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I、超级个体与广告营销的几个常见问题,懂的都懂
创始人
2024-05-29 17:22:00
0

最近几年,超级个体、个人IP的概念很是火爆。而随着AI的崛起,把AI技能应用在广告营销领域上,一是提高效率,二是能做出一些意外的东西。如果把这三者结合,都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

1、广告预算是萎缩还是分化了?

随着AIGC技术不断更迭,新媒体和广告产业或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

如今,市场上呈现着“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现象:

一边是新老媒体和部分代理商的呼声:传统广告将会死一片,以后会是超级个体的天下,各种MCN、新媒体电商公司会是未来的主流;另一边是企业家不断下场做IP,从幕后走到台前,致力于成为全公司乃至全行业的top sales & PR。

一群人在欢呼,而另一群人在焦虑:超级个体瓜分的不只是广告公司的利润,也影响了很多实体店和经销商的利益。

与此同时,甲方的预算也在从大预算拆解成更多的小预算,电商的归电商,市场的归市场,公关的归公关。如果可以,每个版块还可以拆得更细。

很多乙方抱怨甲方预算在萎缩,实际上可能只是因为预算被其他板块分走了,总体预算说不定还增加了。

根本原因,就是甲方想让不同的乙方做自己更聚焦的事,来分散预算投入的风险。

2、AI到底赋能了乙方还是甲方?

之前,我在文章《Sora又升级了?现实地讲讲AIGC在广告营销行业的场景应用》中也提到过,一些甲方认为:因为AI和AIGC工具的普及,乙方的生产成本降低了,那么我自然可以花更少的预算,来要求乙方达到同样的效果。

其实,甲方在这里面存在一个认知误区:那就是夸大了AI对乙方的赋能程度。

在美国,确实存在像DeepMind和OpenAI这样估值极高、规模又迷你的AI技术型企业。其根本原因是AI底层技术的开发,主要依赖于高效的算法和大量的数据,而未必需要庞大的团队。

但广告营销行业和AI行业又有根本性的不同:

第一,AI技术产品可以标准化,但广告营销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很难标准化。

这条链路太长了,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品牌、内容、渠道、时间、消费者心智、流行文化、宏观政策、微观算法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最终效果造成影响,因此,这个行业永远离不开人的高度介入。

我们也确实看到,不少AI产品在整个链路中的单点功能上表现良好,比如批量改图、智能客服等等,但单点突破仍然解决不了整体复杂系统的问题。

在广告营销领域,仍然需要深刻的市场洞察、资深行家、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操盘经验,以及团队的密切协作,才能将每个链条上的环节形成强有力的纽带,进而提高广告营销的ROI。

第二,通过对AI大模型的微调,定制品牌小模型,需要较高的数据搜集与训练成本。

这里面包括行业的数据、企业的数据、乃至每个商品SKU的数据,有标准化也有非标准化的,而广告营销行业的大量数据都是非标准化的,更加大了训练难度。

短期内,数据训练成本可以通过廉价劳动力解决,但长期仍需要专业人士的维护。因此,总有人要为这个成本买单,不是甲方就是乙方,要不然就是丙方。而乙方和丙方也不可能一直为老大提供免费劳动。

这就很像过去10年的SaaS逻辑。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很多SaaS在国外确实活得不错,但中国国情导致我们还是一直在堆人力服务,边际成本并没有降低,那么换做AI时代也是一样。

AI的加持对SaaS的利润增长有没有帮助、企业用户会不会持续依赖这套工具,目前都还很难说。

因为AI本身的性质,不能沿用互联网时代的旧思路去做。换句话说,AI是要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但是SaaS过去一直在做加法。

第三,AI和AIGC技术只是节省了乙方一部分内容制作的时间,但这并不代表能对甲方的营销回报负责。

说白了,甲方的增长痛点并不能靠AI解决。不能开源那就节流,但越节流就会导致越开不了源。技术仅对乙方内部提效有用,但并不一定能提升甲方市场预算的ROI。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车就是没有卖点,那么哪怕用了一些AI工具和分发手段,让数字内容触达率变高了,但用户就是不买单。

那么,这个核心问题就不在AI或乙方身上,而是在于甲方的品牌定位和市场战略是否够好。此时,能对甲方实际效果负责的,就不是一家广告营销公司,而是一家品牌战略咨询公司。

3、超级个体的能力应该用在哪儿?

有句段子说得好:“广告的尽头是电商”。李佳琦这样的超级带货个体,对销量提升的帮助很大,但对品牌影响力的积累帮助不大。

原因很简单,消费者喜欢的是主播李佳琦,但并不是你的产品和品牌。因此甲方仅依靠直播电商,最终是无法建设品牌的。

那么超级个体的能力就仅限于做销量,而不是做品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白牌卖得也很好,但大众没听过的原因。

由于“超级个体”是个庞大的圈层,不同层级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合作模式,所以很多超级个体实际上又是MCN机构的打工者,只不过比普通打工者更高阶的点在于可以选择非独家签约,工作时间和自由性会更强。

然而,尽管如此,仍有一小部分超级个体能在市场中建立起自己的话语权,其能力也不仅体现在带货。

例如,金枪大叔、小马宋、华与华、叶茂中等,通过个人品牌运作放大公关影响力,最终以TO B咨询或品牌陪跑模式变现。

这背后的根本竞争力在于:他们基于自己的理论和经验构建了方法论体系,在广告营销行业内树立了权威性和专业性。通过偶然成功的案例,去击穿一个行业或一种打法,从而又再次提升了成功概率,积累客户的口碑。

为什么这样讲,是因为我亲眼见证过类似的公司,从1到10是怎么做的。

这些超级个体并非天生就具有超凡的能力,而是他们的客户中总能出现几个”黑马”,这些成功案例反过来又论证了他们方法论的权威性。从而形成了一个看似循环论证的“上升螺旋”,使得这些公司能够在市场中持续发展。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营销的成功本质就是一场概率游戏。一个看似完美的方法论并非毫无逻辑漏洞,也无法复制。

4、甲方能不能信任超级个体?

首先,许多甲方带着低预算和低期待来找超级个体。由于超级个体公司的规模较小,甲方往往也不敢将重要的项目交给他们。

这是人之常情,毕竟我们都更倾向于把大预算花在那些规模更大、名气更大、历史悠久的公司身上。

于是,在招投标环节,甲方就会设立一系列供应商准入门槛,例如垫资能力、人员规模、收入规模、相似案例、稳定办公时间等。这些条件对于多数超级个体来说,很难满足,因此它们很难获得甲方的信任。

但是,没有在乙方待过的甲方,可能并不清楚打标环节和实际交付环节之间,究竟存在多少落差。

有的乙方内部会专设打标团队,在签约前可以吹得天花乱坠,等到实际交付,也就是几个人的teamwork在服务你,或者找供应商外包出去。很多超级个体可能只能作为乙方的丙方、丁方,承接别人分拆的任务。

在中国,“人多”往往被视为一种广告公司的优势,而不是成本。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超级个体的出现,对广告营销市场的影响和变革就显得尤为微妙。

这种变革并非没有挑战,超级个体需要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建立起与甲方的信任关系,同时也要克服规模小带来的各种限制,不断创新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金鑫YOYO;公众号:一个符号工作室

本文由 @一个符号工作室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宝马推创新思维武器,5系思考法... 来源:AI透视镜 “5系思考法”是由宝马中国在2025年7月底提出的思维方法论,旨在帮助人们在信息碎...
沧州武术数字博物馆上线 近日,由沧州市体育局牵头建设的沧州武术VR云展馆(即沧州武术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将多维度、立体化、...
晶科能源申请太阳能电池相关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太阳能电...
移动云携手IDC,发布《数智政... 7月29日,智启苏城算领未来——2025移动云行业推介会在苏州成功举办。会上,移动云联合IDC发布《...
海报观察丨从“沉睡”到“涌流”... 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济南报道 当渤海深处的长岛渔民们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海上养殖网箱数据时,歌尔光学实验...
三位外国量子模拟领域研究者获2... 新华社合肥8月1日电(记者何曦悦、戴威)记者1日从位于安徽合肥的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获悉,2025年度...
原创 不... 现在大部分的智能手机,都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此举不仅可以让手机更为轻薄,也带来了更高级别的IP...
国家网信办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新... 为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提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辨识度,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深入推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印发新型信息基... 近日,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印发《福建省信息通信行业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
原创 手... 荣耀300 Pro:单反级人像的护眼旗舰 当别人还在用“美颜算法”时,荣耀300 Pro已经玩起了“...
深圳科学家首次揭秘:马铃薯物种... Cell | 中国农科院团队联合 中外科学家揭示马铃薯物种起源的奥秘 没有人能想到,约900万年前,...
半年积累580万用户,地图社交... 来源:扬帆出海 扬帆出海 作者丨子墨编 2023年2月,红极一时的地图社交应用Zenly正式关闭,...
兴发集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兴发集团(60014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美国“龙”飞船发射升空 执行新... 央视记者当地时间8月1日获悉,当天,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搭载4...
真正服务人类!普通家庭何时能用... 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
中沙科技合作迎新进展 深圳两协...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刘娥)在深圳市虚拟现实产业联合会与深圳市南山区新质生产...
杭州帷盛科技取得对称式单轴阻尼...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帷盛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对称式单轴阻...
生态环境部发布《核技术利用放射...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生态环境标准《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HJ 1417-202...
博众精工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博众精工(68809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OpenAI董事长:计算机科学... 近期,《商业内幕》披露了OpenAI董事长布莱特·泰勒对计算机科学教育的见解。泰勒强调,尽管编程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