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像在创造一个新的智能生命体
创始人
2024-06-24 12:42:24
0

曾国洋接受《环球时报》专访。 王 冬摄

本报记者 杨沙沙 胡雨薇 王 冬

开栏的话: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自2022年11月ChatGPT问世以来,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发展热潮。在激烈的AI竞争中,不论是国际上的OpenAI、Meta、谷歌等顶尖高科技企业,还是国内华为、腾讯、百度等知名头部企业,都将人才视为勇立潮头的核心资源。与此同时,一批年轻人才投身至人工智能发展大潮中。为此,我们特开设“全球AI潮人访”,采访全球人工智能大潮中的创新人才。

美国斯坦福大学三名学生组成的一个AI(人工智能)团队,抄袭中国大模型公司“面壁智能”的开源成果“小钢炮”MiniCPM-Llama3-V 2.5的闹剧,引发中美AI技术研发速度的对比。“斯坦福抄袭事件”发生后,《环球时报》记者在第六届北京智源大会见到了面壁团队,无论是创始人刘知远、还是CEO李大海,都尽力淡化此事。而面壁CTO(首席技术官)曾国洋的亮相,引起很多关注。这位被称为“AI天才”的26岁男孩,上台时还被主持人笑问“毕业了么”。被称为“AI界春晚”的北京智源大会是一个纯技术的会场,现场云集众多国内外AI领域人才,让《环球时报》记者十分好奇,中国AI界的生态什么样?“抄袭事件”是否对中国AI界产生震动?中国和美国在AI研发上,处于一种什么状态?《环球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曾国洋。

抄袭事件涟漪

抄袭事件过去三周后,曾国洋从他自己的视角对《环球时报》记者还原此事。“最开始知道此事,还是来自开源网站GitHub的一些用户反馈,我们找到一些相关线索和证据,最终证明(斯坦福大学)确实发生了一个不太好的套壳现象。”曾国洋表示,事件最终以斯坦福本科生团队通过邮件形式道歉、删除相关的代码和产品收尾。

对此,斯坦福AI实验室主任曼宁发文谴责抄袭学生,并称MiniCPM“是很好的开源作品”。曾国洋表示,事件发生后,感受到挺多人的支持,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在开源领域很多中国大模型是值得关注的。

面壁智能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刘知远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他认为,包括面壁在内的中国大模型,并不是因为抄袭事件才受到关注,之前中国在AI领域研发进展已经被关注。

一直被认为在“追赶美国”的国产大模型现在成了被抄袭的对象,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领先?曾国洋认为,不能说中美研发水平谁在前谁在后,而是一个“你追我赶”的状态。在开源领域,中国一直是大模型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玩家,中美都会不断有前沿的突破性成果出现。尽管很多国家相关研究机构也参与到大模型研发当中,“但在声量上,目前还是以美国和中国比较重要的重量级玩家为主”。

刘知远表示,在学术研究方面,10年前中国已能在国际上发表很多不错的学术论文。但他向记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相比国外,目前国内重复开发基础大模型是一种跟风、浪费,国内需把高质量制造大模型的平台系统搭建出来。他称之为建造“大模型光刻机”。

“光刻机的科学原理我们也掌握,但中国高端光刻机被‘卡脖子’,根本原因是我们在系统化、平台化方面做得没那么好。”刘知远以美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OpenAI为例说,ChatGPT推出来时,列出的贡献者有数百人,但到今年2月,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问世,核心成员只有13人。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刘知远认为,OpenAI将此前大量程序员、科学家等完成的基础工作自动化、平台化,形成了自己的“大模型的光刻机”。Sora在这个基础上研发,自然不需要那么多人参与。

刘知远表示,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和先进技术水平的真实差距,“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复现ChatGPT,那就意味着我们以后不可能做出Sora、ChatGPT4o来。我们要把自己的‘大模型光刻机’给造出来,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三体》影响了我的职业方向”

曾国洋是刘知远在清华的学生,8岁自学编程、奥赛冠军保送清华。2015年年底,当奥尔特曼、马斯克等人创立OpenAI时,那时17岁的曾国洋,第一次接触AI概念。

曾国洋最早接触大模型,是OpenAI于2020年5月发布的GPT-3,当时他第一时间就去注册账号尝试,他感觉到“人工智能将有重大突破性机会,在未来一定有很大想象空间”,这也促成刘知远、曾国洋等人在2020年年底决定做国内第一个大模型。 “2019年那段时间,我们觉得,在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与AI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编者注)领域,我们已和国外基本上没有太大差距。但是GPT-3出现后,对NLP领域带来很大冲击。”他说。

2021年,刘知远牵头成立了面壁智能,清华计算机本科毕业的曾国洋是三个创业核心人物之一。为什么叫面壁?曾国洋回忆,他们先是创立一个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叫OpenBMB,BMB读起来很像“面壁”,同时团队里有很多人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的粉丝,“面壁者”又在《三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最后团队选择用“面壁智能”这个富有科技感的名字。曾国洋说,自己非常喜欢《三体》,“可以说,刘慈欣老师的《三体》影响了包括我在内中国一批人的职业方向”。

从10人到100人

在美国,也有一批年轻人在AI领域创业。Sora的核心团队最小成员出生于2003年。美国AI初创公司Pika labs的创始团队成员仅有4人,其中一个据称是95后的“杭州哈佛女孩”郭文景。曾国洋表示,大模型是一个新的技术变革,给了很多具有挑战精神、愿意尝试新技术的年轻人改变自己的机会。

在中国AI这个新兴领域,既有白发苍苍的学者,也有像曾国洋这样的年轻人。在第六届北京智源大会上,《环球时报》记者看到,一位中年工程师现场提问时,恭恭敬敬喊曾国洋“老师”。曾国洋表示,中国AI圈内并不是论资排辈,大家都互相称呼“老师”,大家都乐于去学习、接受新思想,主动去学习一些自己不懂的技术。

工作之余,曾国洋喜欢看新闻、去开源社区交流,甚至有时候还特别怀念写代码的日子。去年年初,面壁团队只有10个人不到,目前已经扩展到100多人,曾国洋需要整体负责大模型的研发工作。26岁,当很多年轻人大学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曾国洋已经是面壁智能公司的CTO。

对于外界称呼他是“AI天才”“中国版谢尔顿”,曾国洋坦言自己一直以来学习“还行”,也没看过美剧《少年谢尔顿》。“加入到计算机领域,去做人工智能,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兴趣爱好在驱动着我,AI是一种非常非常有创造力的工作,我的工作就像在创造一个新的智能生命体一样。”曾国洋说,更愿意称呼自己是“AI艺术家”,“我在创造一个艺术性的生物”。

未来,AI能否取代人类?曾国洋认为,AI未来将作为一个助手去提升人类工作效率,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对于AI完全取代了人类工作,这位26岁的年轻人有点向往,“也许人类可能就不需要工作了,会做一些更有创造性的事情,或者做自己特别想要做的事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东创新能力八连冠背后:产业提... 南方财经记者郑玮、郑康喜 广州报道 8月15日下午,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三场专题会议(...
大模型给自己当裁判并不靠谱!上... 上海交通大学王德泉课题组团队 投稿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大语言模型(LLM)正从工具进...
PLC数据采集网关支持哪些上网... PLC数据采集网关支持多种上网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5G/4G:支持5GRedCap、CAT4、...
原创 探... 家人们,今天咱必须得唠唠宇宙里那些奇葩到让人惊掉下巴的天体!这宇宙啊,就像个超大号的神秘盲盒,时不时...
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盘点:... 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 8月17日,记者获悉,截至8月17日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多项赛事诞生亮眼成...
苹果最好的长焦手机!曝iPho... 快科技8月16日消息,博主i冰宇宙爆料,iPhone 17 Pro的物理焦段是4倍,支持8倍光学品质...
宇树机器人“撞人逃逸”火到国外... 明敏 克雷西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好家伙,宇树机器人“肇事逃逸”这瓜,在...
豪赌未来:陈立武、特朗普与In... 一、序章:那笔重新定义硅谷的交易 2025年8月14日,一条消息如同地震波,从华盛顿特区瞬间传遍了全...
大模型的两大缺点:知识污染与逻... 以下文章来源: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作者:刘伟 大模型凭借其强大的语言生成能力和广泛的知识储备...
ChatGPT负责人坦言:GP... IT之家 8 月 17 日消息,尽管 ChatGPT 已经推出了新的 GPT-5 模型,但其仍然存在...
夏日躬行路,青春实践歌 南京邮电大学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硕博实践团赴南京多家知名科技企业开展调研。实践团深入企业研发一线...
“绵阳造”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又... “抬起左手,再抬起右手……”近日,成都一家养老院来了一名特殊的新“护工”——一款由绵阳乐聚机器人技术...
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阳娜、魏梦佳)15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首个比赛日产生5块金...
格瑞迪斯公布“一种可无限次开关...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新疆格瑞迪斯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可无限次开关旁通循环系统及工作方...
城市无人机医药配送西安成功首飞 一架搭载药品的无人机起飞配送药品。(记者 王超 摄) 本报讯(记者 王超)近日,西北地区交通物流与医...
苹果新一代HomePod mi...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14日消息,科技媒体MacRumors最新报道显示,苹果正在研发第二代Ho...
金马科技“一种智能楼宇视频监控...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中科金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智能楼宇视频监控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
飞凯材料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涂...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飞凯材料(30039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涂料...
AIGC单元入围公布|人文之光...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东南卫视) 随着AI技术汹涌而来,AIGC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着创作与想...
盱眙华洋取得一种钢管内磨机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盱眙华洋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