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会师,“全家福”再+1!一起飞天的,还有这几位特殊成员
创始人
2024-04-27 08:50:27
0

原标题:太空会师,“全家福”再+1!一起飞天的,还有这几位特殊成员

“十、九、八、七、六

五、四、三、二、一,点火!”

4月25日20点59分

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

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点火发射,冲上苍穹

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

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

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6日05时04分,

在轨执行任务的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

顺利打开“家门”,

欢迎远道而来的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随后,

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

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后续,

两个航天员乘组

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

期间,

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

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

完成各项既定工作。

神十七航天员乘组计划4月30日

返回东风着陆场。

全程回顾

点火发射瞬间

三位航天员齐刷刷敬礼

感动了屏幕前的网友:

“这个画面太珍贵了,祝福!

致敬中国航天人!”

从“80后”乘组传来的一句

“航天员感觉良好”

让网友们感到放心:

“你们感觉良好,我们收看正常

神舟十八号飞船升空

太阳能帆板已展开

三位航天员打开了面窗

脸上的表情稍稍放松

叶光富

甚至一度起身“忙活”起来

紧接着

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熟悉的“大红屏”出现了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

与长征火箭成功分离

进入预定轨道

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飞行任务。按计划,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

在轨驻留期间,神十八乘组将迎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计划于今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同航天员一起飞天的

还有这几位特殊成员

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跟随3名航天员一起出发的还有几位特殊的成员——斑马鱼。

此次,航天员乘组要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通俗来说,航天员将要在太空养鱼。在太空里,小鱼的排泄物怎么处理?太空没有氧气,小鱼又怎么呼吸?

“太空鱼缸”如何维持生态平衡?

斑马鱼是一种非常漂亮的观赏鱼,长约3—4厘米,体形纤细,从头到尾有多条深蓝色的纹路,如同斑马一样,所以被称为斑马鱼。

此次上天的太空鱼缸里配备有4条斑马鱼,还有金鱼藻。这个“太空鱼缸”如何维持生态平衡?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空间科学实验顾问仓怀兴称,“太空鱼缸”是一个“既好看又复杂”的生态系统。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供给鱼呼吸,鱼的排泄物又给藻提供营养物质,他们相互之间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组成一个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内部复杂的科学实验。

将来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继续滚动开展更深入的研究,这个系统也会做得越来越复杂。

光照如何解决?

在这个生态系统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阳光。但是在太空中,并没有地球上规律的昼夜和光照,这该如何解决?

专家介绍,在载人飞船上行过程中,上行水生支持装置将为金鱼藻提供LED光源,保持金鱼藻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保证生态系统里的氧含量满足斑马鱼的生存需求。

入轨后,航天员会将实验组件转移到问天舱的生命生态实验柜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中开展在轨实验。

太空中,怎么给小鱼喂食?

阳光的问题解决了,还有水的问题。在失重环境下,水会呈球状,甚至可以捧在手里。这种水能让小鱼在里面游吗?会不会因为失重游不动呢?又怎么喂食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高鸿介绍,“我们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鱼食,像牙膏状,用注射器的方式每天推进去,让鱼尽量吃完。鱼吃完产生的排泄物,可以通过管道输运到金鱼藻那边,促使它生长。”

小鱼在空间站能生存多久?

在太空养鱼,“鱼缸”的设计要格外精心,不仅密封要做得好,还得把水尽量灌得满满当当。除了住的“房子”外,小鱼吃的饭也是特制的“太空餐”。这些小鱼究竟能在空间站里生存多久?

王高鸿表示,初步计划是稳定运行一个月,使这些斑马鱼、金鱼藻都能够存活,然后获取一些实验样品,比如鱼卵、水样。因为条件限制,在如此小的位置空间内培养实属不易。至于将来能不能延长时间,要根据太空的实际情况。

为了避免死去的小鱼和水藻在空间站里腐烂变质,实验项目结束之后,航天员们会对它们进行灭活处理。如果实验顺利的话,这些小鱼的下一代或许可以在地面上出生。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涛就很期待小鱼们在太空产卵,“一旦发现鱼排卵,我们就会启动专用的排卵装置,把鱼卵收集起来。这是一个尝试性、探索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国内第一次做,是这次实验里最具特色的地方。”

为什么上太空的是斑马鱼?

专家解释,斑马鱼是脊椎动物,生命力旺盛、繁殖能力强,也是模式实验动物。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组有高达70%以上的相似性,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空间站除了航天员以外迎来的首种脊椎动物。

斑马鱼和金鱼藻组成的密闭太空鱼缸将有望首次实现我国在太空中培养、繁殖脊椎动物。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新华每日电讯视频号、@新华社、新华视点、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

编辑:李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杭州会成为世界的创新中心 浙江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 对话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 黄仁勋大赞—— 杭州会成为世界的 创新中心 昨天上...
科创半年观|上半年4大行业融资... 从具备“深度思考”模式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到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低空经济……今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领...
5G赋能企业通信转型:二级运营... 5G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引领企业通信进入一个崭新的“智能赋能”时代。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最新数据,到2024...
竞道光电光伏环境监测仪,数据助... 来源:竞道光电 【JD-FGF9山东竞道光电厂家品质保障,值得信赖】在光伏产业规模化、智能化发展的背...
客易云AI数字人:掀起数字人创... 在当今智能化浪潮中,客易云数字人凭借其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人创作领域脱颖而出。它专注于运用高精...
西安市中心医院举办2025年临...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7月16日—7月18日,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北大街院区门诊4楼多功能厅举办了为期三...
锦州新锦化取得平衡盘密封防旋绕...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锦州新锦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快手高级副总裁马宏彬:数字经济... 7月16日,以“共创金砖未来 共谱南方新篇”为主题的金砖国家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快...
机情问答:手机内置/外挂风扇哪... 【CNMO科技】近日,OPPO K13 Turbo系列即将发布,这款新机将搭载一项重要硬件配置——内...
AI助力科学家寻外星生命,新策...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是否孤独地漂浮着,这一问题自古以来便萦绕在人类的心头。探索外星生命的存在,一...
聚智向实 共智有为 华为亮相2... 当前,数实融合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7月18日,以“向实同行,共创融合新生态”为主题的...
实景映射、数字分析、联动应急,... 7月18日,记者从西城区了解到, 由蓟城山水集团研发的“什刹海智能运营管理平台”上线。该平台将为什刹...
湖州德清舞阳街道:暑期科学秀点...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婷 “快看!这个泡泡比我人还高!”7月17日上午,塔山社区活动室爆发出阵阵欢...
我省一民生大模型算法正式通过国... 本报讯 7月14日,国家网信办公布第十二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名单,我省企业中科同昌万锦信息技术有限...
2024年高性价比之选:揭秘红... 在现代社会,手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数字伴侣”,然而续航焦虑和性能不足却如影随形,成为用户心中的隐...
祁阳:科技成果赋能企业发展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伍迎宾 田武)祁阳市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充分释放科技创新...
河北医科大学举办第三届智能医学... 来源:时讯博览 7月11日至15日,河北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依托智能医学影像产业学院举办第三届夏令营...
人民网发布《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 人民网上海7月18日电(记者廖灿亮) 今日上午,由人民网主办的2025中国智能互联网蓝皮书发布活动在...
青·学习 |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 青 · 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这一论断不仅...
科研人员探测到迄今最大质量的黑... 新华社伦敦7月17日电(记者郭爽)一个国际合作团队日前宣布,他们借助美国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