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这项技术入选“火花技术”成果库
近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2023年度农业“火花技术”评估结果,经专家评审等程序,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万金庆教授团队“免漂洗鲜味鱼糜实用冰温技术”入选“火花技术”成果库。
现有技术加工的冷冻鱼糜,存在因漂洗耗水量大和鲜味组分易流失,以及冷冻鱼糜蛋白变性、脂肪氧化和质构劣化等问题,针对这一技术痛点,历经20余年的攻关克难,万金庆教授团队开发了“免漂洗鲜味鱼糜实用冰温技术”,用冰温真空脱水代替传统漂洗,节水环保,用“冰温真空脱水+淡盐”的方式,拓宽了鱼糜冰温带,鲜味组分倍增,相比-18℃冷冻流通节能70%左右。
“淡水鱼富含更多的水分含量,鱼肉保持水的能力差、鱼糜不易凝胶,更容易出现凝胶劣化现象,导致其品质与风味达不到消费者需要。”鱼糜目前主要采用冷冻流通,淡水鱼糜因凝胶性低于海水鱼,市场上产品少。因此,我国水产行业发展必须对淡水鱼鱼糜及其制品加工技术进行创新。
漂洗是鱼糜制作过程中一道重要工艺,其内在机理是使肌原纤维蛋白“富集”,有利于鱼糜凝胶形成。但漂洗不仅会流失水溶性蛋白和脂肪等营养物质,还会使大部分鲜味组分(都溶于水)被除去,导致风味下降,既浪费水资源,又污染环境和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据统计,通常生产 1 吨鱼糜,需要消耗 20 吨水,产生的废水对环境压力大,阻碍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利用万金庆团队开发的冰温真空脱水技术,鱼糜不用漂洗,鱼糜凝胶特性得到大幅提升,营养成分丰富,口感鲜美,符合消费者追求的绿色健康,且未漂洗鱼糜可简化工艺,还能实现节水,零排污的目标。
万金庆教授表示:“未漂洗鱼糜冰温真空脱水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解决了鱼糜非冻结流通难题,因此入选了‘成果库’,此外,该成果仍有技术升级空间,具有推广至其他肉糜的潜力。这也对加快产业化应用进程,推动农业科技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从1到N’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上海海洋大学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