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生成式AI时代,云计算要如何做好“最后三公里”
创始人
2024-05-31 00:01:02
0

“无论企业的技术水平如何、技术潜力如何,只要有我们亚马逊云科技,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就都能为企业提供最适合的生成式AI体验。”

2024年5月29日下午,当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储瑞松谈及亚马逊云科技如今在生成式AI时代的优势时,他显得信心十足。

全球13万合作伙伴,成为亚马逊云科技的新助力

这种信心的来源,其实很容易理解。一方面,亚马逊云科技在客观上拥有目前全球最强大的云基础设施,并首发了全球最先进的生成式AI算力方案。

另一方面,亚马逊云科技如今在全球已经拥有多达超过13万家合作伙伴,并覆盖了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对于合作伙伴的深度扶持,更是亚马逊云科技目前的重中之重。

就在2024年,亚马逊云科技升级了全新的“3+1”合作战略框架,其中包括3项重要业务战略,即方案创新、专注行业和规模增长。

与此同时,通过合作支持计划,亚马逊云科技现在还在快速赋能合作伙伴,帮助他们迅速提升业务能力、适应生成式AI时代的产业需求。

三步走的规划,让更多企业都能享受生成式AI的助力

在更为具体的做法上,亚马逊云科技方面则基本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是明确业务的范围和需求,清楚地选择应用场景。在这一步上,亚马逊云科技目前已经在内部成立了应对八种不同行业方向的八个不同业务团队,它们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制造、生命科学、零售电商、媒体娱乐等等。

这些团队的工程师会与相应的合作伙伴以及客户进行深入的对接,而通过“让行业专家去做擅长的事情”,亚马逊云科技就成功避免了传统云计算服务商“不接地气”、不了解实体行业需求的问题。而且随着合作的深入,这些专家自身也会得到成长,并对所负责的行业加深理解,甚至是形成成熟的业务模式。而这又会反过来帮助到具体的客户,特别是初创企业快速搭建应用、快速受益于AI和“上云”。

第二步,亚马逊云科技方面对合作伙伴还进行了科学分类,他们很清楚各类不同合作伙伴的特点,因此可以指导用户与他们真正需要的合作伙伴建立关系。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亚马逊云科技方面并不避讳合作伙伴良性借助其自身业务机制的现象。比如,一些合作伙伴凭借亚马逊云科技已有的AI创造工具,打造出了自己的企业AI平台,那么亚马逊云科技也会鼓励这样的行为,因为这样确实可以带给最终客户更好的体验,甚至可能比他们提供的“原生服务”更好。

甚至亚马逊云科技还会去培训合作伙伴“善加利用“自身的最新技术,并将这种培训和能力认证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事实上就在前不久,他们刚刚成为全球首家推出合作伙伴生成式AI能力认证的云计算服务商。并且就在此次活动中,亚马逊云科技还为国内首批取得生成式AI能力认证的合伙伙伴举行了认证仪式,以表彰他们的“勤奋”和“上进”。

最后,亚马逊云科技也会与合作伙伴一起,帮助客户充分利用云计算基础设施和服务,将算力最终变成实际的生成式AI行业项目。

破解“最后三公里”,让全球算力本地化不再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销售”行为往往并不是单纯的云计算、云存储租赁,还会包括比如合作伙伴的软件销售、项目规划、技术研发等过程。而通过亚马逊云科技行业合作伙伴计划,亚马逊云科技作为生成式AI的“基础”,便可以与多个合作伙伴一起,最终交付给客户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合作伙伴及业务赋能总经理李晓芒的说法,目前客户所最终获取的解决方案当中,完全由亚马逊云科技“自行提供的可能不到3成。也就是说有超过7成的最终项目,其实都是亚马逊云科技与合作伙伴“共创”的成果。

为什么亚马逊云科技方面会格外地倚重行业合作伙伴?关于这一点,他们打了一个“最后三公里”的比方。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亚马逊云科技是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服务商,但在具体的业务构成上,亚马逊云科技方面对于自身的定位其实一直都是一个“基础”,他们会保证算力、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基础设施在全球的稳定运行。

但对于“如何将这些基础资源最佳使用”这个问题,亚马逊云科技则将其交给了许许多多的咨询合作伙伴、技术合作伙伴,再由这些本地化的企业去因地制宜地完成“全球先进算力”向“本地领先企业案例”的转化。

如此一来,亚马逊云科技就相当于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式,“发动”大量潜在的本地企业去自发完成全球化向本地化的转变工作。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分散风险的问题,同时还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亚马逊这个全球云计算厂商对于本地客户的适配问题。而这种将“全球领先基础”与“接地气方案设计”相结合的架构,如今也正日益成为亚马逊云科技不仅在中国,同时也是在全球范围业务布局的又一大重要“加速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亚电子:高速铜缆PCIe6.... 金融界8月4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新亚电子提问:请问公司PCIe6.0高速铜线缆是否完成研发并...
小米、未野、有品筋膜枪好用吗?... 随着筋膜枪在日常生活中的出镜率日益攀升,市场上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也成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头难题。大家都想...
炬芯科技涨3.24%,成交额4...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4日,炬芯科技涨3.24%,成交额4.18亿元,换手率4.86%,总...
西安神明电子:森林防火预警转台... 来源:神明电子技术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森林火灾的威胁日益严峻。森林,作为地球之肺,不仅维系着...
维仕声学取得一种扬声器模组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维仕声学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扬声器...
企业网络越用越卡?根源可能藏在... “视频会议又断线了!”“客户文件传了半小时还没成功!” 在企业日常运营中,这样的抱怨屡见不鲜。网络卡...
AI+制造迎超级风口 工业智能... (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杜峰)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明确下半年八个...
@专业技术人才:事关继续教育,...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自2025年起,在全体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广泛开展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
奥特曼:ChatGPT只是意外...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好困 【新智元导读】当全世界为ChatGPT的成功喝彩时,OpenAI一个...
对话胡宇航:从顶刊博士到百万粉... 首形科技创始人胡宇航和人脸机器人“Emo”,图片来自胡宇航(U航)抖音视频 蓝鲸新闻8月4日讯(记者...
超200企业参展、百款新品首发... 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启幕。这场以“让机器人更...
AI力量集结,头部企业汇聚,这... 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而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前景可期。8月27日至29日,以“模驱具身・智启...
电弧灼伤体验设备:用VR体感技... 从建筑工地到化工车间,从煤矿井下到高校实训室,电气安全始终是各行各业的“生命线”。据统计,全球每年因...
“太空健身房”里都有啥?来中国... 由陈冬、陈中瑞、王杰三名航天员组成的神二十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已经有三个多月了。除按计划开展各项空间...
康众医疗涨6.84%,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4日,康众医疗涨6.84%,成交额1.99亿元,换手率7.36%,总...
M87黑洞吸积盘顺时针旋转之谜...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令人着迷的天体——黑洞。提到黑洞,你的脑海中是否会浮现出一个深邃、吞噬...
训练时“强迫”大模型学坏,竟能... Anthropic 的一项新研究指出,谄媚或邪恶等特质与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
土星与海王星6日上演“星星相吸... 8月6日,土星与海王星相合,上演“星星相吸”。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在当晚朝东南方天空...
牵住应用“牛鼻子” 推动人工智... 证券时报记者 周春媚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
消息称苹果计划首度进入 AI ...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IT之家) IT之家 8 月 3 日消息,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Mark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