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小组一线“智慧备耕”
创始人
2024-04-13 07:36:39
0

原标题:“新生代”小组一线“智慧备耕”

随着涉农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新生产模式的兴起和更多人才需求。近年来,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积极开展智慧农业实践,逐步探索人才组织模式、数据使用、产学研贯通,并采取激励机制吸引高学历人才从事农业生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农业生产一线发展。

天气渐暖,北大荒各地陆续进入春播季。在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一支年龄平均25岁的青年科技小组,采取联动机制,将智慧农业项目与工业生产模式适配,推进智慧农业的科技推广应用。这些新生代青年科技员工,用“青春力量”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友谊分公司数字农业指挥中心,杜光泽(右)与张博文在维护大数据和物联网系统。

管好春耕农业智慧“大脑”

近日,在友谊农业智能管控平台,大学生杜光泽正在操作演示智能系统的各个模块,农业大数据通过图表一目了然,秸秆禁烧实时监控画面在大屏幕上清晰可见。

2001年出生的杜光泽,2023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友谊分公司,在科创中心负责友谊物联网设备。

友谊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建立于2022年,按照农场智慧农业发展的需求,形成了智慧农业管控、关键核心技术展示、农业生产指挥调度、农业大数据、秸秆禁烧监控多功能合一的综合性指挥中心。实现了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关键核心技术叶龄诊断技术、无人机巡田技术、水稻高产数字管控模式、变量施肥技术、地块画像、数字孪生等技术,整合、挖掘和分析友谊分公司多年积累的林、水、湿以及土壤数据,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建立天空地立体感知,助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监管等环节的管理决策。全面建立了天空地立体智能感知体系,完成了智能插秧、智能播种、智能灌溉等十大决策模型算法,将47个关键农事环节的标准种植规程和专家经验相融合形成“北大荒”专家系统,实现了数字管控的综合管理与控制功能。

友谊分公司黑土地保护实验室,杜焓静(左)与同事测量土壤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数值。

在友谊黑土地保护实验室,1999年出生的大学生杜焓静,正与同事测量土壤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数值,这些数据将录入农业智能平台中相应的数据区块,为春耕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在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推动下,友谊分公司智慧农业日臻成熟,目前已经在核心区内广泛应用了六大关键核心技术,包括无人机巡田技术、水稻智能叶龄诊断技术、变量施肥技术、水稻高产数字管控模式、数字孪生技术以及地块画像技术。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加快推进了智慧农业建设进程。

备春耕以来,友谊分公司已经为种植户发布90余条涉及种植、养殖及农事活动的全面气象信息。分公司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牵手”,开启了从“靠天吃饭”到“以数为据”“依据施策”的智慧农业新时代。

友谊分公司一地块,张博文在采集地块画像素材。

疏通春耕物联设备“经络”

春回大地,4月9日,在友谊分公司万亩良田,张博文与技术人员正在对智能化无人作业生产线设备进行检修和程序升级。

他今年25岁,去年到友谊分公司友谊科技信息中心就职,负责万亩良田数字农业信息化管控及物联网设备的实际操作及维护工作。

为保证迭代升级的物联网设备达到最佳状态,分公司成立多个科技服务队,对各种农业监测设备进行更新调试,让农业数字科技翅膀“经络”通畅。

从3月初开始,分公司就对数字智能设备进行全面调试、检修,为提升春耕科技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农业先行区夯实基础。

科技信息中心曲慧说:“对田间部署的各类物联网设备,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传输情况、电路安全、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我们通过现场检查对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保障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智慧农场一地块,宋奕辰(中)操作两辆拖拉机进行无人驾驶测试,该技术将应用于水稻插秧前的田地打浆作业。

用好春耕硬件智能“肢体”

4月4日,在友谊千亩智慧农场,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田间进行测试,过几天放水泡田后,就可以进行水田整地作业了。

新一代信息技术,孕育出更智能、更高效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农业劳动者,拓展了生产空间,智能调和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走向智能化、工厂化的规模生产。用好智能设备,才能更好发挥高新智能设备的作用。

友谊分公司青年科技小组团队中有两名研究生、三名本科生,27岁的宋奕辰是小组中年龄最大的。

“大家让传统农业从‘新’出发,为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农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正等待着我们年轻一代去挖掘和探索。”宋奕辰说。

1996年出生的宋奕辰,是2022届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去年应聘到友谊分公司农业生产部任主管。

同样是研究生毕业的刘洪良,是友谊分公司农业生产部的技术骨干,4月7日,在第三管理区智能育秧工厂的控制室内,他正在大屏幕前操控智能育秧系统进行第一批水稻育苗的流水线作业,智能机械作业臂正自动抓取种袋,并依次摆放至传输带。稻种通过高温灭菌、冷却降温、双氧催芽、智能暗室等一系列操作,再由AGV获取信号自动进行叉取,将托盘按照预设路线通过激光导航送至暗室货架,经48~60小时催芽,水稻秧苗即可达到立针期,比常规育秧速度提高了4倍……育秧的新鲜感、科技感扑面而来,这里是垦区首个实现无人智能化的育秧工厂。

“按照传统的育秧方式,种植户需要经过沟垄、平土、撒种、压种等育秧环节,整套流程下来需20天左右,且育秧易受自然环境影响,存在易烧种、烂秧烂芽、育秧催芽不整齐等问题。成本高、效益低不说还影响备耕积极性。而应用智能育秧方式,秧苗只需要5天就能移栽到农田里。”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副总经理沈敏介绍。

徐宏宇 李传维 记者 姜斌 刘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苏格兰绿色漩涡,六年稳定运行,... 文︱陆弃 2025年夏,苏格兰一台海底潮汐涡轮机的“六年无故障运行”在能源界引发了一场轰动。这不是一...
三星将推出三折叠手机 一直流传于传闻中的三星三折叠手机,终于获得了官方的正式确认。在本周纽约的新品发布会期间,三星移动业务...
动态|2025索尼新品品鉴会上... 2025索尼新品品鉴会上海站 7月11日,索尼携手《家庭影院技术》杂志假座上海影音大师总部,举行20...
具身智能机器人亮相新能源车厂,... 在2025年这一被业界视为具身智能商业化突破的关键年份,一系列实地应用案例正不断涌现,其中,工业场景...
AI化身“助手”,人类学习能力... 今年6月10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科学家发布一项研究称,过度依赖ChatGPT等人工智能(A...
周鸿祎:开放协作共筑全球数字经... 本报讯 (记者袁传玺)7月11日,以“数字经济新纽带 共拓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
飞全激光取得激光打标机夹持机构... 金融界2025年7月1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飞全激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激...
新华全媒+|河北:智能“凉”方... 夏日雨后,在河北省衡水市河阳路的一处污水检查井旁,衡水市城管局排水中心的施工员刘龙海正操控机器人进行...
为何科学家要拼全力画这张图 来源:新民晚报 自神经元学说创立以来,绘制精细人脑图谱,一直是科学界的终极目标之一。 为何要在“一张...
华人接管硅谷!Grok4发布会... 记者 董静怡 上海报道 当地时间7月9日,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xAI公司发布最新旗舰...
聚焦川种振兴!首届夏繁科学家大... 马尔康夏繁基地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图据马尔康市委宣传部 7月1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马尔康市委宣传...
原创 建... 近日,韩国协作机器人领军企业纽禄美卡(Neuromeka)在HD现代三湖构建的基于人工智能(AI)的...
通达电气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通达电气(60339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博主整活!提前两月上手iPho... 现在数码圈都这么卷了吗?居然有博主提前两个月就把 iPhone 17 Air 的开箱+ID 视频做出...
帅丰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帅丰电器(60533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从具身智能到行业应用,腾讯云携... 6月20日,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云TVP 、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智汇制造 ...
新政发力!北京怀柔拟推最高 3... 2025 年 7 月 9 日,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精准支持怀柔科学城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
乘“数”而起——天津培育数字经... 本文转自【新华社】; 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内,一排排计算机机柜昼夜不息地嗡鸣。每一秒,都有海量数据...
原创 荣... 7月8日消息,荣耀手机官方微博正式宣布旗下的荣耀X70新机将于7月15日19时发布,该机官方宣传语为...
科大讯飞2000万在河南成立信... 松果财经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河南空港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孙亮,注册资本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