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走上牌桌, 首款Apple Vision Pro不是PPT;MR元年产销仅过百万,库克不急与Meta竞短长
文/智物
苹果究竟会准备多少台Apple Vision Pro,也就是该公司的首款混合显示MR眼镜,是外界广泛猜测的一个问题。
分析师们为此吵翻了。最为乐观的高盛认为,2024年苹果可以出货500万台Vision Pro,稍微悲观的摩根斯坦利的预测与高盛差距巨大,只有85万台,而绝望Wedbush则预测,可能只有15万台。
预测数字天差地别。
或许是巧合,可靠的供应链官方数据显示,库克真正下达的订单数量或许与iPhone初代类似,iPhone初代的第一年,只销售了140万台。 Apple Vision Pro的独家部件生产供应商领益智造,在其问询答复当中,悄悄披露了2024年该产品的全年产量——133万台。
当然,这一数字可靠的前提是,苹果公司信守合约,而且,领益智造所言确实。
苹果Vision Pro好事将近
大神Marc Gurman近期文章预测,2024年,苹果公司的重点工作不是iPhone,而是这款眼镜以及其他的可穿戴产品。他认为,苹果还没有将其作为主要的增长引擎。
Gurman在文章中提到,Apple Vision Pro目前正在中国全速生产,发布日期已近,可能就是几周后的2月初。
而就在一个月前,11月7日,Apple Vision Pro的独家部件供应商之一的领益智造,在其定增问询函答复当中,给出了一个相当明确的数字——133万台。
领益智造本轮定增,计划募资21.37亿元,涉及6个项目,其中包括智能穿戴设备生产线建设,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2.57亿元,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领益智造在发行文件中提到,该产线对应客户产品已经在2023年C客户新产品发布会上发布,并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此外,领益智造的发行文件还提到,这一产品采用定制模式,根据用户的脸型、面部特征设计差异化的产品图纸进行对应的模具开发,经客户确认后进入出样测试。
这些表述,与苹果Vision Pro的发布、生产、上市周期,以及销售方式一致。领益智造所指C客户即为苹果公司无疑。
领益智造在定增计划文件中提到,本次拟生产的 AR/VR 软包类产品具体指为提升安全感、舒适感、体验感、美观性,用以接触头部、脸颊、鼻子等部位的柔性成套产品。
也就是此前市场所称的鼻托、头戴、眼罩等部件。因为领益智造是Apple Vision Pro的独家供应商,因此,领益智造部件的需求量,也就是Apple Vision Pro的总产能,至少未来一段时间如此。
如果苹果信守合约,如果领益智造披露确实,2024年Apple Vision Pro的产能应该就是133万台,与初代iPhone的数量类似。
此前,曾有分析提到领益智造还负责Vision Pro的散热部件,但是,在定增发行文件中未见提及。
文件中,领益智造提到该客户单件的价格为502.87元,而每年的需求大约在287.54万件,每年的销售额为14.48亿元,年净利润为1.18亿元。
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Apple Vision Pro的产能规模年产接近300万台左右。苹果似乎完全无意与Meta的虚拟现实设备在规模上一较高下。
悲观者的预测一则是因为Vision Pro的生产难度,二则,也是因为Vision Pro的产品看似并未与其他友商拉开差距,让用户感受到足够的震撼。
这款双目4K OLED产品最大的供应问题就是硅基OLED的供应,这两块屏幕成本超过700美元,占到了总成本的一半以上。
此前,曾经有韩国行业媒体提到过,最初的独家供应商日本索尼只能每季度生产10万到20万片硅基OLED。意味着,2024年内Apple Vision Pro的产能最多仅有80万片。
苹果公司曾经极力推动索尼扩产,但是,索尼公司高管公开表态,拒绝这一建议,理由是并不确定硅基OLED的前景。
如果苹果公司全部采用硅基OLED,意味着索尼公司之外,苹果导入了其他供应商。
苹果公司近期努力推动中国供应商包括京东方、视涯科技参与这一项目的原因。但是,公开信息当中,京东方似乎对硅基OLED的市场前景也并不十分确认。
正因为硅基OLED供应难题。国内虚拟现实设备从业者人士普遍看淡苹果vision pro在第一年的产销量,其中几位人士甚至猜测,Vision Pro初代产品可能仅有不到20万台的产品供货,并且,只会提供给开发者,极少量会公开销售。
Apple Vision Pro发布一个月之后,FT就曾经提到过,苹果公司调低了Apple Vision Pro首款产品的产能,将目标调整到百万台以下。
初代首年133万台的成绩,以及年产300万台的产能规模对苹果而言,对整个混合现实领域而言,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势必会对整个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领域应用创新带来巨大的促进,最重要是对该领域创新路径的确认、引领。
国内有同行也在紧密跟踪索尼硅基OLED的产能进展,有一家手机大厂的产品人士确认,索尼硅基OLED仍属于紧俏产品,索尼为此设定的技术合作入门门槛费用高达3亿元人民币,至少有一家中国手机大厂缴纳了这样一笔巨额的入门费。
至少有两家国内手机大厂计划在2025年推出类似Apple Vision Pro的产品。有意思的是,华为公司早在10年前就开始对虚拟现实设备和技术应用开始研究,但是始终对这一产品的前景尚未确定。
目前,国内虚拟现实设备领域正在退潮,曾经志在与头条系、Meta一较高下的腾讯已经改变主意,放弃了收购黑鲨手机参与虚拟现实设备竞争的想法。
Meta的VR产品Quest系列如今贵为全球虚拟现实设备市场的领导者,占比在半数以上,据估计2023年的销量在700万台左右。
广为关注的罗永浩在高调宣布复出智能硬件设备领域,目前,其公司、产品计划进展似乎并不顺利。
此外,神秘的前华为手机首席架构师张慧敏也选择在AR领域创业,创立奇点临近公司。其首款产品选择让人失望,选择在商业领域而不是大众消费市场,与京东合作探索AR眼镜在物流当中的应用。
据信,奇点临近的首款产品体验,并不算十分优秀。
对比苹果初代Vision Pro,中国大厂的劣势在于高通芯片非常不给力,而自身的芯片设计能力又不足。
但是,中国大厂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电池和本土化的内容,以及独特的电商、游戏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