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智能手表能告别“美丽废物”吗?
创始人
2024-01-08 05:11:41
0

原标题:2024,智能手表能告别“美丽废物”吗?

在社交媒体上搜索“美丽废物”,智能手表一直位居前列。它们售价昂贵,除了表面的“美丽”,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情绪价值拉满,是当代年轻人取悦自己的“数码甜品”。

乍一看,“美丽废物”似乎是一个贬义词。但仔细想想,“美丽废物”简直是对一款终端产品的最高褒奖。

嫌货人才是买货人。能让潜在消费者欲罢不能,绞尽脑汁地寻找折扣,真金白银的“冲动消费”,这说明智能手表在功能性之外的溢价,正在得到市场的认可,是很多“性价比产品”“国民手表”“实用好物”所无法取代的。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众消费意愿变得疲软,换机周期不断拉长,智能穿戴IoT设备成为各大终端厂商最新的发力焦点。

2023年行将过去,智能手表市场也“卷”出了一片新气象。Apple Watch SE9再一次展现了苹果在整合“智能+时尚”的产品力,华为今年推出了刘德华代言的“非凡大师”,叠满了尖端材料、北斗卫星、微体检等一堆科技buff。vivo和小米刚刚发布的智能手表,都首次搭载了各自自研的蓝河BlueOS智慧操作系统、澎湃OS。OPPO的旗舰智能手表OPPO Watch 4 Pro,则被很多用户称为“安卓表皇”。

不难预见,明年的智能手表将上演一场更为激烈的“龙虎斗”。从“美丽废物”到“美丽好物”,智能手表接下来要朝哪几个方向卷?

美丽废物,未必是坏事

所谓“美丽废物”,说明智能手表的硬件已经成熟,而软件尚待完善。

硬件方面,智能科技与时尚单品的合流。

过去十年间,智能手表百花齐放,硬件创新的三个主流方向,是以Apple Watch、HUAWEI Watch为代表的智能科技手表,以Moto 360、Fossil为代表的时尚手表,以Fitbit、佳明为代表的硬核运动手表。

近年来,智能终端厂商在设计、元器件、产业链上面不断创新,时尚度上已经不输给时装品牌。Apple Watch对表带的优化使其兼顾佩戴舒适度、传感器敏锐度、服饰搭配需求,华为手表与供应链伙伴深度合作,“非凡大师”通过纳米技术将天线整合在高度集成的表盒里,液态金属工艺让智能手表拥有高净值人群所看重的精美外观。

总的来说,科技厂商的智能手表产品,已经逐步沉淀出了极高的产品工程能力,已经可以将传统手表的精工美学引入到智能穿戴设备上。

随着供应链的伙伴成长和成熟,高级工艺和新材料的价格成本也不断下探,2023小米、vivo推出了价格友好的“国民级手表”,有望将这份美丽带入每一个消费者的腕间。

同时必须承认,智能手表的软件能力,还不够有说服力。

具体表现在,只有一线头部品牌的智能手表,才能凭借品牌影响力,以一己之力让用户做出购买行动,并且不考虑与智能手机、耳机等单品的生态适配度,不受“性价比产品”“低价平替”的影响。而品牌力不足的终端厂商,会发现仅凭智能手机的存量用户,也带不动智能手表。

软件虽然“鸡肋”,但硬件实在美丽,才会让消费者“又爱又恨”。

这种情况下,软件层面的提升,进而提高智能手表的整体体验,既是头部品牌“变废为宝”的难题,也是二三线手表品牌打破僵局的看点。

进阶点一:从运动数据监测,走向科学健康管理

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有没有不信任的地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一位教授,在某次数字健康沙龙上提出了这个问题。

运动数据监测,是几乎所有智能穿戴设备都具备的基本功能,但收集到的运动数据是“死的”,不能用,没法分析,是上一轮穿戴设备的“鸡肋”点。

这位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测,设备和数据是可信的,但在解释数据和结论的时候,却存在“陷阱”。这些陷阱包括:设备厂商是否采用同样的标准;数据本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数据与健康特征的对应关系怎么合理的解释。

基于严谨科研的健康监测,是头部智能手表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其竞争点有两个:

一是质。

智能手表采集的数据、提供的健康管理能力,是否真的有科学解释,具备医疗器械的资质,真的能够帮助用户有效地进行健康干预,直接决定了智能手表的健康服务质量。

传统的智能手表,首先是监测不到,没有集成相应的传感器。比如,高达40%的房颤患者是没有症状的,到医院做心电图才能确诊,漏诊的比例很高。因此,通过智能手表监测的健康价值就很大。目前,苹果、华为都已经在自家手表上提供房颤筛查的能力,能够识别跟踪房颤的早期风险,及时纠正风险人群行为生活方式的异常。

其次是解释不了。举个例子,当智能手表监测到心率加快,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焦虑、脱水、贫血、肺部感染,甚至怀孕,都有可能导致心率加快。以前,智能手表只能把数据给用户,不能理解背后的原理并给出相对准确的健康建议。

目前基于科学研究的数字健康能力正在增多,比如2023年刷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专业的可穿戴产品,推动进入医疗专家认可的序列。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采集了六万名受试者食指部位的PPG信号(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再利用AI深度学习分析用户是否患有糖尿病,模型报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65.4%和75.0%,说明通过智能手表采集腕部的血管PPG信号来识别糖尿病是可行的。

总结一下,这类基于严谨科学研究、高质量、高回报的有效健康监测,使智能手表在保持时尚属性的同时,还具备了专业能力,焕新了产品的生命力,变成很多中老年人、高风险年轻人的“标配”。

二是量。

能提供健康监测的穿戴设备,种类有很多,但一个设备所集成的有效功能的数量,直接决定了产品价值感。

比如有的TWS耳机也可以提供体温监测功能,但仅此而已,与智能手表在功能上有较大的重叠,很容易被取代。一些终端厂商在数字健康上的投入不够,积累的数据和算法有限,能提供的硬核健康监测功能也就比较少,面对“多边形战士”就显得不够看了。

其中,苹果、华为都手握了不少进阶的健康管理能力。Apple Watch 和 iPhone 目前能提供专注于 17 个健康和健身领域的功能,从心脏健康和睡眠到移动性和女性健康等。此外,苹果支持一万多个地点、800多家医疗机构的患者使用苹果健康记录,作为可用医疗数据。

华为WATCH 4系列的“微体检”问世后也得到了消费者很大的认可,核心能力就是“一只手表、六十秒、一次检测十项指标”,效率和便携性比传统健康体检大幅提升。要在60秒内调度8套算法、5个传感器,完成多模态的检测,根据专业的理论基础给出健康建议,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HDC 2023现场,我看到一位媒体人体验过“咳嗽声检测肺部感染”的功能,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总的来说,健康对于消费者购买的驱动力是最强的、最持久的,而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软件技术,让智能手表厂商重拾数据的价值,提供给用户专业的健康解决方案。因此,智能手表也有了撬动大健康产业的真正可能。

进阶点二:从手机的“延伸”,变成万物交互的钥匙

此前,受限于计算能力、存储空间等先天限制,智能手表只能作为手机的延伸,承接一部分削减后的功能,比如接听电话、播放音乐等。

不管是用户使用习惯还是使用体验上,智能手表的表现都无法和手机媲美,甚至因为功能重叠,形成了某种竞争关系,是导致其变成“废物”的一大原因。

而今年,华为的鸿蒙4、vivo蓝河OS、小米的澎湃OS,都已经在智能手表上搭载了,这些操作系统主打的就是万物互联。操作系统是应用和硬件的桥梁,通过万物互联操作系统,手机和手表可以更好地承担功能分配,完成某些功能分化,让智能手表可以独立于智能手机,提供更自然、无感的交互体验。毕竟“抬腕”可比掏出手机操作要简单多了,更适合在移动场景下与其他物联设备进行联动。

智能手表为核心的交互方式,在原安卓系统上是很难实现的,无论是安全性、数据交互、应用开发等都受到系统特性的限制。举个例子,鸿蒙4支持原子化应用和自适应开发,开发者只需要一次开发,就能让应用自动适配手机、手表、平板等不同屏幕。华为WATCH 4系列实现了场景化的功能集成。比如生活卡片,集成了日程、导航、微信、天气等应用。“健康看板卡片”将心率、血氧、体温、睡眠等健康功能整合在一起,集中进行展示,让健康数据一目了然。

蓝河操作系统支持复杂的意图识别交互,也可以将用户最需要的功能,比如旅行场景下,可以将航班信息、高铁信息、酒店位置等综合呈现,提供比手机更短、更快的交互体验。

2024年,相信各大厂商会在自研操作系统的基础上,结合AI大模型等新技术,更深入地挖掘穿戴设备的潜力,探索出适用性更强、耗费资源更少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不再是对手机功能的延伸和重复。

在面向万物互联的国产操作系统之上,智能手表的交互体验,将从底层开始改变。

进阶点三:从单一硬件,到生活助手

为了让“美丽废物”值回票价,网友们挖掘出了各种各样“变废为宝”的功能,积极探索可以在智能手表上使用的应用。但总的来说,还是需要人去费心费力,为手表找服务。

这份对“美丽废物”的爱让人感动,但有没有一种可能,让手表主动为人提供服务呢?

从“为人找服务”到“为服务找人”,大模型+智能助手,与智能手表的深度整合,或许能改变这种局面。

我们知道,大模型作为基座模型,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理解生成能力,一个底座上调度多种AI模型算法的能力,智能助手则可以作为人机交互距离最短的服务入口。极简入口+超强底座,将为智能手表带来前所未有的智慧体验。

目前,苹果还没有宣布大模型的相关进展,Apple Watch SE2023通过原Siri语音助手提供生活服务,进阶能力还未可知。国内终端厂商都推出了自研的云侧、端侧大模型,并对智能助手进行了升级。

比如升级了HarmonyOS 4的华为WATCH 4系列,可以直接呼叫小艺,语言理解能力更强,无需精准指令,用自然的口语表达就能理解并执行。很多人觉得对着手机大喊智能语音助手有点尴尬,抬腕呼叫的交互方式也更低调自然一些。

此外,基于大模型的用户意图识别和服务推荐,目前头部的国产手机厂商都有了很多探索。并将智能综合排序等能力引入到智能手表,这样的好处是,在相对较小的手表屏幕上,可以让服务信息有繁有简、更加合理,用户不会错过重要信息,也不被繁杂的信息和应用淹没。

One more thing

此前,一个智能终端生态中,撬动购买的拳头产品,都是智能手机,从目前智能手表的完成度来看,更高的客单价、更大的创新空间、运动健康的实用性等,智能手表正在变得越来越适合承担这一角色,成为跨越生态的一支营收利器。

而且这个市场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除了苹果、华为的地位相对稳固(靠的是长达十年的数字健康积累),其他玩家也才开始奋力奔跑,还有一战的机会。

2023年,一些厂商为智能手表探索出了一些进阶能力,是智能手表摆脱“废物”印象的关键,也是接下来“卷”的重点方向。

算法层面,无论健康管理还是交互控制,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进一步挖掘生理指征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多特性协同关联的健康管理,人一机一车一表等多终端联动,让用户感受到价值。

在此基础上,硬件(传感器、工艺、材料)也会在软件和算法的驱动下,去提升性能和精度。目前智能手表的传感器,还没有用到很先进的工艺,未来也有持续发展提升的空间,也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力。

美而不废,智能手表接下来会进入一个软件主导竞争的阶段,谁能更好地利用数据、算法、大模型等“基本条件”,把注意力放在“好用”上,在软件上投入和挖掘,将成为一个关键赛点。

2024,AI大模型应用一定会加速落地。由此推测,智能手表有极大可能一改“美丽废物”的刻板印象,不妨持币以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工信部开始严抓智驾,为啥从业者... 高阶智驾团灭,以后就只剩辅助驾驶了? 在前几天的上海车展上,以前狂吹高阶智驾、智能驾驶的车企们,这次...
原创 从... 是孤独的巨人,还是碰撞的产物?超级木星有着混沌的过去 两颗巨行星碰撞时,一个更大的世界将会就此诞生。...
“五一”出游安全感拉满!北川 ... “五一”期间,北川羌族自治县公安创新运用“无人机+智慧警务”模式,通过高空巡查、实时喊话、智能调度的...
80余所高校设立储能本科专业 新型储能就像“超级充电宝”,可以在电力运行中调峰、调频、调压,对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
工信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张辛欣、周圆)记者近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下一步将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
传承“五四”精神,谱写藏蓝青春...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莱西公安队伍中,有这样一群新时代青年民警,他们的梦想青春,以梦...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是培育和发展新...
【奋斗者 正青春】全国新时代青... 凌晨的中北大学实验室里,一盏孤灯常明。仪器与电子学院测控系主任刘文耀伏案整理实验数据,手边是厚厚一沓...
全市三百青年突击队挺立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 王琪鹏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在科技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北京共青团以...
Mac上快速搭建宽带连接指南 为Mac配置宽带连接的完整指南 在数字化时代,稳定高效的网络连接对Mac用户至关重要。无论是通过有线...
中美日6G专利占比差距犹如断崖... 4月1日,东部战区在台湾海峡举行了海峡雷霆2025a演习。之前没有发通知,两天就结束了,这一消息震惊...
段建维:青春逐梦雄安 科创星火... 点击上方 “ 河北共青团 ” → 点击右上角“ ... ” → 点选“ ★”, 为...
深圳市亿锋智能技术取得集成式无...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亿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集...
标柔取得一种水下专用同轴电缆专...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标柔特种电缆(上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华升鑫取得抗变形的组合式PCB...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华升鑫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种抗变形...
漫评:青年一代挺膺担当,书写“...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随着五四青年节的到来,广大青年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新时代的中国青...
浙江杭州:匠心点亮万家灯火 4月29日,刚参加完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倪萍,又回到...
我国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的海上... 新华社深圳5月3日电作为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的海上稠油油田,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番禺11-12平台3日...
拥抱智算!中兴通讯智算服务器订...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爆发性增长,带动了智能算力需求飙升,一座座智算中心拔地而起,部...
华为申请到达角测量方法等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到达角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