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25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18日报道,科学家们发现,看似安静地活着的植物和蘑菇等菌类,其实会发出超声波和电信号等“声音”。还有报告说,它们会重复几个词语。这引发了人们愈发浓厚的兴趣:植物会不会有类似“对话”的互动呢?如果知道植物在诉说什么,也许会对促进农业精细密化,如调整开花时间等有所帮助。
“西红柿和烟草在受干燥处理或茎被切断时,会发出超声波‘尖叫’。”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的科研团队3月在美国《细胞》双周刊上发表的论文,揭示了看似安静的植物令人意外的一面。
如果对西红柿等进行干燥处理或切断它的茎,它会发出频率范围在20千赫至150千赫、人耳听不见的超声波。通常西红柿也会以每小时一次以下的频度发出超声波,但对其进行干燥处理时,它发出超声波的频度会增加到每小时11次至35次,茎被切断后,它发出超声波的频度会增至每小时15次至25次左右。
为什么会发出“尖叫”呢?
如果将西红柿的干燥时间延长到4天至5天,它发出超声波的频度会增加。在茎被切断的时候,当天它会频繁地发出超声波。科研团队表示:“有可能是输送水和养分的维管束等形成的气泡破裂,进而产生了超声波。”
西红柿发出的声音也许可以为农业所利用。其超声波的音量在62分贝至66分贝之间,相当于人类正常谈话的音量。如果在农田设置传感器,应该可以检测到。科研团队指出,“如果基于植物诉说干燥的声音来进行灌溉,就能节约用水”。
科研人员真正开始倾听植物的声音是在2010年以后。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作为配件使用的麦克风和传感器变得便宜且性能提高,捕捉植物所发出细微声音等的研究取得了进展。
植物在受到压力的时候,会发出信号,这是以前就知道的。京都大学名誉教授高林纯示说:“例如,被害虫吃掉叶子的西红柿会产生一种挥发性物质。于是,接收到这种物质的其他植株就会将其转化为防止被吃掉的化合物,从而保护自己。”
这样的信号可能有很多。意大利比萨圣安娜高等研究学院报告了拟南芥存在遗传物质MicroRNA的例子。
科研人员利用水培方式对多个植株进行了实验。在一个植株中生成的MicroRNA从根部被释放出来,并通过水被另一个植株从根部吸收。结果,后者开花的时间推迟了。这意味着MicroRNA改变了与开花相关特定基因的作用方式。
植物的这种信号可能只是单向反应,虽然具体情况尚不清楚。不过,探究菌类进行“对话”式双向交流可能性的研究正在进行。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注意到了菌类发出的电信号。电信号在人类和动物的大脑和神经之间被用来传递信息。蘑菇在土里裹着菌丝,那非常像神经网络,可能也传递着电信号。
西英格兰大学2022年发表的论文报告了一项实验,研究了将电极插在裂褶菌和蛹虫草上之后其所发出的电信号。蘑菇有时会发出连续的波形电信号。其中有像单词一样反复出现的波形,据说最多达到50种。
波形平均有4.4至4.7个波峰。该论文作者安德鲁·阿达马茨基教授把连续的波形比喻成单词,把各个波峰比喻成字母,称“每组波形中波峰数量的分布类似于英语或瑞典语中的分布”。
已经有研究报告指出,菌类在暴露于光或化学物质中时会改变它们发出的电信号模式,植物的根共生时会发出信号。目前还不知道它们接收电信号后会发生什么反应。
阿达马茨基教授说:“菌类有可能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
11月26日,河北省农民在大棚内采摘水果西红柿。(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