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计划升级AI技术出口管制
创始人
2024-05-11 19:56:12
0

原标题:美国计划升级AI技术出口管制

新法案如果通过并实施,中国AI产业需要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文 | 刘以秦顾翎羽

编辑 | 余乐

5月8日,美国众议院一个由两党议员组成的小组公布了一项法案。如果该法案得到通过,将使拜登政府更容易对AI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该法案名称为“增强关键出口海外限制国家框架法案”(Enhancing National Frameworks for Overseas Restriction of Critical Exports Act,简称“ENFORCE法案”),法案称要限制美国AI系统的出口,来防止外国竞争对手使用美国的AI技术。

法案中提到,“AI系统”是指AI相关的所有软件和硬件,包括AI模型和与AI技术实现相关的所有数值参数。

5月9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对此回应称,此举为“典型的经济胁迫和单边霸凌行为,中国坚决反对”,并补充说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自身利益。

据媒体报道,美国众议院提出这项新法案是因为对中国高速发展的AI技术水平感到担忧。自去年起,美国政府陆续出台相关管制政策,包括限制高性能的AI芯片出口,要求美国云计算公司在给外国客户提供大模型训练服务时上报等。但担忧依然存在。

一位美国律师向《财经》表示,法案的提出者中包括了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和两党议员,且提出了被许多人认为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理由,有较大可能性通过。

据媒体报道,此次管制法案主要是针对美国公司还未发布的模型,而非现有模型。长期关注出口管制合规议题的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孜青律师告诉《财经》,该法案目前未排入众议院或者参议院表决的时间表,距离落地尚有许多不确定性,且法案主要是赋权商务部,是否实施管制、管制如何操作预计将由美国商务部届时再决定。

5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针对这一新管制条例表示:事实证明,中美经贸投资合作互利共赢,两国和两国人民都是受益者,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意识形态化,强推脱钩断链,冲击的是两国及全球的正常贸易投资往来和产供链稳定,不符合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一方的利益。林剑表示,美方应将不寻求与华脱钩、不阻碍中国发展的承诺落到实处,停止保护主义做法,停止对华的科技封锁限制,停止扰乱国际经贸秩序。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美国连续升级AI管制

ENFORCE法案由美国众议院共和党议员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约翰·莫伦纳尔(John Molenaar)、马克斯·怀斯(Max Wise)和民主党议员拉贾·克里希纳莫西(Raja Krishnamoorthi)提出。麦考尔和克里希纳莫西是美国国会人工智能核心小组的成员,该小组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让美国政策制定者了解AI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影响,并确保AI及相关领域的快速创新尽可能充分地惠及美国人。

法案称,目前,根据2018年的出口管制法案,美国商务部(BIS)可以停止出口用于创建AI模型的半导体以及用于创建这些半导体的工具,但美国商务部没有明确的法律权力来控制AI系统本身的转移。这意味着美国顶级AI公司可以将其最强大的AI系统出售给中国,甚至无需申请许可证。

因此,该小组成员称,新法案是对2018年出口管制法案的现代化改造,为BIS提供明确的法律授权,美国商务部可以灵活地对所涵盖的AI系统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同时不会损害美国的创新。

美国商务部负责监管美国出口政策。但是,根据美国现行法律,美国商务部要监管开源AI模型的出口要困难得多,因为开源AI模型可以免费下载。如果上述新法案获得批准,它需要消除《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中包含的开源AI出口的监管障碍(只有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下才可以实施商业限制),并赋予商务部明示授权来监管AI系统。

自去年起,AI大模型已经成为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中美两国是最有竞争力的主角。大模型技术的爆发让美国初创公司OpenAI估值一路上涨至超过800亿美元,不到一年时间涨了3倍。微软通过对AI大模型的押注,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中国科技界也在奋起直追,包括百度、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华为等几乎所有科技大厂均已入局。一年时间内,中国新晋大模型相关的独角兽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已有6家,其中智谱AI最新估值已经达到200亿元。

这一次的AI系统出口管制是此前美国科技制裁政策的延续。

第一波是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禁令。2022年和2023年,美国两度收紧对华AI芯片出口。大模型极度依赖高性能的AI芯片,2022年下半年开始,英伟达GPU芯片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一路上涨。

2024年3月,美国再次升级芯片出口禁令,表示将对中国出口的AI半导体产品采取“逐案审查”政策规则,全面限制英伟达、AMD以及更多先进AI芯片和半导体设备售往中国。

芯片禁令后,不少中国科技公司一边囤芯片,一边大额采购包括微软云(Azure)、亚马逊云(AWS)和谷歌云在内的云服务,用来训练大模型和其他有高算力需求的业务。

2023年10月,拜登政府签署颁布《关于安全、可靠、值得信赖地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其中提到“美国IaaS提供商在和外国客户交易时,需要向商务部提交报告”。

今年1月,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公开表示,虽然有芯片禁令,美国云计算公司的数据中心还在用芯片提供服务,要限制外国客户,尤其是中国客户使用美国云计算厂商的服务训练AI大模型的计划,“我们不能允许中国或者其他我们不希望的玩家使用我们的云服务训练他们的模型”。

再加上最新的AI模型开源管制,可以看出,美国政府想要达到从芯片、云计算到基础模型的多重管制效果。

影响几何?

目前,中国大模型产业对于美国科技公司的依赖依然存在。在算力方面,大模型主要用算力做训练和推理。训练环节是通过大量数据,不断调整参数,来提升大模型的能力,因此需要更高性能算力。推理环节则更偏向验证,输入新的数据或任务,得出结果,以此来验证大模型的能力。推理环节更注重算力的低延时属性,对于性能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不少中国科技公司会把训练和推理环节分开处理,来优化成本和效率。通常训练环节会使用美国公司的云服务,推理环节用国产算力。

据《财经》了解,尽管此前有云服务管制要求,目前依然有不少中国公司在使用美国公司云服务,或是选择将数据中心建在海外来训练AI大模型。不过,这种监管方对外发出的信号在产业里已经产生了直接影响。一位美国云服务厂商人士向《财经》表示,产业界感到不确定性,所以即使政策并未完全锁紧,依然会让一部分中国公司在选择美国云厂商训练大模型时顾虑重重,从而放弃。

一位AI初创公司创始人告诉《财经》,目前中国GPU集群与Azure和AWS还有些差距,且短时间内很难赶超。此外,大模型相关的数据管制也可能产生影响。目前看来,高质量的知识型数据大多是英文数据。“中国的大模型产业需要重新思考一下技术路径,否则难以避免被制裁的局面。”

在开源模型方面,中国不少科技公司的模型是基于Meta于2023年2月发布的LlaMA,以及2023年7月发布的LLaMA2。

今年4月18日,Meta发布两款开源模型——Llama 3 8B与Llama 3 70B,供外部开发者免费使用。不少业内人士都评价称这是目前为止性能最强大的开源模型,开发者可以基于此做出媲美GPT-4水平的大模型产品。

此外,中国还有一些大模型是通过GPT-4生成的数据来训练。一位大厂AI技术总监告诉《财经》,这种方式的原理就是用高阶模型来训练低阶模型。大模型训练需要高质量数据,用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数据处理成本,“GPT-4生成的数据大部分都比网上的数据库质量要高”。

因此,如果新法案实施,对于美国所有的大模型都增加限制,会直接造成国内部分科技公司训练大模型的成本增加,效率降低。

一位微软亚洲研究院人士告诉《财经》,针对AI的出口禁令并不可能完全将大模型出口封锁死,就像芯片禁令之后出现了一批靠倒卖英伟达芯片发财的“倒爷”,该禁令也可能会催生一批靠搬运大模型致富的群体。他认为,政策落下有实际影响,但是也不能忽视一些人在故意放大中美AI博弈的影响,“靠制造对立和焦虑来赚钱的人太多了”。

业内普遍认为,如果美国对华限制AI出口加剧,中美之间的AI技术发展分歧会越来越大。分裂的市场不仅不利于AI技术整体上的发展,且使企业开展业务变得困难,并进一步加剧中美供应链之间的隔阂。

责编|张雨菲

题图|视觉中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拓普集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拓普集团(60168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突发预热,小米16 Ultra... 在今年 5 月,高通曾宣布下一届骁龙峰会将于 9 月 23 日至 9 月 25 日在夏威夷举行。 按...
浩力森化学取得反应釜取样安全保...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浩力森化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夸克AI眼镜来了!阿里巴巴发布... 极目新闻记者 康旭阳 此前处于严格保密阶段的阿里巴巴AI眼镜,首次以完整产品形态亮相。7月26日,2...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冷...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冷风...
容圆科技取得霍尔线性开关单键唤...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容圆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霍尔...
上海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 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 7月26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赋能自动驾驶创新发展论坛现场,上海正式发放了...
润和软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润和软件(300339)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飞鹤爱本首推AI功能营养品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孔文燮)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世博...
京东云开源JoyAgent智能... 7月26日,澎湃新闻记者获悉,京东云正式开源JoyAgent智能体。作为行业首个100%开源的企业级...
歌尔股份取得一种振动装置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振动装置”...
智元启元通用具身大模型获WAI... 本届6家SAIL之星获奖企业中唯一的机器人公司。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
AI Agent市场火热:通用... 7月26日,中国经营报发表文章称,AI Agent(AI智能体)正成为AI领域的新焦点。OpenAI...
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创新融合在... 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举办,主题为“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
北京人形亮相WAIC,展示多个...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博雅)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拉开帷幕。北京人形机器人...
晨光生物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晨光生物(30013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中国科学院发布“磐石·科学基础... 新华社上海7月26日电(记者胡喆、董雪)7月26日,中国科学院联合团队研发的“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
上海玄戒申请图像处理相关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玄戒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图像处理方...
百度AI大放异彩:萝卜快跑等三... 在近期举办的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百度携其三大AI领域的明星产品和技术亮相,它们...
朗新九功AI能源大模型登顶BI... 近期,朗新九功AI能源大模型数据智能体在国际评测舞台大放异彩,成功斩获BIRD-Bench双项全球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