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了!神舟十七号明明有北斗精确定位,为啥还要靠人工搜索?
创始人
2024-05-03 20:59:27
0

原标题:奇怪了!神舟十七号明明有北斗精确定位,为啥还要靠人工搜索?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已经返回地球,返回东风着陆场了,着陆成功了,回家了!

这也意味着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整个任务执行已经结束了。

当然,这一波任务的结束,其实也意味着我国可能又多了“两位航天员指令长”,未来唐胜杰、江新林也可能带新人执行任务。

但时间节点比较久远,这里也不说明了。

而这里主要讨论一件事,那就是很多人都觉得奇迹怪,那就是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在返回的时候,明明中国有“北斗精确”定位系统,为何还要就靠人工搜索航天员?

这似乎没有必要一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就详细来看看,先说明一下返回过程。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返回!经历了什么?

没错,虽然中国航天技术非常不错,但是在航天员返回路上,这是所有执行载人飞船任务国家必须经历的过程,那到底经历了什么呢?用多久回家的?

本次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依然采取的“快速返回”模式,采用5圈快速返回方案,经历制动离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阶段。

第一步、制动阶段的减速,这一步非常的关键,如果制动不正常,返回舱就无法进入大气层,速度就降不下来,所以,在飞船进行绕飞的时候,会进行姿态调整。第一次减速结束,返回舱和推进舱自由下降。

之后,距地球145公里的时候,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推进舱烧毁,返回舱带着航天员继续下降,到达近地点100公里的位置。

第二步、继续减速,这一次的减速就是众所周知的“再入大气层”了。

在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下,舱外温度达到上千摄氏度,也就是在这个阶段,航天员可以通过舷窗看到外面的火花四溅。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航天员看到自己“完全被火球”包围,这画面感真的是太强了,真的是压力太大了。

所以,我国对航天员的心理素质要求也是极高。而且这一步也是我国针对材料科学研究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抵挡上千摄氏度的高温摩擦,这不是一般国家可以做到,这也是阻扰很多国家执行航天任务的关键点之一。

如果有人了解过的话,就应该知道美国在重返月球计划路上,“猎户座”飞船在首次测试之中,未载人的“猎户座”飞船在返回大气层过程中,隔热材料出现意料之外的侵蚀现象,结果这个问题还未解决,这都说明了其难度不小,扯远了,继续回来。

在第二步之中,也还要进行对飞船的机动,进行姿态调整等问题,还要进入十分危险,无法与地面沟通联系的黑障区,一直要等到飞船还剩大约10公里路程的时候,降落伞出场,也就是第三步。

第三步、飞船返回舱“开伞”,先打开两个串联的引导伞,由引导伞拉出一顶减速伞,减速伞先把返回舱的速度由每秒200米减至每秒90米。过后在距离地面约8公里时,减速伞与返回舱分离,主降落伞开始上岗,将返回舱的速度由每秒90米降为每秒8米。

在距离地面6公里时,返回舱防热大底会被抛掉,4台反推发动机正式“露面”。当返回舱距离地面1米左右时,反推发动机点火。

通过给返回舱一个向上抬的力,达到进一步减速,最终以每秒1-2米的速度完成着陆缓冲。

所以,这个过程还是比较复杂,这也就是整个过程所经历的。我相信看到他们回家的家人,在这个过程也是非常紧张的。

神舟十七号有“北斗精确”定位,为何还要靠人工搜索?

没错,在我国执行返回任务的过程之中,北斗是少不了的,这是我国实现对飞船的精确定位。不过,有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在上面提到了,飞船返回过程要经历“黑障区”。

这个时候,地面与飞船之间的无线电通信就可能会被干扰或中断了,而在出了黑障区之后,才可以继续锁定位置。

这说明什么?那就是在“黑障区”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过程,没有人知道到。

而出来之后,实现精确的定位,那就更加重要了,所以,北斗精确定位对飞船进行“实时锁定”,这是非常关键,那神舟十七号有“北斗精确”定位,为何还要靠人工搜索?

其实这最终的点,还是确保航天员的问题,将航天员的安全至上。

在实际的搜索和救援操作中,直接目视确认飞船的位置和状态,以及航天员的健康状况,这是整个任务最为关键的,只有做到精确的定位,到人直接到场,最快地看到航天员安全,这才是最为主要的。

如果——我国如果在极端环境之下,飞船的通信或导航设备发生故障,那是不是就有风险。

这个时候,是不是人工搜索团队就极其重要了?

所以,其实根源稳定,就是为航天员“安全着想”,要以最快的方式确保航天员安全,这就是说的“飞船落地,搜索人员就抵达”的情况,这下大家明白了吧?

无论是返回,还是在执行任务过程之中,这都是第一位

没错,在我国载人飞船执行任务过程之中,其实我国一直都是把航天员放在第一位,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除了“北斗精确”定位,人工搜索问题之外,还有我国执行任务期间,采取的“发射一艘,备份一艘”飞船的情况,其实也是为了确保在整个任务执行之中的“航天员安全”。

大家应该也看到了,我国在执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任务的时候,地面还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处于应急救援待命中,只要神舟十八号航天员遇到什么紧急问题,我国都可以直接发射备份的飞船升空,然后将其接回来。

所以,这些都是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都是我国航天策略之中最好的一面,这就是大概的情况,也再次说声神舟十七号航天员辛苦了,期待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再次创造中国航天历史成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19城倡议构建数据基础设施... 7月23日,全国19个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城市在南京联合发布《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合作倡议》,构建开放协...
市值第一英伟达,被中国汽车浇冷... 文 | 李勤 李安琪 编辑 | 杨轩 李勤 “英伟达强到无敌后,老黄眼中没有敌人,都是客户。” 英...
傍上特朗普家族,孙宇晨波场上市... 文 / 三生 来源 / 节点财经 不论你是不是关注数字货币市场的朋友,提到孙宇晨这个名字,可能都...
打造电网"智慧大脑&... 在能源需求激增与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电网安全运行面临严峻挑战。高压输电线路的塔杆倾斜、导线温度、微...
传阿里本周将发布首款自研AI眼... DoNews7月23日消息,《智能涌现》获悉,阿里巴巴将于本周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一位知情人士向《...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计划今年底试运... 日前,位于怀柔科学城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一期15条光束线站实现全部出光,预计今年年底启动试运行。此举将...
LEAP发动机交付量攀升 普惠... 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据外媒7月22日报道,CFM国际2025年第二季度加快了LEAP涡扇发动机的交付量...
研究显示:谷歌AI概览功能导致... 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新研究表明AI概览功能导致搜索点击率大幅下降。 随着科技巨头们对AI热情的持...
实验室成套小型反应釜的应用领域... 实验室小型反应釜作为现代科研与工业生产的核心设备之一,凭借其灵活性和精确控制能力,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不...
中电信量子集团亮相第四届CCF... 记者获悉,在7月21日至23日举办的第四届CCF量子计算大会(CQCC 2025)上,中电信量子集团...
天能精工取得极群预下槽夹具防护...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天能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极...
华为nova系列二手手机:高性... 当5G旗舰遇上理性消费 在智能手机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今天,很多人陷入了两难:既想体验最新科技,又不...
国内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 7月23日,“未来”号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历时六年的科研攻关和设计建造,顺利完成命名交付。 “...
鸿途机械取得可调式旋盖机构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鸿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Amazon推出BYOKG-R... 这项由Amazon的Costas Mavromatis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的技术发表于2025年7月的...
迪士普取得一种音箱安装支架及吸...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马斯克xAI挖走何宜晖:英伟达... 时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趁着老黄中国行,马斯克给他偷了家。 这不,英伟...
科技部公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 IT之家 7 月 23 日消息,科技部官网今天公布了《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意在防范技术研发...
2025年人工智能颠覆性技术方...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公开征集2025年人工智能 颠覆性技术方向储备...
Meta创建超级智能实验室 来源:滚动播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胡定坤)今年6月底,美国Meta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