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最新研判:三大行业将迎来颠覆性变革
创始人
2024-04-24 00:38:46
0

原标题:黄仁勋最新研判:三大行业将迎来颠覆性变革

每经记者:兰素英 每经编辑:谭玉涵

在4月17日于美国硅谷圣塔克拉拉会议中心举行的CadenceLIVE Silicon Valley 2024大会期间,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与Cadence公司CEO兼总裁阿尼鲁德·迪夫根(Anirudh Devgan)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Cadence由SDASystems和ECAD两家公司于1988年合并而成,是全球最大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半导体技术解决方案和设计服务供应商。

视觉中国

这场前沿对话覆盖了多个话题,包括加速计算、人工智能(AI)的未来发展和能耗等问题。黄仁勋认为,AI将在数据中心、机器人/自动驾驶、生命科学这三个领域带来革命性影响,人形机器人未来或低至1万~2万美元。

同时,对于目前广受关注的AI能耗问题,他表示,虽然AI会消耗大量计算能力,但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有助于使用更少的能源、提高能效等。

强调加速计算和AI重要性

在对话中,黄仁勋强调了加速计算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性。他以加速计算给Cadence的数字孪生平台Millennium带来的诸多益处为例,一旦采用加速计算,生成式人工智能就有可能成为现实。如果没有向加速计算的过渡,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很难实现。

他表示,在通用计算中,你可以创建一个处理器,它将运行所有代码,这绝对不是加速计算的情况。据他介绍,加速计算能够带来1000倍的X因子,在那之上还有另外30倍的X因子。而如果再加上生成式AI,在此基础上就还有另外10万倍的因子。他提到,设计工具通常只进行一次处理,但设计师实际上需要进行多次探索,以寻找多维多模态下的最佳解决方案。而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深入特定领域进行探索和优化。

黄仁勋称,他发现,一个程序中的一小部分代码代表了工具的大部分运行时间。例如CFD(计算流体力学),它可能只用3%的代码,代表运行99.9%的时间,而剩余的97%的代码可以用AI和加速计算进行重写,使得应用程序加速10万倍。

作为“加速计算”一词的创造者,他说道:“如果我们不转向加速计算,如果不转向AI,计算机行业可能会经历反摩尔定律,原因非常清楚,我们所做的工作量和计算量都在增长,但是CPU的扩展速度已经放缓,因此我们的计算成本将会增长,而不是降低。”

人形机器人成本没有那么高

在被问及英伟达参与的哪些行业会令其在短期或中期内感到非常兴奋时,黄仁勋表达了对数据中心/计算、机器人/自动系统和生命科学这三个行业的极大兴趣。

谈及机器人/自动系统这一领域时,他表示,无论是汽车还是卡车,披萨外卖机器人还是人形关节自连接机器人,这类系统有很多共性,它们都需要有许多传感器,更重要的是需要功能安全。设计计算机和验证计算机的方式,要求操作系统不是普通类型的操作系统,这一点非常重要。

他认为,人工智能的使用非常广泛,这些系统将随时连接到云,连接到数据中心,这样它就可以更新体验,报告故障和新的情况,然后下载新模型。“可以说,我喜欢整个自动系统领域,它是一个全新的类别。”

黄仁勋在对话中提到,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可能比人们的预期要低很多。你可以买到1万~2万美元的汽车,为什么不能有1万~2万美元的人形机器人?机器人很可能在一个为人类设计的环境中,表现得比人类更灵活、更多功能。

而在谈到生命科学这一话题时,他表示,他希望将生物学变成一个工程领域,科学发现过程非常重要,但它是零星的。

他认为,无论如何,数字生物学将经历一场全面的复兴,科学和工程越来越紧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显然,我们在芯片设计中不谈论薛定谔方程,因为我们改变了晶体管,直到我们可以避免薛定谔方程。而在生物学中,显然薛定谔方程是必要的。所以我们有很多需要创新的东西,我们第一次有了必要的工具,计算系统和算法帮助我们处理非常大且非常混乱的系统,数据驱动的方法与原则性模拟方法的融合可能会给我们一个机会。”

他在对话中强调,这三个行业的市场规模都将非常庞大,单是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就已足够大。

AI将改变应对气候变化方式

“人工智能实际上可以帮助人们节省能源。”他举例称,一次模型训练的投资会让数百万像他一样的工程师从中受益。节省的成本和能耗应从整个跨度上纵向来考虑。他认为,从纵向来看,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

黄仁勋强调,通过投资加速计算、AI、数据中心等领域,人类能够设计出更好、更节能的产品。你设计一次芯片,能够以万亿倍的速度出货;你建造一个能够节约6%电力的数据中心,节约出的电力可供10亿人使用一整天。因此,通过设计更好的软件、芯片和系统,为世界节省的能源将对社会产生永久的效益。一方面,人工智能消耗更多的电力和算力;另一方面,通过更好的产品设计、更好的计算机、更好的汽车、更好的手机和更好的材料等,将减少98%的电力和能源消耗。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河声丨从殷墟到维港:一场跨越三... 你有多久没有提笔写字了?在敲击键盘、滑动手机成为本能的今天,我们与汉字的“亲密接触”似乎正变得奢侈。...
逐梦深蓝 向海图强 深海科技企... 本报记者 郭冀川 田鹏 地球深处的蓝色秘境,藏着太多人类尚未破译的密码,等待着人们前来探秘。从我国的...
警惕!AI助手的“阴暗面”! 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AI)正逐渐渗透到千行百业和日常生活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
无人机续航新利器:智能电池充电... 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引领着多个行业的变革,从农业植保到电力巡检,再到影视航拍和物流配送,无人机的...
马斯克Grok推出3D智能伴侣... 在好感度达到3级后,Ani还可以开启“NSFW”模式,角色会穿上情趣内衣,解锁NSFW(成人内容)模...
软控股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成...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软控股份(002073)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成型...
拟制定充电宝强制性国家标准 记者15日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
广汽传祺取得一种工件送料定位机... 金融界2025年7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工件送...
萝卜快跑牵手Uber,全球部署... 7月15日,萝卜快跑宣布与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服务平台Uber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
只需一滴血,微芯片可揭示个体抗... 来源:滚动播报 ? 科技日报北京7月14日电(记者张梦然)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项...
捷顺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捷顺科技(00260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AI... “当前,大模型技术发展呈现出基础资源跃迁、模型演进主线、应用场景深化、生态格局重构的四大趋势。”毕马...
三七互娱携手华为:数智化驱动文... 在数字技术的浪潮中,文娱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前沿科技正深刻重塑着这一领...
AI辅助去核提升犬科动物克隆效... 来源:滚动播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宋迎迎)记者7月14日从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获悉,该院博士赵明...
苹果放弃自研折叠iPhone,... 7月15日,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在文章分享平台Medium发布博文,...
内蒙古8个盟市数据要素服务基地... 7月12日,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数聚北疆·智链未来——共筑可信数据空间与公共数据运营新...
苏州联讯仪器取得助插拔自锁扳手... 金融界2025年7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助...
华森制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华森制药(002907)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智能眼镜能否引爆移动终端革命? 2007年6月29日,初代iPhone在美国正式发售,从此揭开“掌上革命”的大幕。智能手机作为终端之...
VR+沉浸声,数字“复刻”整座... 挂着相机,化身记者,追随意大利青年Alex的时光足迹,在1930年的南京大戏院(上海音乐厅前身)前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