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白酒底部渐行渐近,重视板块布局良机
本周白酒板块回调较多,主因一方面11月CPI等宏观数据低于预期,市场对于宏观经济信心较为低迷;另一方面市场对国窖阶段性的让利回款政策给与了较为负面的解读。国窖开门红回款政策我们认为其目的还是主动性的抢占经销商资金,属于阶段性的市场行为。当前市场对白酒消费的悲观预期较为充分,开源证券认为白酒动销在部分场景仍然较好,部分香型、部分品牌仍有结构性机会。佳酿网等媒体报道五粮液2024年缩减计划量,更有利于管控市场价格,维持渠道秩序。部分品牌费用也逐步通过信息化系统下沉到消费者端,行业库存在合理范围内,整体来说行业仍在良性区间内运行。目前经过回调后白酒估值处于低位,重新板块的布局机会。
甬兴证券:白酒经销商大会召开,关注24年规划
高端酒中,据今日酒价公众号,茅台批价(23年飞天原箱/散飞)相比上周小幅上涨。贵州茅台临时股东大会召开,会议选举王鑫先生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并通过《回报股东特别分红方案》等议案;据泸州老窖微信公众号,泸州老窖全国巡回鉴评会北京站圆满收官,公司提出了瓶储年份酒的四大标杆:文化标杆、消费标杆、投资标杆和行业标杆,甬兴证券认为年份赋能或能有效提升酒品附加价值。次高端中,据汾酒集团公众号,本周汾酒召开经销商大会,会上对汾酒科学营销之路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做了“稳节奏,挖潜力,强势能”的相关定调。区域酒中,据中国酒业协会,洋河展厅亮相北京大兴机场,通过与品牌相关的元素融合,有望为品牌营销创造新动能。板块目前估值水平相对较低,看好当前配置机会,建议关注具备较强韧性的高端酒、区域性优势酒企和顺周期下高弹性酒企。
首次覆盖食品饮料行业,给予“增持”评级。甬兴证券认为,我国经济稳步复苏趋势明确,需求端有望持续提振,看好食品饮料行业作为偏内需消费品种的配置价值。行业基本面看好,相对表现有望优于同期基准指数。首次覆盖,所以给予“增持”评级。
万联证券:11月白酒线上销售维持高增长,高端酒增速分化
11月三大电商平台(淘系、京东、拼多多)线上销售数据公布,白酒线上销售总体表现较优。11月白酒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速放缓,销售额144.24亿元,同比上升108.66%,较10月增速202.24%下降,但仍处于较高的增速水平。从白酒线上渠道对比来看,淘系和京东销售同比增速放缓,拼多多同比增速有所提升。三大电商中淘系销售占比略微上升至55.27%,巩固白酒线上销售第一大渠道地位,京东销售占比也从10月的37.86%回升至40.13%。从白酒龙头线上销售额来看,分化比较明显,茅台和五粮液的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分别同比+359.51%/+92.20%,泸州老窖线上销售额增速下滑明显,由+32.86跌至-0.58%。总体来看,11月白酒线上销售表现相对10月转弱,但整体表现仍较好。主要原因是:1)经济复苏,消费市场逐步恢复活力;2)主要酒企加大线上渠道投放力度;3)双十一带动线上销售,酒企加大促销力度。展望未来,短期来看,随和经济持续复苏,白酒商务宴请需求仍有提升空间;长期来看,白酒行业处于存量竞争时代,品牌化、品质化为发展方向,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分化也不断加剧。建议关注业绩较稳的高端酒,及K型复苏结构下业绩表现较好的区域酒龙头。
益普索:白酒产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产区建设成为关键因素
中国白酒产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呈现由“量”到“质”的品质化发展趋势。迎合品质化的发展,酱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但也面临激烈的竞争。近一半的消费者在选购白酒产品时会考虑产地/产区因素,而且产地/产区因素与品牌因素有强关联。白酒品牌的发展离不开对产地/产区的建设,而产地/产区的发展将反哺品牌的建设。产区的建设对于品牌发展及区域综合提升的意义重大。它能够促进当地产业集群的完善,反哺生态改善,给当地带来正面的外溢效应。依托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主产区的概念,贵州已经形成包括仁怀产区、习水产区、汇川产区、金沙产区、赤水产区在内的五大核心产区。但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核心产区缺乏了解,产区的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要实现产区的建设,首先需要借鉴国际标杆的成功经验,设定科学、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它们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诊断。目前五大核心产区中,仁怀产区处于领先地位,习水产区和汇川产区紧随其后。产区建设需要打通产区-龙头品牌-大单品之间的价值循环链条,推动当地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搜狐酒业综合12月16日-21日各大券商研报整理,编辑/艾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