时费力,一种耗财而且还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结果。随着通用型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完善,现在我只需要向AI大模型提出我的需求,它就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生成我所需要的网站,整个过程极其简单方便,而且自主化程度很高。同时,如果我打算学习编程知识,AI大模型还可以帮助我进行专业的代码调试和纠错。

未来世界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日益普及,传统的劳动模式将面临转变,某些岗位可能会被自动化取代,那些无法获得或不具备适应AI技术的人们可能会面临失业风险。同时,那些工作可以被AI或自动化替代的人们,也将面临失业的风险。

但如果你要问哪个行业会被AI取代的话,我认为我的研究领域会是最后一个被取代的行业。为什么这么讲呢?我研究的领域是宇宙学,宇宙拥有非常多的未知,而且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创新性。AI能够替代很多重复劳动,例如绘画,它有大量学习的素材可以使用,怎么画手、怎么画人脸,怎么画眼睛、眉毛、鼻子和嘴巴。

我觉得让AI做一些文科的工作,它是非常合适的,但是你让它去做数学题或者物理学题,它经常是漏洞百出的。你要让这个机器学习去完成一个具有极大创新性关于宇宙学的论文,它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虽然某些岗位可能会被自动化取代,但同时也会催生出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AI开发、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方面,这也意味着工作职责的改变和新技能需求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供需关系改变的一种体现。

对于AI的发展,我还有一些别的看法。AI发展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进行训练和学习,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将成为巨大挑战。数据泄露、滥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需要制定更加严密的法律和规定来保护个人数据。

AI发展也将引发一系列伦理和道德问题。AI系统的决策可能缺乏透明性和可解释性,将会引发伦理和道德上的担忧。如何确保AI决策公平、无偏见且符合伦理标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类与机器的关系将会成为AI技术不断发展中的重大核心问题。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人们可能面临对人工智能的依赖,以及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之间的界限问题。与其同时,我们还要警惕AI出现自主意识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将深刻地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安全问题。科技的发展是一个客观向上的过程,而利用科技的方式是由我们的主观意识来决定的,所以,比科技发展更重要的是如何学习利用科技成果,这决定了我们未来世界的发展走向。

周思益

2023年12月

(网络科普红人、理论物理学博士后,现任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根据其口述整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前沿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新华社深圳5月25日电(记者陈宇轩)点击屏幕,选择一块唐代的石碑,历经千年风霜,石碑上的汉字已经...
Win10技术支持渐入倒计时 从最初的犹犹豫豫,到最终的勉强接受使用,Win10 的发展历程堪称充满波折。在其刚刚开始崭露头角,试...
影视机械臂、仿生熊猫……AI摇... 为期5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在广东深圳举行。本届文博会面向全球集中展示1...
华为ICT大赛2024-202... 5月24日,华为ICT大赛2024-2025全球总决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本届大赛规模创历史...
武船重工申请一种折弯机器人及其...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折...
【深圳特区报】文博会成了机器人... ▲机器人弹古筝。 ▼机器人写书法。 观众与机器人下棋。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杨浩翰 毕晗 胡...
原创 满... 在智能手机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惊喜地发现,曾经被贴上“低配”“容易卡顿”标签的百元机市场,如今也迎来...
雄安“创新链”与“产业链”这样...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李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发的绿色建材技术与北京科技大学研发的建筑多能供能技...
江苏昇业取得管段切割用金属圆锯...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昇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管...
极光受邀出席华为云COMPAS... 近日,华为云COMPASS 2025峰会在东莞盛大举行。本次峰会以“引领时代”为主题,聚焦中国海外投...
原创 中... 在当今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时代,中国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在科技、军事、经济等多领域实现突破与崛起,这一宏大...
原创 深... 人类的进化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从森林古猿到现代人类,历经了漫长的岁月。 大约在 2300 万至 1...
AI+生物制造 天大+武清抢占... 从武清区获悉,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联合体近日在武清区正式签约成立,这一合作汇聚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等多...
新疆第十四届青少年科学嘉年华活... 5月24日上午,新疆第十四届青少年科学嘉年华活动在乌鲁木齐市第70中学(凌空校区)启幕。全疆14个地...
SpaceX 确认星舰第八次试... 5 月 25 日消息,SpaceX 星舰第九次试飞计划已于本周五获批,同时该公司也公布了今年 3 月...
社交平台X突发大规模宕机,马斯... 据路透社、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24日,社交媒体平台X出现大规模宕机,影响美国数万名用户,随后该平台负...
深圳文博会北京展区超高科技含量... 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深圳文博会上,北京展区以超高科技含量引来广泛关注。人工智能、高科技设备,以及多种技术...
原创 英... “我坚决不同意你去北京,也不允许你当航天员。” “不管你愿不愿意跟我去北京,我都一定要去。” “...
人工智能社交时代:人际互动的智... 在21世纪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社交领域正...
维谛取得液冷不间断电源专利,可...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维谛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液冷不间断电源”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