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特斯拉是对的?
创始人
2024-04-17 14:57:04
0

原标题:智能驾驶,特斯拉是对的?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招呼都不打。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混沌的汽车市场环境下,也只有改变,才能不被淹没在浩浩汤汤的时代潮流之中。

或许是被雷军刺激到,亦或是“静极思动”,尹同跃、魏建军等汽车圈“老将”,纷纷走进直播间,走到台前。

走“亲民”路线是件好事,毕竟舆论场不能只让一家独大、两家独大。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容,竟然需要魏建军、尹同跃这样的“高人”,亲自直播?

答案只有一个:智能驾驶。

乱拳打死老师傅。很无奈,但也很符合逻辑。

从李斌、李想、何小鹏,到余承东、雷军、魏建军,汽车市场正在形成一种“董事长带头吆喝”的新业态、新风气。而市场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别人都做直播,你为什么不做直播?别人都行,你为什么不行?

智能驾驶更是如此,新能源汽车时代,智驾能力的强弱,正在成为衡量一家车企的关键标准。

智驾,是一块试金石

如今的汽车市场,智能驾驶早已成为嘴边的口头禅。从一开始特斯拉的鼓吹,到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的追捧,再到现在各大车企都趋之若鹜,智能驾驶一路走来,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冰与火”。

好消息是,消费者被教育的不错,基本上都可以接受智能驾驶的概念。但这枚硬币的另一面,人们对于高阶智能驾驶的需求,依旧难以得到满足。

“新能源汽车时代,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话说的多了,也就成了真。但无论如何,从汽车市场的角度出发,智能驾驶确实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各大车企而言,能否做好智能驾驶,成为了展现实力的“试金石”。

没有智能驾驶,算什么智能车?

早期的特斯拉,之所以能够快速在各大市场打开“名号”,除了产品本身之外,智能驾驶就是一个关键噱头。以至于后来的蔚小理,有样学样,纷纷将智能驾驶放在了战略高度。

华为、小米,也没能脱离这一“潜规则”。

华为的HI模式也好,鸿蒙智行模式也罢,都绕不开“智能驾驶”能力的加持。而小米汽车更是在小米SU7未落地之前,就立下了2024年智驾第一梯队的目标。

再到现在,老牌车企也纷纷发力智能驾驶。甚至连长城、奇瑞都派出了董事长,亲自直播为自家智能驾驶能力站台。或许他们自己也知道,再不发力智驾,就真的有些来不及了。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市场就是遵循着如此朴素的竞争规律。智能驾驶,更是如此。

智能驾驶与电驱动“绝配”。欧阳明高院士也曾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这样评价燃油车与电动车的优劣:

“电动汽车具有智能化的先天优势,燃油车自动驾驶无法跟电动汽车相竞争。发动机控制的精确性无法跟电机控制相提并论,反应的时间也无法相提并论,这是常识。”

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概率,增添了不少把握。大家如此积极地内卷智驾,其实都是为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占到一个更好的位置。

未来,就是纯视觉?

智能驾驶好,大家都需要。

但尽管这一条“路”摆在那里,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走得通。亦或者说,因为企业体系的束缚,技术能力的缺失,想要实现智能驾驶的上车落地,并不容易。

别的先不说,就智驾方案是否配置激光雷达一事,便十分棘手。

马斯克曾经放言,“False and foolish=HD maps and LiDAR”,翻译过来就是,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就等于错误和愚蠢。所以,特斯拉一直是纯视觉智驾方案的坚定拥护者。

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激光雷达却被广泛使用,蔚来、小鹏、理想等,要么1颗放在头上当“犄角”,要么2颗放在大灯附近,甚至还有3颗、4颗的激光雷达配置,主打一个“安全”。

好在激光雷达产品在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厂商的努力下,成本一降再降,不然如此多的硬件成本堆积,别说实现“智能驾驶平权”了,打价格战的机会都没有。

而在国内,做智能驾驶最早的,要数百度。现在,百度高阶智驾功能落地到了极越01上面,却也是选择了纯视觉智驾方案。

无独有偶,不久前的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余承东也首发了华为纯视觉智驾方案HUAWEI ADS基础版。“遥遥领先”的推动下,纯视觉智驾方案的关注度,再上一个台阶。

从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的融合感知智驾方案,到丢掉高精地图的无图智驾,再到丢掉激光雷达的纯视觉“全国都能跑”,似乎整个智能驾驶的发展线路,就是由这3个阶段组成。

尤其是“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智能驾驶的功能性、技术性等,愈加收敛。成本较低的纯视觉智驾方案,反而变得愈加火热起来。

很巧合的是,近几年智能驾驶的发展,好像最终又重新回到了纯视觉智驾方案上面。难道说,特斯拉是对的?

当然,这里并不是鼓吹纯视觉就一定会是智能驾驶的未来,毕竟多条技术路线共同发展,必然会是接下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常态。

但想要提醒的一点在于,现阶段,连华为都在看好的智驾路线,大概率不会是一条歧路。而其他车企们,是否也应该将“纯视觉”的技术路线,提上研发日程了?

事实上,关于智能驾驶,自我孵化也好,寻求外供也罢,终归要有一个Plan A,一个Plan B。而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新能源汽车时代,牌桌上的位置,不会留给那些“躺”着赚钱的人。

至于剩下的那一部分“明知应为而不为”的车企,也终归会被淹没在时代的尘埃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丹阳睿新取得多功能气瓶滚匀机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丹阳睿新气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原创 木... 木星是气态行星,没有固体地表,照理说小行星撞上去应该像砸进一团云雾——直接穿透、继续往里掉才对。但现...
拓鑫光电取得利于散热的面板灯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珠海市拓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强攻工业 大抓产业丨南城:“小... 发展工业既需要大而全的“大象军团”,也离不开小而精的“蚂蚁雄兵”。尤其在强链、补链、延链过程中,更需...
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成... 中核集团7月12日宣布,当天,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
奋达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奋达科技(00268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原创 商... 华为Mate70Pro+以其商务旗舰的定位、顶级的硬件配置与鸿蒙生态优势,成为高端用户的不二之选。华...
迅势科技取得带反馈单向阀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迅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带...
成为全球第一科技超级大国的中国... 来源:铁血_青衫老祖 这不是吹牛,而是有着强大数据支撑的铁的现实。根据来自韩国媒体《首尔经济日报》7...
瑞以森取得光电干簧管智能控制器...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昆山瑞以森传感器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光...
捷报!浙江企业首次拿下创新届“... 01日内瓦时间7月11日,WIPO全球奖揭晓,杭州宇树科技成为首家获此殊荣的中国机器人企业,标志中国...
小米取得电子设备专利,提高至少...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电子设...
楚天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楚天科技(30035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杭州力恒驱动取得新型电机专利 ...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力恒驱动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
“飞”向联合国,中国企业携AI... 七月的瑞士日内瓦正值酷暑,平均气温徘徊在30°C至32°C之间。然而,7月10日这天却意外凉爽,气温...
星辰探梦再扬帆!发射场设施设备... 央视网消息: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组合体7月12日上午垂直转运至发射区。目前,文昌航...
2025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活... 7月17日,2025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将在北京市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大酒店启幕。推介会以“智链融合 创...
小熊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小熊电器(00295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卓见智能制造取得栅格阵列组件等...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卓见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栅格...
专项拉动演练,淬炼通信保障硬实... 导读 近期,受天气变化影响,强降雨天气频繁来袭,为切实做好洪涝及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通信保障工作,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