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宇航服“天衣无缝”?美国宇航服漏水致三项太空行走任务无法执行
创始人
2024-06-27 09:42:14
0

我们常用“天衣无缝”这个词来形容在太空中使用的舱外宇航服的严密性,说明这种预防服的设计构造是十分精细的,然而近日有消息称国际空间站中的宇航服却漏水了,敢相信吗?

6月24日晚8点,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国际空间站外派宇航员戴森和巴拉特进行时长约6.5小时的太空行走,其中戴森已经有了三次太空行走的经验,巴拉特有两次。此次两人的任务主要有三项,分别是取回一组射频主硬件设施,擦拭空间站外壳通风口及检查有无微生物,以及为机械臂安装备用关节做初步准备。这些事情将由戴森主导完成,巴拉特辅助打下手。

但是在任务开始31分钟之后就被戴森叫停了,原因是戴森的宇航服冷却装置出现了漏水现象,原来当戴森穿上的宇航服切换成电池供电后,其冷却装置就开始漏水,这时气闸舱已进入真空状态,并且通向外界的窗口已经打开,低温导致戴森宇航服上手套和头盔上都出现了凝结成的冰花。

很显然,宇航服已无法使用,两位宇航员的出舱任务也只好中止。这其实已是十天内NASA第二次取消舱外太空行走任务了,前不久的一次是因为宇航员穿上宇航服后觉得不舒服,取消了任务,这一次却是因为宇航服漏水,情况更糟糕一些。

戴森和巴拉特回到空间站气闸舱后,关闭了空间站外部舱口,并对气闸舱进行重新加压。脱掉宇航服后将其重新连接到气闸舱上的电源,漏水现象才结束,这说明很可能是宇航服上的电池或电源系统出了问题。

在国际空间站中,这种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2022年3月和8月曾经发生过两次,都是宇航服头盔漏水。

但更早的宇航服漏水事件发生在2013年,当年欧洲航天局宇航员卢卡·帕尔米塔诺在出舱活动时就发现头盔突然漏水,导致他呼吸困难,被迫提前结束了太空行走的任务,事后检查发现头盔内竟然漏出了1.5升的水,这水量相当于三瓶矿泉水了。

到了2015年,宇航服漏水现象再次发生,一名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差点被头盔中漏出的水淹死,也说明漏出的水是相当多的。

可见,国际空间站中的宇航服漏水现象由来已久,然而却至今没有解决。可能大家疑惑的是,为什么宇航服中会有水呢?其实无论是美国,还是我国和俄罗斯的航天服或者宇航服里面都有水,而且水量不算少,因为宇航服中有两个系统需要用到水,一个是宇航员的饮用水供水系统,另一个是散热冷却系统,里面的水量都多达数升。这也是为什么宇航服都很重的原因之一。

宇航服的饮用水供水就是给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饮用的,我们都知道宇航员执行一次太空行走任务通常会长达3~8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中,人体也需要补充水分,所以在宇航服里面装有一定量的饮用水,其头盔中有一个吸管,想喝水的时候扭头张嘴直接吸就行了。

当宇航员穿着宇航服太空行走操作时,宇航服也要能通风散热,不然人闷在里面会很不舒服,特别是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宇航服表面温度升高会很快,所以宇航服的散热功能是很重要的。

那么怎么散热呢?原来里面使用了一种称之为“水升华器”的部件,可以使固态冰升华成水蒸气,同时带走大量热量。但如果该装置中的管道线路破损,或者出现了其它故障,导致冰融化成水,或者水蒸气冷却凝结成水,宇航服装就会漏水了。

舱外宇航服漏水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为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露出来的水会在宇航服头盔中漂浮,如果被宇航员吸到鼻子里就会呛到,有可能导致宇航员窒息,而在太空行走时又不能立即脱掉宇航服,从空间站外回到气闸舱,然后关舱再放气加压,气压正常后才能脱掉宇航服,这个过程用时很长,所以如果宇航服头盔中漏水,是有可能会威胁到宇航员的生命的。

据说美国航空航天局在空间站中使用的这批宇航服每套造价超2,000万美元,但大都制造于40年前,基本都是一批老古董了,却还在使用中。

在2019年时,美国航空航天局曾经推出了一种新的宇航服,但是准备在登月时使用,国际空间站中宇航服更换被推迟,空间站中的宇航员要穿上新的宇航服,估计要等到2028年了。

消息来源:《观察者网》6月26日报道《宇航服漏水,NASA最后一刻决定取消宇航员太空行走》

罕见!日本石川县海中正大量冒气泡,长达10公里!是大地震前兆吗

一个“水漂”9000公里,嫦六返回器两入大气层回家!表面烧出大包

嫦娥六号回来了!返回器秒速11公里,“打水漂”两入大气层后着陆

嫦六之后中法再合作!一台多功能天文望远镜已上天,搭载四台载荷

日本爆发“食人菌”感染,半年破千例,致死率超30%,可飞沫传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普莱斯特取得龙门式伺服移动倾斜...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普莱斯特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国创高新公布“一种道路预防性养...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道路预防性养护涂层材料及制备方法”专...
百米飞人大战背后的“南京心跳” 8月14日,在北京“冰丝带”,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赛。16国、280支队伍、500余台人形...
洁浪实业取得自带限位的新型计时...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洁浪实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自带...
微星携手达明机器人展出晶圆厂自... 来源:芯智讯 AI 和自动化快速改写制造业模式,微星透过NVIDIA的边缘AI平台,将AI运算、嵌...
秀我中国|来,和机器人足球世界... 世界机器人运动会开幕,足球项目中出场频次颇高的加速进化T1机器人,具备大力射门、运球、守门等技能,不...
AI 赋能国产打印机:批改作业...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一款融合了前沿 AI 技术的激光...
活动回顾|风暴实验室:星空的故... 活 动 回 顾 活动回顾 2025年8月13日10:00,“科普实验活动”系列活动在黄山市图书馆顺利...
研究人员打造BiDoRA一举解... 如今,像 GPT 系列这样的大模型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通用能力,但要让它们在某个具体领域发挥最大效力,...
浙江创润取得小克重糖粉下料器专...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创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小克重...
预言反物质的狄拉克! 1902年8月8日,保罗·狄拉克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阿德里恩·莫莱斯·狄拉克(Paul Adr...
当这届大学生开始“手搓”机器人...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近日在京举办,在场内,一位“受伤退场”的机器人引起了记者注意。这是华北电...
原创 菌... 今天咱来唠唠植物间那些神奇的事儿。你能想象吗,在地下深处,植物们正通过一个神秘的网络悄悄交流,分享着...
五百余名“健将”集结,这场运动...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日前在北京国家速滑馆正式开...
文锦纸制品取得纸板箱加工用开孔...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宜城市文锦纸制品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纸板箱...
《云手机平台:流畅便宜好用且性... 一、云手机初体验 随着游戏和移动应用的不断发展,云手机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云手机,简单来说,就是在...
第三届“面向2050的空天创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吴吉 通讯员 王颖/文 张近民/图 近日,由中国航空学会、成都流体动力创新...
无人机+机器人+脑力赛车,青少...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王亿依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暑假期间,不少...
河南煦雨科技取得光纤快速接头专...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南煦雨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光纤快...
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 据央视新闻消息,今天(17日)下午,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闭幕式。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