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四川出土的三星堆遗址,惊现多件诡异文物,神秘面具为何至今无解
创始人
2024-05-29 11:02:30
0

我们自以为知之甚多的的事情背后,无不潜伏着等量的未知因素。——村上春树

自人类诞生起,社会就在斗转星移的变幻中循序发展,在已有的认知中,人类是高级动物,人类可预测并征服一切。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纵观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总会有着惊人的发现,人们所认为万年前科技落后的时代竟然存在着现代文明难以解释的高度文明。

像四川地区的“三星堆墓”,一经面世就引发轰动,出土的诡异面具无一都在提醒着后人:宇宙浩渺、天道循环。

一、古墓脸影、惊为天人

1925年开始,中国四川广汉一带曾流传着“夜半传来嚎哭”传说,尤其在风雨交加夜晚,广汉市西北部的一些山村能清晰听得这种令人脊背发凉之声音。新旧交替的年代,偏僻闭塞的村民一度认为这是神灵叹息,每每风雨夜大多闭门不出、内心惶恐。

“神灵叹息”所在地悄然现世,一个名叫燕道诚的当地农民在田间淘沟时,眼前似乎看到了若有若无之面具,他走上前目瞪口呆:眼前竟有一坑做工精致的玉器、石器。内心慌乱又惊喜的他将坑中玉器、石器收入囊中,趁四下无人带回家中。燕道诚虽目不识丁,但直觉告诉他:“这将是无价之宝。”

没有文物保护意识的燕道诚未曾上报相关部门,纸包不住火,这件事在广汉县迅速流传开来。

1931年,一个名叫董笃宜的英国人,在广汉县传教时听闻此事,他大吃一惊,即刻打听燕道诚挖掘玉器、石器缘由始末,花重金收回一些玉器、石器,并打探出了玉石器挖掘所在地。董笃宜将整理好的相关信息上报给华西博物馆后,其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决定带队考古。而这个埋藏地下数千年且惊为天人的古墓也将悄然面世,那个令人惶恐的脸影也将公诸于世。

古墓得以证实,传言不攻自破,没有所谓的“神灵叹息”,而是真实的古墓穿风导致声响,每当风雨之夜,山风伴随着墓室之风涌向广汉县,其声类似于“呜咽之声”,这和广汉县的地理位置紧密相关。脸影来源于墓室巨大铜像面具在光线下若有若无的折射影像,并非冤魂作祟。

二、多次停挖、一波三折

1943年春季,葛维汉率队来到了玉石器所在地进行勘察发掘,在长达十天的挖掘过程中,考古队收获满满,葛维汉根据出土文物整理出《汉州发掘简报》,引发了考古圈不少人的注意。

葛维汉预测这只是古墓下的冰山一角,地下必定还有更为震撼的文物。然而乱世黄金、盛世文物,由于当年国内战乱频繁、局势动荡不安,葛维汉不得已停止了对三星堆的挖掘,将全部精力转移到战争中,漫天的硝烟炮火,这处遗址想要完好无缺,着实要靠运气。

国外人对三星堆虎视眈眈,若不是战乱使然、国人相护,三星堆文物怕是要流落他国吧。

20世纪50年代,三星堆遗址发掘工作提上章程,考古队开始定点发掘,这一发掘就长达二十年。

1963年,冯汉骥带队再次对三星堆进行全面勘测考察,在国家的支持下,他们基本展现了三星堆的整体布局。看着规格庞大、气势恢宏的三星堆遗址,冯汉骥教授为之震撼不已:这大概是古蜀国的中心都邑。

20世纪八十年代,相关文物部门鼎力支持三星堆的保护性挖掘,随着文物的不断出土,人们对三星堆开始有了新的认知:这不仅仅是个遗址,也是一段文化。1986年7月,考古队从三星堆中的商代祭祀坑开始出土难以解释的“铜文物”。三星堆文化举世震惊,其出土的青铜器更是令人直呼:不可能。

三、刷新认知、难以解释

在整理文物时,考古专家开始陷入极度迷惘:这些文物究竟如何锻造而成?奇异形状又有何暗示?祭祀坑为何诞生于两个时期?

由于规模庞大,考古队将三星堆分为数号坑,1号坑出土的狰狞面具器、戚形方孔璧、2号坑出土的鸟身人面像、双眼凸出像、纯金长金仗、青铜高神树等无一都在彰显着青铜器一气呵成的顶级铸造。

这些青铜文物历经千年风雨侵蚀都完好无损,究竟是如何做到?文物专家在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些青铜器含有元素“磷”。

古人在数千年前就发明出了“磷”,其智慧不可衡量,如果说“磷”的使用是商朝民众的高度智慧使然,那异于常人的青方形铜面具又有何意?

无论是青铜面具还是青铜面像,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大耳朵、宽嘴巴、大鼻子、凸眼睛。看上去虽然略有狰狞,却也不失五官比例。尤其是青铜纵目面具,其眼球极度夸张,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虽然没有蒙娜丽莎的经典,却有着蒙娜丽莎般的不寒而栗。艺术来源于生活,难道说在商朝时期,古人就见识到了这种别样生物?

专家翻阅资料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商朝民众面相和常人无异,在三六九等的封建社会中,他们思想保守,这种“反常规”的面具实在是过于“离经叛道”,至于陪葬这种巨型面具更是令人费解。

在场的专家面面相觑,他们无法在未知领域断然下出结论,就将此消息放到网上,想要集思广益、获得灵感。没想到网上的评论竟然一边倒地推测这些面具为:始于对外星人的崇拜。

古人信奉死后有知,他们向往天外、憧憬飞行,或许在看到了天外的外星人后才将其视若珍宝、铸成面具、陪葬墓室、以求庇佑。外星人听起来似乎天方夜谭、遥不可及,但谁也无法确认它在或不在,像近代社会流传的“UFO带人案、马航失踪案、埃及金字塔法老的诅咒传说”等真假难辨,更何况来自于遥远的商朝时期?

这些法杖、面像、坐龙等铜器都在表达古人对法术的向往、对宇宙的好奇,且不管它本身的来源,随便一个文物都能掀起一段空白历史的还原。

关于神秘祭祀坑也颇有争议,两处祭祀坑来自于商朝的不同时期,却铺着同一时期的象牙,后来者是谁将祭祀坑合二为一。

停挖是为了更好的发掘、保护是为了更好的还原。外太空是否来过客人让商朝民众为之崇拜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很多未解之谜在不久的未来将会一一揭晓。

结语

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世间的真理总是在曲折中摸索、在否定中前进,关于三星堆的神秘面具,相信会在再次发掘中水落石出。文物的出土和复原来自于国家给以的保障,谜底的探索和研究来自于历史给以的使命,三星堆也好,马王堆也罢,它们的真相大白建立于文物考古队的不懈研究,也建立在相关部门给以的大力支持。

文物属于人类、历史属于世界,谁都没有权利在真相解密之前定性为它的真假,只有提高众人的文物保护意识,才能减少文物流离他国或毁于一旦的惨剧发生。而每一个遗址的出现,对历史学、考古界、美术圈都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文物属于古人留给后人的“本来”之物,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文物保护法在法律和体制上不断健全,它所形成的震慑力是对全社会的宣告: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传承历史文明惠及子孙。

参考文献:《三星堆祭祀坑》《四川文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人康取得隔离粉尘的操作箱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人人康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隔离...
哈勃望远镜揭秘:遥远星系距离之... 在无垠的夜空下,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歇。哈勃望远镜,自1990年起便成为我们窥探宇宙深邃奥秘的眼睛...
国常会部署“人工智能+”,重磅... 文/刘育英 7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部署深入实施...
中国移动开通我国首条空芯光纤商... 中新网深圳8月1日电 (孙秋霞 雷少波)中国移动近日在广东开通我国首条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不仅实...
啄木鸟家庭维修完成整改,全面推... DoNews8月1日消息,8月1日,重庆啄木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战高温·护民生·促就业”媒体开放...
科安达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科安达(002972)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耐...
英诺赛科回应市场传闻 成为英伟... 8月1日晚间,港股上市公司英诺赛科(02577.HK)发布公告,正式回应与英伟达合作的相关传闻。公告...
八部门:到2027年建成不少于... 人民财讯8月1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到2027年...
“白月光”火狐落幕 浏览器“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章驰 实习生 白家诚 这是不是你曾经的“白月光”?火狐浏览器宣布关停中国公司,...
力诺药包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力诺药包(30118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中国探月工程:对25家科研机构... 2025年7月,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组织召开了第九批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评审会。经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评...
锐砹科迅智造申请提升化工反应效...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锐砹科迅智造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提升...
湖南祁阳:开展热门技能培训 精... 红网时刻新闻8月1日讯(通讯员 陈瑾莹 刘玉辉)在湖南省祁阳市的万联职业培训学校,人工智能训练师班的...
普星聚能取得新能源储能电池束线...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普星聚能股份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能源储能电...
中国联通:6G网络内生智能白皮... 白皮书围绕 6G 网络内生智能展开,指出 6G 将实现 AI 与通信技术深度融合,是全球研究热点。 ...
金山办公田然:AI办公第一步,... AI办公似乎成了AI助手的必备技能。 翻看各大AI助手的主界面,无论是字节的豆包、腾讯的元宝还是百度...
海尔智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尔智家(60069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田中精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田中精机(30046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三星S25 FE:电池减重,充... IT之家 8 月 2 日消息,科技媒体 Android Headline 昨日(8 月 1 日)发布...
原创 小... "以发烧为生",听过这句话并且知道来头的人一定都是像小智这样的忠实米粉,当然我自从小米10系列之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