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东莞国企高质量发展基金高峰论坛上,梅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发表了《硬科技赛道的早期投资逻辑》的主题演讲。
本来是非常正常的一次演讲,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大屏幕上PPT的内容似曾相识,“ESK” 、“四位一体”、 “25%制造业红线”均为中科创星过去对外宣讲过的内容。
虽说各位大佬在年终行业会议演讲相互打个招呼借个“作业”抄一抄的情况不少见,不过据钛媒体创投家询问,中科创星对梅花创投“借鉴”的事情表示并不知情。
抄一下同学的选择题问题不大,但是连论述题也直接抄,似乎有点太为过了。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中科创星在11月“2023光子产业发展暨硬科技成果转化论坛”上,发布了硬科技ESK投资责任报告,首次正式对外提出了内部践行的ESK价值投资体系。
中科创星在早期探索出了“人才+技术+服务+资本”四位一体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服务模式,成为西安光机所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与体制机制改革的选择,也就是“西光模式”。
“勇担使命、敢为人先、啃硬骨头、十年磨剑 ” 也是米磊和中科创星一直在强调的口号。
每年年终各位大佬的对外发声无外乎都是第二年的投资动态预告,无论是对环境的解读还是自身投资价值观的输出,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募资,是一种给LP讲故事的形式。
梅花创投算是伴随中国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早期投资机构,吴世春的代表案例中也有类似趣店、小牛电动、理想汽车、优客工场、58同城等互联网明星项目。
但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红利的消退,硬科技投资被推上了资本市场的主舞台,过去美元基金的估值体系在硬科技领域失灵,国内的投资机构尤其是美元基金,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都开始逐渐转型。
梅花创投的转型也十分明显,在近两年开始转向投资科技领域,硬科技项目也投过一些,能理解吴世春在论坛大会上发表《硬科技赛道的早期投资逻辑》的主题演讲。
问题在于“投过硬科技”和“专业投硬科技”之间的鸿沟不是一两年就能轻易跨过的,毕竟中科创星到今天成立十年,从2013年开始一直坚持投资硬科技;梅花创投则是2014年成立的,是投资互联网电商O2O出身。
有一颗学习的心固然是好事,但是想要在LP面前讲硬科技讲出花来,抄袭肯定是不能蒙混过关的。
另一面,这个小插曲也证明了行业、社会对ESK投资价值体系的全面认可,这也是为什么行业总说投资中“反共识”是重要的,尽管当下投资硬科技是一种共识,但早在10年前,中科创星等一众专注于投资硬科技的机构们就吃过投硬科技“反共识”的苦,并且一路坚持下来,才收获了今天“共识”的甜。
我们希望,这是一场误会,也许吴世春和米磊有过私下沟通,但今天的创投行业LP与GP之间需要更多信任,让LP们更加相信GP所描绘的投资策略与行业洞见是灼见真知,抄作业这种事还是尽量不要做为好。(本文首发于钛媒体创投家 作者|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