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佳能在裁员闭厂,相机怎么还越卖越贵了?
创始人
2024-08-03 17:41:04
0

前不久,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一张遇袭照片,让索尼A9M3这款售价超4万元的专业相机突然火爆全网。而这一「决定性瞬间」,也让专业相机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但和风光的索尼A9M3不同,相机厂商们正在经历冰与火的考验。

近日,有报道称,苏州佳能开始新一批裁 员,由于市场收缩裁 员规模涉及上千人。8月1日,针对网传“苏州佳能裁 员赔偿N+12或2N+12”一事,苏州佳能官网接线员回应称,公司不是在裁 员是再就业,再就业是可以自己选的。

据悉,近几年佳能陆续关闭了多项中国业务,2021年佳能中国员工从1月份的约1500余人,减少到1300余人,并关闭了全国10个事务所,以及天津、青岛、大连、哈尔滨4家分公司。2022年初,佳能又宣布关闭经营了32年的珠海工厂。

另一家相机大厂尼康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4月,有市场消息称,尼康将于2025 年3月前裁 员2400人。

自从智能手机诞生以来,相机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呈萎缩趋势,相机厂商们的没落似乎也符合大家的固有印象——越来越强大的智能手机影像系统,正在取代传统相机。

但另一边,最近两年,相机的火爆也超出大部分人的想象。今年3月,富士X100VI相机90周年限量版在国内发售,售价14200元,国内限量265台,采取预约抽签制的方式购买。这款相机在电商平台的预约人数高达120万,与2023年国内无反相机销量接近。虽然抢购人群中存在不少加价转卖的黄牛党,但售价过万的数码产品还能有如此高的热度依然相当罕见。

无独有偶,今年6月,尼康Z6III发布,官方售价18999元。相比上代,尼康Z6III的售价贵了足足5000元。

一边是相机厂商裁 员、闭厂,另一边相机供不应求,大幅涨价,一冷一热之下,相机行业究竟走到哪一步了?

相机市场萎缩,但厂商仍在增长

据市场研究机构捷孚凯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相机市场,去年中国无反相机零售量为136.4万台,相比2022年的87.2万台大幅增长56.4%;卡片相机也从2022年45.4万台增至2023年69.1万台。

从市场表现来看,国内相机市场确实呈现出反常的热销态势。但中国市场的一枝独秀拯救不了整个相机行业,相比之下全球市场的表现就没那么亮眼了。

据相机及影像产品协会(CIPA)发布的2023年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数据,去年年全球相机总出货量为772万台,同比下降3.6%;但年度总出货金额约为714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0亿元),同比增长了4.9%。

这组一上一下的数据显示出,全球相机行业市场规模虽继续呈现萎缩趋势,但整体来说相机厂商们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和盈利能力。

具体来看,三大相机厂商均有不错表现。

今年5月,尼康发布了截至2024年3月的全财年财报(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财报显示,该财年尼康集团销售收入总额为7172亿日元,同比增长14.2%;营业利润397亿日元,同比增长10%。其中,影像业务部门表现最为突出,全年销售收入达2797亿日元,较去年同期的2271亿日元增长约23.2%;该业务营业利润也较去年同比提升了10%,达到465亿日元。基于该财年的出色业绩表现,尼康将下一财年的销售收入预期设为7450亿日元,相比上一财年提升3.8%。

佳能同样营收、利润双增长。7月25日,佳能集团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该季度佳能集团营业额同比增长14.4%,达到1.167万亿日元,净利润同比大增37.4%。其中,影像业务领域该季度营业额2447亿日元,同比增长 11.6%。佳能在财报中表示,主要得益于全画幅专微EOS R6 Mark II及APS-C画幅专微EOS R50等产品销售坚挺,小型数码相机销量也实现增长。

索尼方面,营收虽也增长,但利润却没能像另外两大厂一样同步增长。2023财年(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索尼影像及传感解决方案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至1.6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有所下降,至1935亿日元。

相机市场增长有限,厂商忙于转型

虽然财报看上去一片涨势,但相机市场的持续萎缩已是大趋势,各家也不得不考虑转型问题。

据市场研究机构Mordor Intelligence预计,2024年全球数码相机市场规模约为53.9亿美元,并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68.3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仅为4.85%。

事实上,对相机厂商来说,转型早已开始。例如,尼康此前宣布将投资1000亿日元用于升级和改造镜头工厂等基础设施,转而聚焦于光控制零部件特别是镜头技术的深度挖掘。目前,这一战略调整已经初见成效,尼康的光学部件业务从2020财年的1亿日元营业利润增长至2023财年的168亿日元,成为仅次于相机业务的第二大盈利支柱。

此外,作为相机大厂,尼康聚焦镜头技术,并计划将其应用到太空产业和尖端半导体领域,同时涉足金属3D打印领域。其中最重要的动作之一,便是加对大光刻机的投入。

目前荷兰ASML掌握了全球光刻机市场份额的62%,排名第一;佳能以31%的份额排名第二;尼康虽排名第三位,但占比仅7%,与前两者相差甚远。

此前,尼康表示将于2024年投放新款光刻机,其采用i-Line光源技术,可以用于制造要求耐久性的功率半导体等,这也是尼康时隔24年再次推出采用成熟技术的光刻机。而这款光刻机的主要销售目标之一,便是中国。尼康精机业务负责人滨谷正人表示,正与日本经济产业省讨论,认为新款光刻机没有问题,将在中国市场积极销售。

而佳能的影像业务只占到整体营收的20%左右,被称为“印钞机”的印刷业务,才是佳能营收占比过半的核心业务,因此,佳能在转型方面显得也更加从容和随性。

2018年,佳能宣布进军火箭发射市场,将建设日本第一个民营火箭发射场。今年3月13日,由佳能电子参与投资的日本航天初创公司“太空一号”,发射了其第一枚商业火箭,在首飞过程中,火箭在升空后发生爆炸,发射宣告失败。看来,转型也得找准门路。

相比尼康、佳能的影像业务主要依赖相机不同,索尼既生产相机,也生产相机的核心零件图像传感器,尤其是智能手机传感器也是其影像业务的重要部分。

2023年,索尼以28%的市场份额,拿下了手机摄像头CMOS销量第一的宝座。因此,既然智能手机是导致相机市场萎缩的罪魁祸首,那顺势而为也是不错的选择。

今年5月,索尼高层在投资人会议上表示,上季度智能手机市场重新恢复增长,帮助该公司影像传感器部门重振旗鼓,并看好影像传感器市况转强,预计在2024财年,相关业务的营业收入利润将实现40%的大幅增长。

综合来看,索尼影像的转型最符合其自身发展,即便没有特朗普事件,索尼影像业务依然大有可为。

此外,另一家日本相机品牌富士则利用在胶片时代积累的技术,先后进军医疗健康、高性能材料、化妆品等新市场。例如,将抗氧化技术应用到化妆品中、纳米技术应用于制药工艺等。

相机厂商不是第二个柯达

2012年1月19日,柯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家成立了一百多年的影像公司曾是胶片摄影的代名词,但在数码相机时代来临时,却因为转型过慢,而最终被相机市场抛弃。

事实上,在十年前智能手机浪潮汹涌而至时,不少人认为一众数码相机厂商也可能会变成第二个柯达。尤其是当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越来越多,影像能力越发强大时,机身厚重、操作复杂的专业相机似乎已经越来越远离大众用户。

但如今市场证明,专业相机在新闻摄影、体育摄影,甚至对影像要求较高的个人摄影中,依然有着较高需求。全球相机市场销量下滑,但销售额却出现增长即说明,相机用户在减少的同时,相机均价却在提高,这意味着相机高端化趋势正越发明显。

总的来说,尽管面临智能手机相机技术快速发展的挑战,全球相机行业市场规模呈现萎缩趋势,然而,索尼、尼康等相机厂商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调整,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和盈利能力。并且,有了柯达的前车之鉴,相机厂商们的转型之路走得也更积极了许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活动回顾 | 峥嵘岁月忆初心•... 峥嵘岁月忆初心•童心巧手颂祖国 8月23日,由市文广体旅局主办、市图书馆承办的“追寻红色记忆•点亮爱...
原创 墨... 玛雅文明在整个人类进化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诞生与衰亡都充满了神秘色彩,至今仍然是令人困惑的谜...
2025数智美食生态大会在丰台...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8月25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2025数智美食生态大会在北京丰台开幕...
重磅好消息,来自地下700米! 江门中微子实验大科学装置正式运行 2025年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
国星宇航更新招股书:AI智算卫... 近日,港交所文件显示,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宇航")更新招...
腾讯会议上线AI纪要,实时捕捉... 2025-08-26 14:14:04 作者:狼叫兽 8月25日,腾讯会议更新,正式上线“AI纪要...
XR眼镜如何成为工业现场的生产... 工业制造领域始终面临着诸多挑战。精密设备的维护复杂度持续增加,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愈发严格,物流仓...
vivo Y500系列官宣9月... 今日上午,vivo手机官宣“国民旗舰”新机 vivo Y500 将于9月1日19时正式发布。 按照官...
捉到“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 捉到“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内部的有机玻璃球及光电倍增管。...
东疆再创数据跨境流动“天津方案...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巴基斯坦上市企业NETSOL Technologies Limited(纳索尔科...
中国联通雄安互联网产业园(一期... 8月25日,作为雄安新区启动区市场化疏解项目之一,中国联通雄安互联网产业园(一期)正式投入运营。 ...
谷歌Gemini2.5Flas... 【新闻稿】 近日,全球科技巨头谷歌公司正式宣布推出其最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emini 2.5 ...
人工智能板块震荡调整,人工智能... 截至午间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0.2%,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下跌1.1%,人工智能ETF(...
原创 彗... 今天必须跟你们唠唠一个超震撼的科学新发现!最近,科学家对彗星探测器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结果在彗星表...
智元机器人全系产品正式开售,关... 国元证券近日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2025年8月17日至8月22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4.71...
“星舰”第10次试飞,连续2天... 新闻荐读 当地时间8月25日傍晚,北京时间今天(8月26日)早上,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
首航!输电线路实现无人机巡检 供稿:外江管理处 近日,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电站运维中心应用无人机技术,对三台县星火电站35KV...
纯电动飞机要来了!时速320公... 快科技8月25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时的科技E20 eVTOL正在进行最后的适航审定,预计明年...
2025冷年中国空调销量破亿 ... 快科技8月25日消息,2025冷年(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中国空调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
米亚斯取得三向可调节的开关支架...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米亚斯物流设备(昆山)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