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医用同位素抗癌,射线检测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等研究领域……核能技术看似遥远,其实已经逐渐进入普通人的生活。12月22日,2024“蓉漂杯”武侯区核能技术科技成果转化路演赛在四川大学举行。比赛聚焦科技产业融合培育成果转化优势,有力有效推动人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此次路演赛采用“路演+问答”形式,参赛团队向评审专家展现了项目的核心概念、技术优势及团队实力等内容。同时,参赛团队与评委专家进行深入问答互动,从项目创新及技术优势、团队实力及研究基础、社会影响及市场空间、成长周期及转化价值等多个维度展开思维碰撞。优秀参赛项目现场进行精彩对决,经过激烈角逐,产生了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4个。
路演赛现场,副研究员李飞泽指导的团队推介了“医用同位素,抗癌好帮手”项目,推介人将医用同位素治疗比作“机关枪”,可以对癌细胞进行精准高效的打击。硼中子俘获治疗、医用同位素抗癌、四足机器人协同定向探测器的辐射源搜寻装备,一个个全新的核技术科技成果在比赛现场呈现,让大家看到了这些技术广阔的应用空间,对未来的成果转化充满期待。
“虽然一些技术目前还在研究阶段,要实际应用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此次和四川大学院所合作,就是希望从最初一公里搭建好平台,链接好资源,推动科技成果在我区实现转化。”武侯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武侯区建强科技创新平台,聚焦环川大知识经济圈建设,建设运营交叉转化中心,加快推进与四川大学共建先进材料综合研究装置,持续做强生物治疗、高分子材料工程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此外,路演赛现场还重点推介了武侯区核技术应用产业政策,吸引各类优秀人才集聚成势。武侯区聚集了四川大学等知名高校10余所、科研机构2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302家,拥有9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