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持续进步,科幻梦想逐步走进现实
创始人
2024-05-31 15:42:19
0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梦雪】尽管面临诸多争议,但被称为“硅谷钢铁侠”的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近日宣布,在全球首名脑机设备植入手术成功100天后,正式开始招募第二个接受脑机接口手术的志愿者。脑机接口技术成为今年持续火爆的科技话题。在不久前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上,由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联合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北脑二号”脑机接口重大成果也引起外界的高度关注。如今脑机接口技术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距离科幻电影中向网络空间上传人类意识的梦想还有多远?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环球网记者就此采访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仪器仪表中心主任张垒。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仪器仪表中心主任张垒

大脑隐藏哪些神秘

“其实最早的计算机就是在模拟人脑的工作方式。”在介绍为何要进行脑科学研究时,张垒表示,大脑神经元通过动作电位表明“有”或者“没有”,就如同电脑程序最基本的代码“0”和“1”。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尽管AI能够在某些领域达到甚至超过人脑的能力,但从能量利用角度,效率却并不高。例如OpenAI旗下聊天机器人ChatGPT每天的电量消耗就高达50万千瓦时,相当于1.7万个美国家庭的用电量。作为对比,人脑的效率非常高,大脑功率只有15瓦左右,仅相当于一个灯泡,每天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两根香蕉,却能执行诸如行动、记忆、情感、思想、等各种复杂功能。

因此科学界也一直希望从两个方面来模拟人脑:一是真正模拟人脑的工作方式,比如产生自主的思维;二是尽可能地达到人脑的能耗效率水平。著名的“欧洲人脑计划”曾雄心勃勃地希望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人脑的运行机制,并更深入地了解大脑的功能和组织及其相关疾病,但直到2023年底,这个耗时10年、投入6亿欧元的项目宣告结束时,仍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张垒表示,这是因为大脑的结构和工作模式实在太过复杂。人类大脑大脑包含约86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通过数以千计的突触相互连接,如此庞大的连接远远超过了人类构建的互联网,它们工作的动态机制也不清楚,如此复杂的结构甚至可能超过当前人类的认知能力。

脑机接口是什么,能干什么?

尽管对于人脑的整体认知还不够全面,但科学家却在不断推进对脑机接口技术和类脑研究的进展,这些技术在治疗多种脑部和神经疾病方面大有前景。脑机接口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项目之一,也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科技竞争高地,是涉及跨多个学科的复杂集成系统,产业上下游链路长,研发过程涉及电极、芯片、数据、算法等多个环节,涵盖电子学、软件、材料学等多个领域。

按照脑电波接收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三条技术路线:不用手术,只是将电极贴在头皮上采集脑电波的无创(非侵入式)模式;通过手术让电极贴着大脑皮层,但并没有插进脑组织的半侵入式;以及利用微针或微丝将电极直接插入脑组织的侵入式。从理论上看,采集电极与大脑组织离得越近,收集的脑电波信号质量就越好。张垒比喻说,由于人脑日常活动时会产生种类繁多的脑电波,“脑机接口领域常以会议室打比方,在一间人声嘈杂的会议室,无创模式相当于在会场外面布置了一台麦克风收集会场内部的声音,获得的必然是一个混叠的、经过墙体(头骨)过滤的不清晰的声音;半侵入式相当于是在会议室的门口放一个麦克风,而侵入式则属于在每个人的面前放一个麦克风,自然收集到的信号最为清晰。”

但从外往里,这三条技术路线涉及的技术难度也越来越高。目前马斯克运用的就是侵入式脑机接口,直接将柔性电极植入到病人的大脑皮层,收集高质量的神经信号后,再通过特殊的算法转化为计算机能理解的指令,进而实现不依赖传统的人体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指挥光标操作电脑。这些指令也可以用于对机械臂、轮椅和其他设施的控制,提高四肢瘫痪患者的独立性。

北脑二号” 智能脑机接口系统

张垒介绍说,目前脑研究在运动方面对应的脑区定位比较清晰,基本确认哪个部位的脑组织对应什么样的运动,因此比较适合脑机接口。“北脑二号”也属于侵入式脑机接口,它是采用自主研发的高通量柔性微丝神经电极、大通道数高速神经电信号采集设备以及运动解码算法,组成高性能的运动脑机接口系统。在2024中关村论坛上亮相的“北脑二号”已经在猴子颅内稳定植入将近一年,在全球首次实现猕猴通过意念控制对二维运动目标的脑控拦截,解决了大规模单细胞信号长期稳定记录和实时解码的国际前沿难题,电极性能关键指标国际领先。张垒表示,“北脑二号”的所有设备和解码软件全部自研,电极性能和解码算法的整体水平与马斯克的脑机接口相关技术相当,但在系统的集成度方面还有差距。

脑机接口未来怎么发展

5月初,全球首名接受脑机接口手术的志愿者由于植入脑部的部分电极脱落,导致收集的脑电波信号质量下降,表现为对电脑光标的控制开始变得不够精确并出现延迟,研究团队通过优化算法,基本恢复原先的功能。张垒表示,脑机接口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提高不同被试之间的迁移能力或者称为普适能力。因为每个人的脑电波和思维习惯都不完全一样,即便植入电极后仍需要“个人化定制”通过反复调试和有意识地训练,以尽量提高大脑意图识别的准确度。如何减少这方面的调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张垒表示,除了运动领域外,国际前沿也在尝试将脑机接口技术用于语言和视觉方面,它们的脑区定位也比较清晰。马斯克此前也曾多次声称,脑机接口设备未来还可以让瘫痪者重新行走、让盲人获得视力、实现“人机共生”等。但张垒认为,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比较复杂,可能不是某一个部位,而是分布式构成,涉及多个脑区的协同。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因此科幻电影里将人的意识上传到网络,现在还做不到。

此外值得重视的是,目前脑机接口技术仍在科学原理、技术性、安全性、伦理等方面面临挑战,需在未来持续探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亚电子:高速铜缆PCIe6.... 金融界8月4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新亚电子提问:请问公司PCIe6.0高速铜线缆是否完成研发并...
小米、未野、有品筋膜枪好用吗?... 随着筋膜枪在日常生活中的出镜率日益攀升,市场上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也成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头难题。大家都想...
炬芯科技涨3.24%,成交额4...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4日,炬芯科技涨3.24%,成交额4.18亿元,换手率4.86%,总...
西安神明电子:森林防火预警转台... 来源:神明电子技术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森林火灾的威胁日益严峻。森林,作为地球之肺,不仅维系着...
维仕声学取得一种扬声器模组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维仕声学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扬声器...
企业网络越用越卡?根源可能藏在... “视频会议又断线了!”“客户文件传了半小时还没成功!” 在企业日常运营中,这样的抱怨屡见不鲜。网络卡...
AI+制造迎超级风口 工业智能... (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杜峰)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明确下半年八个...
@专业技术人才:事关继续教育,...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自2025年起,在全体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广泛开展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
奥特曼:ChatGPT只是意外...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好困 【新智元导读】当全世界为ChatGPT的成功喝彩时,OpenAI一个...
对话胡宇航:从顶刊博士到百万粉... 首形科技创始人胡宇航和人脸机器人“Emo”,图片来自胡宇航(U航)抖音视频 蓝鲸新闻8月4日讯(记者...
超200企业参展、百款新品首发... 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启幕。这场以“让机器人更...
AI力量集结,头部企业汇聚,这... 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而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前景可期。8月27日至29日,以“模驱具身・智启...
电弧灼伤体验设备:用VR体感技... 从建筑工地到化工车间,从煤矿井下到高校实训室,电气安全始终是各行各业的“生命线”。据统计,全球每年因...
“太空健身房”里都有啥?来中国... 由陈冬、陈中瑞、王杰三名航天员组成的神二十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已经有三个多月了。除按计划开展各项空间...
康众医疗涨6.84%,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4日,康众医疗涨6.84%,成交额1.99亿元,换手率7.36%,总...
M87黑洞吸积盘顺时针旋转之谜...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令人着迷的天体——黑洞。提到黑洞,你的脑海中是否会浮现出一个深邃、吞噬...
训练时“强迫”大模型学坏,竟能... Anthropic 的一项新研究指出,谄媚或邪恶等特质与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
土星与海王星6日上演“星星相吸... 8月6日,土星与海王星相合,上演“星星相吸”。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在当晚朝东南方天空...
牵住应用“牛鼻子” 推动人工智... 证券时报记者 周春媚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
消息称苹果计划首度进入 AI ...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IT之家) IT之家 8 月 3 日消息,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Mark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