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来了!机构直呼:明年或迎商业化元年
创始人
2024-01-08 13:00:32
0

原标题:“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来了!机构直呼:明年或迎商业化元年

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

近期,人形机器人赛道显得相当热闹。

12月19日早间,“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开启招股,预计于12月29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优必选在本次IPO中发行1128.2万股股份,最多募资约13.09亿港元。

不到一周前,特斯拉刚发布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 Gen-2视频,相较于此前版本,新型号机器人行走速度提升30%,且能完成更复杂和精细的动作。

在业内看来,人形机器人赛道正从朦胧走向清晰,供给侧端有望率先繁荣。随着越来越多玩家涌向赛道,2024年或将迎来规模商业化元年。

北京国资基石参投

优必选上市之路迎来重要节点。在12月1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后,优必选终于叩开上市之门,这也意味着,这家公司将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根据12月19日公布的招股文件显示,优必选在本次IPO中将发行1128.2万股股份,发行区间为每股86港元至116港元,每手50股,最多募资约13.09亿港元。

优必选此次IPO已获得基石投资者参投。亦庄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将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本次发行,该机构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下设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认购规模达人民币5亿元,约合5.45亿港元,占总募资额的47.8%。

实际上,优必选过往股东中也不乏柳州、重庆、珠海、杭州等多地国资的身影。除国资持股外,优必选的投资方还包括启明、鼎晖等创投机构,以及腾讯、科大讯飞、海尔、正大集团等知名企业,以及工商银行、金石投资、民生证券等金融机构。

据招股书披露,优必选控股股东及上市前全体现有股东承诺禁售一年。而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的约47%,将用于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以加强核心技术及产品服务,约7.9%将用于完善研发基础设施。

业绩方面,优必选至今尚未实现盈利。2020年、2021年、2022年,优必选营业收入分别为7.4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07亿元、-9.18亿元、-9.87亿元。2023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为2.61亿元。

市场最为关注的人形机器人业务对优必选营收的贡献在持续增加。2022年,人形机器人业务贡献5184万元的收入,同比增长三倍有余。得益于人形机器人较高的技术壁垒,人形机器人业务的毛利率在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均保持在50%以上。

不过,其人形机器人产品Walker还任重道远。招股书显示,Walker系列及其他收入2020年为230.1万元,占总收入比例仅为0.3%;2023上半年提升至724.3万元,占总收入的2.8%。

AI决定产品力天花板

就在优必选上市之际,人形机器人赛道也迎来重大催化。

12月13日,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 Gen-2视频。视频显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 Gen-2较上一代机器人产品有以下变化:1)Optimus Gen-2拥有灵活的双手,所有手指都有触觉,可以对物体进行精细处理,比如手指夹起鸡蛋;2)2个自由度的脖子可以让机器人在一定幅度内转头;3)走路特征与人类相似,行走速度提示30%;4)同时能够调动全身多个关节保持平衡并完成均匀的90度深蹲动作。

今年以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研发进展显著加速。该项目最早于2021年8月公布,一年后原型机在AI Day上亮相。今年5月,Optimus具备了流畅行走和抓取物体的能力,9月又可以自主对物体进行分类,且由神经网络完全端到端训练。

特斯拉CEO马斯克甚至预测,Optimus 成熟可用后需求可能达到100亿甚至200亿台。虽然这一目标在业内看来十分遥远,但市场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两年具备实用性,且开始逐步进入市场。

其中重要催化因素是AI(人工智能)技术“具身智能”的赋能。

英伟达于今年10月发布的AI系统Eureka,展现了将大语言模型(LLM)与机器人训练结合的可能性。

据悉,Eureka使用 GPT-4和生成式AI编写软件代码,为机器人进行强化学习提供奖励。Eureka可训练机器人执行复杂的任务,它教会了机器人手快速转笔,以及打开抽屉和柜子、抛接球、操作剪刀等任务,Eureka能替代80%工程师的任务,使机器人平均训练效率提升超过50%。

华西证券认为,具身智能是通往AGI的一条可行路径,Optimus的传感器越来越完善,拟人程度也明显提升,理论上当前已经可以开始训练多模态机器人大模型。也就是说,具身智能进入现实已经不远。

国海证券也认为,AI决定人形机器人产品力的天花板。该机构认为,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中,机器智能往往局限于特定场景,而在大模型赋能下,机器人可以与真实世界进行多模态交互,从而实现“具身智能”,并拥有不断进化、跨场景应用的能力。

2024年或迎商业化元年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赛道中各路玩家发布的产品数量陡增,包括小鹏、傅利叶、智元机器人等多家厂商发布人形产品,且各具特色。这也预示着产业正从朦胧走向清晰。

例如,小鹏在2023年10月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具备卓越的稳定性,行走能力、双臂协作能力强;宇树科技也在8月发布国内首台能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零售价几十万人民币以内;而傅利叶则在2023年7月发布具有自适应平衡算法、自研一体化执行器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就在10月20日,工信部重磅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同时,指导意见还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

国海证券预计,人形机器人供给侧有望率先繁荣。该机构认为,智能制造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领域,长期视角下家庭服务是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2024年人形机器人或将迎来规模商业化元年。

值得注意的是,处于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核心位置的主要厂商,也正积极推进相关产品的迭代升级和量产落地。

产业链合作方面,此次在港交所招股的优必选和天奇股份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德昌股份将和五家产业相关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精密传动领域,汇川技术完成对韩国SBC的收购;禾川科技与博世开展深入合作,博世力士乐是全球领先的传动与控制技术供应商。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形机器人首登科学红毯,202... 央广网上海5月13日消息(记者沈梅)昨天,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2025年上海科技节将于5...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 聚力科技金... 5月9日,以“AI引擎赋能,重塑新型工业化版图”为主题的2025海峡工业论坛在厦门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
独家 |荣耀新增AI新产业部门... 自今年年初CEO换帅后,一场围绕荣耀组织架构以及战略方向调整的变革已持续百天。 5月13日,第一财经...
江西移动5G赋能江西鑫铂瑞 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在江西省鹰潭市,一场由江西移动赋能的5G+工业互联网革命助力鑫铂瑞科技实现从...
好太太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好太太(60384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挂...
AI面试官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以下文章来源于保密观,作者达杰玉 “欢迎参加AI视频面试,请打开手机摄像头和录音设备……” 随着人...
重庆技术转移学院成立 今年开始... 5月13日,“科学家·创业者·陪跑人”交流对话会于“中国重庆·科学会堂”举行。活动现场,重庆工商大学...
Wi-Fi 7 试验显示企业环... 作为无线标准的最新版本,Wi-Fi 7承诺提供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优的性能和用户体验。然而...
2025 年人机合作模式的演变 人工智能的世界既充满兴奋也伴随着恐惧。创新的快速步伐让一些人思考潜在机会,而另一些人则担忧会因自动化...
潍柴雷沃取得自平衡清选筛和收获... 金融界2025年5月1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水务动态 丨于桥中心强化科技引... 于桥水库作为天津市重要水源地,水资源的生态安全关乎城市供水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于桥中心通过创新技术应...
黄仁勋宣布签下沙特AI芯片大单... 财联社5月13日讯(编辑 史正丞)当地时间周二,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沙特利雅得宣布,与沙特主权财富基...
移为通信跌1.33%,成交额1... 5月13日,移为通信跌1.33%,成交额1.11亿元,换手率2.47%,总市值57.81亿元。 异动...
浙江省哈工大校友会双创赛举办 ... 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12日电(蓝伊旎 杨旭)近日,中国高校浙江校友会联盟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哈尔滨工业...
辐射防护科普知识20问 “辐射”是指能量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在空间传播的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和人工环境中。 辐射是双刃剑,合理利...
成都又一研发中心即将竣工,预计... 5月13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位于成都大邑的瑞星久宇燃气设备(成都)有限公司新研发中心已进入气压检测...
TikTok 公会申请入驻全流... 在全球短视频与直播领域,TikTok 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想要在这一领域拓展业务、挖掘潜力...
睿创微纳跌1.51%,成交额2... 5月13日,睿创微纳跌1.51%,成交额2.69亿元,换手率1.00%,总市值267.86亿元。 异...
70元炒到3000多元,过期胶... 中新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谢艺观)一拉、一撕,就能获得明星同款照片,你心动了吗? 近年来,一种复...
述评:香港科创为由治及兴添能蓄... 新华社香港5月12日电 题:香港科创为由治及兴添能蓄势 新华社记者 推出“科企专线”、引进多家重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