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G来了!5.5G商用启幕
创始人
2024-05-31 16:41:19
0

《小康》 独家专稿

文|《小康》 降蕴彰

相对于5G,5.5G在速率、时延和连接规模上将实现10倍的能力提升。三大电信运营商、华为等通信巨头正在紧锣密鼓地加速布局5.5G,抢占产业新高点,力争为未来6G的商用做好产业储备,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全球通信产业领域的优势地位。

我国正在加速推进5.5G(又称5G-A)商用建设。3月28日,中国移动在杭州全球首发5.5G商用部署,公布了首批100个5.5G网络商用城市名单,并宣布计划于年内扩展至超300个城市,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5G商用网络。

5.5G是5G向6G升级演进的关键阶段。据《小康》杂志了解,从2023年开始,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就加快了2G、3G的退网工作,鼓励退网的老用户积极升级5G网络。与此同时,三大电信运营商对5G网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谋划着力布局5.5G生态。

按照目前粗略的估算,全网5G套餐用户已超13.22亿,而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渗透率达76.5%。工信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表示,2024年是5.5G商用元年,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华为、中兴等国内通信企业都在关注和布局5.5G,有的已制定了具体的商业化日程表。

对比三大电信运营商的5G套餐用户,目前,中国移动累计达到7.58776亿户、中国电信4.0664亿户、中国联通2.52亿户,可见中国移动在5G套餐用户方面的地位无可撼动。对于布局5.5G,三大电信运营商谁又更胜一筹?据公开资料,中国移动也是动作更快,处于绝对领先地位。3月全国两会闭幕不久,中国移动率先公布首批100个5.5G网络商用城市名单,并宣布将在年内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5G商用网络。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近日表示,中国移动将持续发挥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主力军的作用,当好国内运营商5.5G发展的领头羊。

《小康》杂志获悉,中国移动近两年对5.5G商用早有布局,一方面,已牵头完成60项5.5G国际标准制定,居全球运营商首位,在业界率先开展5.5G新技术试验;另一方面,发布了5.5G十大创新成果,包括智简轻量新终端、通感一体新融合、天地一体新连接、沉浸实时新体验、低空覆盖新业态、智能内生新能力、无源物联新生态、极致性能新标杆、内生确定新服务、通感算智新架构。另两家电信运营商也在加快动作。中国联通目前正积极推动5.5G的组网试点和样板建设,以提升网络性能和业务保障能力,而此前,中国联通已经重磅发布了“5.5G十大创新示范成果”,为全球5.5G产业发展带来新范例;中国电信也已在多个省市完成了三载波聚合(3CC)百站规模部署,并在钢铁、矿山、医疗等行业探索落地5.5G关键技术。

力争5.5G国际标准话语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3月22日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互联网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持续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数字鸿沟不断缩小。截至2023年12月,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36亿个;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3.32亿户;由5G和千兆光网组成的“双千兆”网络,全面带动了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前述不愿具名的工信部官员告诉《小康》杂志,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信网络覆盖全国,光纤宽带成家庭标配,手机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那就是“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5G引领”。

从第一代通信技术上的完全空白,到第二代通信技术上的从欧洲引进GSM技术,再到第三代通信技术上的自主创新TD-SCDMA,以及第四代通信技术上与全球并跑的TD-LTE等技术,我国在通信技术上不断追赶、超越,直到第五代通信技术上的全面领先,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甚至可以说是“华丽转身”。

我国在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基建”概念。区别于“铁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建项目,“新基建”主要包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2019年6月,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了5G商用。因此,国内有了“2019年是5G元年”的说法。

5G是一种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5G通信设施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能够为经济社会各领域提供强大的数字赋能,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我国抓住了5G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了5G网络建设和用户发展,实现了5G商用的快速推进。

每一代通信技术的成熟,都会经过标准制定、技术验证、组网实验、应用示范等一系列过程。5G标准是5G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引领,也是5G产业竞争的核心。我国还积极参与了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织的5G相关工作,中国移动等三大电信运营商参与了5G国际标准制定,为制定全球统一的5G规则和标准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5G国际标准必要专利数量上,我国占比超过40%,居全球首位;我国在5G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贡献率达到23%,位居第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构筑“创新高地”,我国5G行业的国际话语权快速提升,挺进了全球5G发布的第一梯队。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达到364.7万个,5G用户普及率也超过60%,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达到2456万个,“现在全球传输速度最快或者速率最高的就是400G,我们现在开通了400G的链路,进行了商用,从而更好地支撑算力和数据要素跨主体、跨类型、跨地域高效互联互通。”

5G向千行百业渗透的同时,也在向5.5G演进。4月17日,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第21届华为分析师大会上表示:“5.5G将在2024年开始规模商用。预计在2024年6月3GPP关于5.5G的第一个国际标准Release 18就会冻结,紧接着就会有5.5G对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投入商用。”他还透露,在2月下旬的全球移动通信顶级盛会——2024MWC举办期间,“华为也已经展示了5.5G端到端、全系列解决方案。我们也一直在跟全球领先的运营商密切探讨,尽快把5.5G投入商用,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网络体验,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

据悉,全球首个5.5G国际标准将在年内发布。华为非常重视参与5.5G国际标准制定。2023年10月10日至11日,在主题为“将 5.5G 带入现实”的第十四届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华为就发布了全球首个全系列5.5G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解决方案将通过宽带、多频、多天线、智能、绿色等方面的创新,提供10倍网络能力。就在当月下旬,华为公布5.5G重大突破,在IMT-2020(5G)推进组的组织下,华为已经全面完成了5.5G技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华为在多项5.5G上下行超宽带技术上取得重大性能突破,并首次将端到端跨层协同技术应用在5.5G宽带实时交互上,在容量和时延方面实现关键进展。

回顾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已经实现诸多“从0到1”的突破。对于如何在更大程度上争取国际话语权,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信心满满,他表示,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将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要求,积极开展5.5G国际标准研制,推动相关产品及产业发展成熟,为5.5G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标准支撑,为产业稳健发展构筑基石。

5.5G商用 简单来说,5.5G 就像是 5G 的中期改款。在6G 网络商用之前,5.5G就是网络制式的天花板。 摄影/宁颖

“发令枪”已响,开启 5.5G商用时代

中国移动的一位管理人员介绍,简单来说,5.5G 就像是 5G 的中期改款,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对 5G 的补充。它的上行速率很高,在6G 网络商用之前,5.5G就是网络制式的天花板。5.5G 在连接速率、网络低时延、定位精度等方面均比现有5G提升10倍以上。

对于普通用户来讲,不论加入什么新技术,落实到实际使用中,自然就是在同一时间可以塞下更大的信息量,“比如,使用手机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给对面发过去好多的视频和图片,网络也不会堵塞。主打一个没有信息差的实时交互”。

再进一步,相较于5G,5.5G具备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等特点。具体主要体现为六个方面:一是速率更快,峰值速率最高可达5G的10倍;二是服务更好,客户可获得分层分级的重点业务保障,满足特定业务形态、特定客群需求的通信服务需求;三是产品更优,加速实时3D渲染、游戏内容加载、云端协同,极大提高5G新通话、云手机、云电脑等产品功能和体验;四是感知更准,通感一体推进通信网络从单一的数据传输向全面多维感知迈进,高效满足客户水、陆、空全场景感知业务需求;五是连接更广,融合新型无源物联组网技术,实现从单点通信向“超大距离、超大规模无源物联”转变,满足客户现代化资产高效管理需求;六是控制更稳,通过确定性网络保障关键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和低时延,满足客户对精准操控、协同作业等场景的极致网络需求。

前述工信部不愿具名的官员提示,去年底,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发表《关于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主要目标——“实现移动网络(4G 和5G)信号显著增强,移动用户端到端业务感知明显提升,资源要素保障更加有力,监测评估能力持续增强,为广大用户提供信号好、体验优、能力强的高品质网络服务”。所谓“信号升格”“移动网络(4G 和5G)信号显著增强”,其实就是加快5.5G的商用网络部署。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是助推加快5.5G的商用网络布局。5G进入规模商用第5年,接下来的5.5G网络商用,不仅是未来几年5G应用发展的基石,更是引领6G时代的关键支撑。

3CC全称3 Component Carriers,直译是“三个组成载波”,是5.5G的关键特征之一。众所周知,无线通信需要占用无线电磁波频段。所谓“3CC”,就是运营商将三个不同频段的载波聚合为一张超大带宽网络,组成更大的频段带宽,进一步增大网络厚度,进而大幅提升区域内用户的上下行峰值速率,从而满足人口密集区域的高流量需求。前述工信部不愿具名的官员认为,今年,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华为等运营商一定会大力推进3CC的普及。随着5.5G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新型号手机进入市场,人们将会逐步感受到3CC带来的超大带宽体验。

据《小康》杂志了解,北京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在首都重点和高流量区域已经率先完成3CC规模组网部署,并实现5.5G多项关键技术与应用创新规模落地,加速5.5G商用步伐,将更沉浸的数字化体验、更泛在的智能化应用带入人们的生活,创造了多个5.5G新范式。此外,北京移动计划在今年内逐步在全网铺开5.5G载波聚合建设,预计年底将达到千站规模,届时将进一步支撑高清云直播、裸眼3D云旅游、XR元宇宙超体空间等应用场景部署,北京市民将会切身感受到5.5G网络带来的全新数字化体验。

事实上,在2024年的春晚直播中,北京移动携手中兴通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用了“5.5G超高清浅压缩无线移动直播”技术,打造了一张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智能化的无线极简视频拍摄及制播专网,首创无线机位与有线机位画面间的无缝混切,为全国人民呈现了一场基于5.5G技术的春晚视听飨宴。

运营商布局,谁将更胜一筹?

2月26日至29日,202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4)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这一展会被誉为行业的风向标,也是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技术展会之一。据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信科、华为、荣耀、小米、中兴通讯、支付宝等300多家中国企业展出了5.5G相关的拳头产品和技术。我国通信力量的强势参与是本次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一大亮点。

202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5G成为众多参会方的重点议题。借此机会,中国移动、华为亮出了5.5G商业化日程表。在这里备受关注的是硬核科技,我国电信巨头中国移动带来的“AI辅助通话”,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以前我们熟悉的电话沟通几乎全靠“语言的力量”,但很多情况是难以描述清楚的,比如向维修人员描述家里的电器或者门窗出了什么毛病,而中国移动此次提供的“AI辅助通话”就可让人们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将视频内容分享给电话的另一方,同时商家也可将自己的商品直接在通话界面上展示给用户。

中国移动规划部总经理李强在本次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表示,中国移动将从2024年开始构建5.5G商业模式,完善5.5G基础设施,推广5.5G应用场景,加强5.5G产业生态,争取到2026年底实现5.5G的全量商用。

华为此次展示了全系列、全场景的5.5G产品解决方案,包括5.5G、F5.5G、Net5.5G等。其5.5G方案可助力全球运营商因地制宜,基于自身网络情况多路径构建5.5G网络。

过去5年,以5G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广泛应用。下一步,5.5G将进一步激发网络潜能,开启全新时代。据《小康》杂志了解,中国移动将利用5.5G技术演进窗口期,实现技术、市场双驱动的价值新突破,推动三载波聚合全国重点城市商用、RedCap全国规模部署,促进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成熟,构建智能差异化体验,拉动新通话、云手机等创新业务规模发展。中国联通正积极推动5.5G的组网试点和样板建设,以提升网络性能和业务保障能力。在P-IOT领域,中国联通已经与上海宝武钢铁合作,打造首个5.5G P-IOT无源物联试点,首次实现了钢卷出入库、仓储等全流程的透明化管理,为未来撬动低速物联千亿市场打好基础;在uRLLC领域,中国联通与长城精工密切合作,打造首条5.5G uRLLC柔性产线,首次全场景进入PLC南向实时工控业务,将5G带入核心生产……中国联通积极推动5.5G的组网试点、样板建设,以实现10Gbps超大下行、1Gbps智能上行及业务保障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电信认为5.5G将带来新通信、新连接、新算力、新智能、新安全、新视觉的全方位新能力和体验,持续帮助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客户带来更多新体验,为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新生态提供更多可能。据悉,中国电信已在多个省市完成了三载波聚合百站规模部署,并在钢铁、矿山、医疗等行业探索落地5.5G关键技术。中国电信持续加强5.5G新技术创新实践,牵头30余项3GPP国际标准,形成600余项专利,联合华为等厂家持续创新试点,保障网络演进的先进。

总体来看,5.5G当前已进入网络与全行业场景融合的新阶段,全产业链达成共识,发展路径已然清晰,这为5.5G的商用部署奠定了基础。5.5G时代已经到来,它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生态系统的重构,必将对国内通信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小康》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5月上旬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亚电子:高速铜缆PCIe6.... 金融界8月4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新亚电子提问:请问公司PCIe6.0高速铜线缆是否完成研发并...
小米、未野、有品筋膜枪好用吗?... 随着筋膜枪在日常生活中的出镜率日益攀升,市场上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也成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头难题。大家都想...
炬芯科技涨3.24%,成交额4...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4日,炬芯科技涨3.24%,成交额4.18亿元,换手率4.86%,总...
西安神明电子:森林防火预警转台... 来源:神明电子技术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森林火灾的威胁日益严峻。森林,作为地球之肺,不仅维系着...
维仕声学取得一种扬声器模组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维仕声学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扬声器...
企业网络越用越卡?根源可能藏在... “视频会议又断线了!”“客户文件传了半小时还没成功!” 在企业日常运营中,这样的抱怨屡见不鲜。网络卡...
AI+制造迎超级风口 工业智能... (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杜峰)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明确下半年八个...
@专业技术人才:事关继续教育,...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自2025年起,在全体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广泛开展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
奥特曼:ChatGPT只是意外...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好困 【新智元导读】当全世界为ChatGPT的成功喝彩时,OpenAI一个...
对话胡宇航:从顶刊博士到百万粉... 首形科技创始人胡宇航和人脸机器人“Emo”,图片来自胡宇航(U航)抖音视频 蓝鲸新闻8月4日讯(记者...
超200企业参展、百款新品首发... 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启幕。这场以“让机器人更...
AI力量集结,头部企业汇聚,这... 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而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前景可期。8月27日至29日,以“模驱具身・智启...
电弧灼伤体验设备:用VR体感技... 从建筑工地到化工车间,从煤矿井下到高校实训室,电气安全始终是各行各业的“生命线”。据统计,全球每年因...
“太空健身房”里都有啥?来中国... 由陈冬、陈中瑞、王杰三名航天员组成的神二十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已经有三个多月了。除按计划开展各项空间...
康众医疗涨6.84%,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4日,康众医疗涨6.84%,成交额1.99亿元,换手率7.36%,总...
M87黑洞吸积盘顺时针旋转之谜...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令人着迷的天体——黑洞。提到黑洞,你的脑海中是否会浮现出一个深邃、吞噬...
训练时“强迫”大模型学坏,竟能... Anthropic 的一项新研究指出,谄媚或邪恶等特质与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
土星与海王星6日上演“星星相吸... 8月6日,土星与海王星相合,上演“星星相吸”。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在当晚朝东南方天空...
牵住应用“牛鼻子” 推动人工智... 证券时报记者 周春媚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
消息称苹果计划首度进入 AI ...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IT之家) IT之家 8 月 3 日消息,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Mark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