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医药 | 偏头痛是“卷出来”的病?合理药物止痛可避免恶性循环
创始人
2024-05-08 07:00:17
0

原标题:搜狐医药 | 偏头痛是“卷出来”的病?合理药物止痛可避免恶性循环

来源 / unsplash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经常头痛到不能工作学习却找不到病根?很可能是得了偏头痛。近期多位专家在接受搜狐健康专访时指出,偏头痛发病率约15%,其发病率的增加与人脑不断进化压力直接相关,学习工作强度的增加,往往会导致偏头痛发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董强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恺鸣教授

偏头痛:社会进步和知识爆炸时代的“内卷”脑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恺鸣教授说,根据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GBD)研究,偏头痛是全球第二大致残性疾病,仅次于腰痛,也是50岁以下人群首要致残原因,且其发病率及疾病负担随着社会进步和知识爆炸时代而显著上升。

偏头痛发作与女性经期、温度变化相关,而过度疲劳、长时间用脑、缺乏充足睡眠等“内卷”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偏头痛发作重要原因。从小学到本科以及研究生阶段,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给大脑带来巨大负荷;休息和睡眠成为缓解偏头痛的关键,就如同给手机充电一般。可以认为,偏头痛是人脑过度使用的保护性机制,偏头痛的发作提示你必须要休息了。

但是,如果我们继续让大脑不堪重负导致偏头痛频发乃至慢性化,就会影响大脑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偏头痛困扰的儿童,如果长期未经适当治疗的偏头痛,可引发儿童精神上的问题,如焦虑、抑郁,甚至双向情感障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头痛科主任王永刚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副院长黄培坚教授

偏头痛诊断尚无明确诊断标志物,医生培训需加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头痛科主任、中国卒中学会头痛分会主任委员王永刚教授介绍,《柳叶刀》一项研究指出,在10至24岁年龄段,头痛仅次于创伤,成为第二大健康威胁;而在25至49岁年龄段,头痛跃居神经系统疾病首位,成为疾病负担最重的因素之一。半数偏头痛患者在20岁前发病,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每月头痛发作超过四次,这类患者就需要早期预防治疗。

然而,长期以来,头痛教育在神经内科领域存在不足,医生培训中头痛相关内容占比小,与临床实际中头痛患者占比极不匹配。此外,患者端也缺乏足够的认知,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头痛不算病,或是简单的遗传问题,仅靠自行服用止痛药处理,忽视了专业诊断与治疗。这导致了诊断延误、治疗不当以及预防措施应用不足。

当然,头痛的诊断并非推测,而是遵循一套严谨的逻辑程序,尤其是原发性头痛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详细的病史询问与临床表现分析。临床医生需接受针对性培训,以准确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头痛,确保恰当的诊疗路径。目前,尚难以依靠生物标志物或影像学标志物明确诊断原发性头痛,未来的研究可能会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因此,加强医生教育和患者教育至关重要,提高医生对头痛尤其是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能力,同时提升公众对头痛严重性的认识,促使患者主动就医而非自我治疗,这对于维护社会中最具生产力年龄段人群的健康,保障其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具有深远意义。

偏头痛如何“合理用药”止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副院长黄培坚教授介绍,偏头痛高发年龄段在15至49岁之间,累及的人群是青壮年人群,正值学习、工作的黄金时期,因此对个人发展及社会经济活动造成重大阻碍。偏头痛患者更要规范治疗,做好疾病管理,避免持续受到疾病困扰,这样才能让个人从健康和生活两方面得到最大化获益。

然而,有数据显示,43.1%的偏头痛患者在过去三个月内未服用任何药物进行急性治疗,只有2.7%的患者使用过预防性治疗药物。同时,一部分患者倾向选择自我诊断和治疗,频繁使用镇痛药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散利痛等),极易陷入“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恶性循环,进而加速急性偏头痛转为慢性状态。

从偏头痛的病理机制探讨,当前广泛认可的是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在此机制中,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扮演着关键角色,针对CGRP的新型药物能够有效治疗偏头痛。这一发现使得CGRP受体拮抗剂药物瑞美吉泮成为目前在全球唯一在美国FDA和欧盟EMA均获批的,同时具备急性及预防性治疗偏头痛适应症的药物。自2023年1月起,这款药物在海南瑞金海南医院开始应用于临床,效果理想。今年年初也在中国获批用于成年人有或无先兆偏头痛的急性治疗。

偏头痛与卒中存在联系,新药研发朝精准治疗方向迈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董强教授补充,在近期临床研究中,揭示了一个潜在关联——卵圆孔未闭(PFO)作为一种心脏先天性异常,它与偏头痛及卒中之间存在三角关系。这一发现使偏头痛成为了与卒中风险高度相关的“非传统”危险因素。年轻偏头痛患者尤其是女性中,偏头痛与卒中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这部分年轻患者的状况区别于传统老年患者的“三高”问题,值得我们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

鉴于偏头痛的高发及其与卒中的特殊联系,202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成立了头痛协作组。此后又在中国卒中学会成立了头痛分会,成为了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个一级学会下专注于头痛诊疗领域的二级分会,其目的是汇聚致力于头痛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专业团队,做好人才培养、教育普及、患者积累,最终形成中国特有的研究队列和数据。

临床实践中应鼓励年轻医生投身头痛研究,不仅提供诊疗服务,更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机制。偏头痛领域的新药研发正朝着精准治疗方向迈进,针对特定靶点,既能急性止痛也能预防复发,为我国药物研究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打造电网"智慧大脑&... 在能源需求激增与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电网安全运行面临严峻挑战。高压输电线路的塔杆倾斜、导线温度、微...
传阿里本周将发布首款自研AI眼... DoNews7月23日消息,《智能涌现》获悉,阿里巴巴将于本周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一位知情人士向《...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计划今年底试运... 日前,位于怀柔科学城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一期15条光束线站实现全部出光,预计今年年底启动试运行。此举将...
LEAP发动机交付量攀升 普惠... 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据外媒7月22日报道,CFM国际2025年第二季度加快了LEAP涡扇发动机的交付量...
研究显示:谷歌AI概览功能导致... 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新研究表明AI概览功能导致搜索点击率大幅下降。 随着科技巨头们对AI热情的持...
实验室成套小型反应釜的应用领域... 实验室小型反应釜作为现代科研与工业生产的核心设备之一,凭借其灵活性和精确控制能力,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不...
中电信量子集团亮相第四届CCF... 记者获悉,在7月21日至23日举办的第四届CCF量子计算大会(CQCC 2025)上,中电信量子集团...
天能精工取得极群预下槽夹具防护...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天能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极...
华为nova系列二手手机:高性... 当5G旗舰遇上理性消费 在智能手机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今天,很多人陷入了两难:既想体验最新科技,又不...
国内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 7月23日,“未来”号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历时六年的科研攻关和设计建造,顺利完成命名交付。 “...
鸿途机械取得可调式旋盖机构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鸿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Amazon推出BYOKG-R... 这项由Amazon的Costas Mavromatis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的技术发表于2025年7月的...
迪士普取得一种音箱安装支架及吸...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马斯克xAI挖走何宜晖:英伟达... 时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趁着老黄中国行,马斯克给他偷了家。 这不,英伟...
科技部公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 IT之家 7 月 23 日消息,科技部官网今天公布了《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意在防范技术研发...
2025年人工智能颠覆性技术方...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公开征集2025年人工智能 颠覆性技术方向储备...
Meta创建超级智能实验室 来源:滚动播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胡定坤)今年6月底,美国Meta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宣布...
《明末:渊虚之羽》硬件评测:能... 继《黑神话:悟空》后的又一款国产买断制单人动作冒险类游戏《明末:渊虚之羽》已于7月24日登录PC、P...
【活动回顾】探索植物奥秘:小小... S UM XIUMI 探索植物奥秘:小小探险家的 科普之旅 2025 MER 今夏,“小科豆找密码”...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今日...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今天(23日)在上海开幕,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