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项目疯狂吸金,商业化进程加快
创始人
2024-04-08 12:40:58
0

原标题:核聚变项目疯狂吸金,商业化进程加快

图片由AI生成

“核聚变”一词想必读者并不陌生,在诸多科幻电影里总能看到它的身影,例如《流浪地球》系列里面的行星发动机,利用核聚变技术就可以产生单台150亿吨的推力。核聚变(nuclear fusion)是指质量小的原子,如氘、氚等,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从而释放巨大能量,变成能源。简单来说,就是模仿太阳。

与其他能源不同,人们在谈到核聚变时一致表示它是完美的。首先可控核聚变的燃料例如氚可以提取于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次核聚变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或其他有害的大气排放物。并且核聚变反应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据科学家表示核聚变1克燃料释放的能量就相当于8吨石油。最后核聚变反应产生的放射性废料极少,且衰变速度快,这一点与现在我们应用的核裂变完全相反。

与此同时,人们也一致认为核聚变的大规模应用是短期难以实现的。虽然其所需的燃料氘、氚等可以源源不断的来自于海水或者锂中,但是目前的技术仍难以满足大量提取及保存。此外,核聚变的过程也极其苛刻,例如其需要1亿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及磁场也需保持稳定性等,打造“人造太阳”。因此,此前很多人认为或许到2050年人类才能用核聚变发电。

核聚变商业化加快,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已超3000亿美元

然而,近两年随着核聚变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政策的大力推动,资本开始对核聚变公司加大注资布局,巨头们欲提前占据这一未来巨大的蓝海市场。

在2021年5月,我国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等离子体在1.2亿摄氏度和1.6亿摄氏度下分别运行101秒和20秒。这为人类在核聚变能源发展上提振了信心,因此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诞生,多国合作攻坚技术难题。在此背景下,资本巨头开始加大对核聚变公司的投资布局。

例如在2021年,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对名为Helion Energy的核聚变初创公司注资3.75亿美元。同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投资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以及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投资了加拿大的General Fusion。来到2022年,这一势头丝毫不减,例如谷歌和雪佛龙公司宣布共同领投TAE Technologies 2.5亿美元,还有我国的能量奇点和星环聚能也分别融到了数亿元的资金。而2023年全球更是多达30 项核聚变能源 VC 交易。今年,这一趋势有望更胜,仅仅在前三个月,就发生了多个较大融资行为,例如比尔·盖茨投资Type One Energ,星环聚能公布了其完成了数亿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等。

随着核聚变的商业化加快,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增。根据Maximize Market Research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3 年末,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为 3012.5 亿美元,2030年有望达到 4965.5 亿美元除此外,大体量的核聚变初创公司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3日报道,全球范围内,融资规模超过6600万美元的核聚变企业已达14家。

我国已发布多个政策支持文件,欧美政策以资金预算驱动商业化为主

我国对核聚变将其视为战略新兴产业,在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务院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都明确指出了推进可控核聚变技术研究的重要性。此外,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也强调了对可控核聚变研发的支持。并且在今年1月,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此文件中明确将核聚变列为未来能源装备体系的重要领域,并为核聚变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后面的两会期间,核聚变更是被多次提及。

体上来看我国在核聚变上的政策文件数量是最多的,扶持的力度也是较大的。此外在产业发展上有着集中力量攻坚的特色,例如成立由多家央企、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亦或是中核集团组建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等。同时对外政策上我国也是积极加强合作,制定国际标准。例如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发布的《反应堆技术核聚变反应堆核聚变堆高温承压部件的热气检漏方法》,这是我国首项核聚变领域的国际标准,也是S0发布的首项核聚变领域国际标准。

与我国不同,欧美在政策上更加注重增加资金预算来驱动核聚变的商业化发展。欧盟早在2014年成立了EUROFusion,以扩大聚变能源研究和开发,并提供10亿欧元的预算。并于去年年末,欧洲议会通过了《净零工业法案》,加大对核聚变的支持。而美国方面,通过修订《原子能法案》将核聚变设备定义为粒子加速器,把其纳入新的监管框架,从而简化了核聚变开发的联邦许可程序,降低了核开发商的费用。并且拜登政府在2024财年国防预算申请中,就包含了对核聚变研究的资金支持,并在后续拨款7.9亿美元,虽然没有达到行业认为的10亿美元的预期,但仍是创纪录的。

总体来看,在政策文件的数量与力度上,欧美不及我国。但这也是由于不同的发展路径导致,欧美政策以资金预算驱动商业化为主,并且在核聚变产业发展上更多来源于市场资金的驱动,以美国核聚变创业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为例,现在其已经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融资。因此,在政策上我国与欧美走出了不同的风格。

中、美、欧在核聚变技术上各有优势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核聚变实验装置分别是中国的超导托卡马克(EAST)和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NIF)。我国的EAST在2021年创造了等离子体运行101秒的记录后,在去年继续创世界之最,实现等离子体运行400秒以上。此外,在去年8月,我国推出了中国环流三号,这是我国目前设计参数最高、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大科学装置,被称为中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能够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运行模式,这是现阶段世界上同类装置的最高水平。

作为最先进的核聚变实验装置之一,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NIF)与我国的EAST采用的磁约束核聚变方法不同,其采用了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方法,即用激光束将氢等离子体压缩到极高密度。在去年年末,美国利用NIF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首次实现“净能量增益”即聚变反应输出的能量大于输入的能量。进一步促进了核聚变作为能源应用的发展。

欧盟在近期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除了去年德国Wendelstein 7-X 实现破世界纪录的高能量周转外,近期英国的能源技术初创公司First Light Fusion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通过使用脉冲动力机以电磁方式发射射弹,以弹丸的高速度来压缩含有聚变燃料的目标,进而产生聚变反应所需的高温和高压。如果该项目后续实验成功率稳定,那么对于核聚变技术是创造性的。此前我们提到过在核聚变过程中需要创造1亿度以上的高温,而如果通过First Light Fusion的方式也可达到,这将极大缩短核聚变能源应用进程。

总体来看,今年将是“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快的一年,随着政策的大力扶持及技术的不断突破,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不断扩张,从而推动可控核聚变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各国力争在2030年达到应用核聚变输电的落地,在此趋势下此前电影里的科幻也终将变成现实。(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谷硕,编辑|刘洋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飞书发布知识问答等多款AI产品... 7月9日,飞书发布并升级了知识问答、AI会议、飞书Aily、飞书妙搭等多款AI产品。其中,飞书知识问...
2025年卫星互联网薪酬报告-...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卫星互联网薪酬报告-锐仕方达 报告共计:38页 2025年卫星互联网行业处于...
原创 7... 题目1:2025年7月9日,最新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是什么? 蚂蚁庄园今日答题:经常用手触摸花草会影响它...
凤起腾隆取得铝合金加工裁切机专... 金融界2025年7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凤起腾隆实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铝合...
iPhone迎来历史性转变:苹... 快科技7月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苹果已推出新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允许用户在第三方应用中拨打蜂窝...
科研实力再升级!坪山人民医院获... ·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育銮 7月8日,记者获悉,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成功获批设立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
李彦宏反思百度战略:减少发力方... 【CNMO科技消息】近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公司季度高管会议上发表题为《求真务实》的内部演讲,系统性...
天安门广场、长安街华灯全面清扫... 2025年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华灯清扫检修工作全面启动,预计8月初全面完成。照明中心华灯班要完成253...
与“年轻的事业”深度相拥 对话人: 刘 刚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李 娜 天津日报评论员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AI体验官探北京丨一座“AI原... 首都北京,人工智能群星闪耀,“一北一南”遥相呼应。北部海淀,加快建设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南部亦庄,正在...
2k档+骁龙8s Gen4+7... 随着手机各项配置不断升级,为了应对手机发热与散热难题,各手机厂商在散热方面的举措可谓层出不穷,常见的...
未来20年最具颠覆性的科学变革... 7月8日,在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上,施一公、潘建伟、薛其坤等一批院士校长预测了未来科学发...
两部门:推动建立人工智能风险等...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一体化五参数气象监测站:精准高... 在气象观测领域,一款性能优异的设备能为数据获取带来极大便利。一体化五参数气象监测站作为便携式气象站的...
原创 西... 2025年6月23日,在西北大漠的荒凉深处,由“国防七子”之一的西工大主导研发的“飞天二号”顺利完成...
铁人鑫威取得热压机快速冷却装置... 金融界2025年7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铁人鑫威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热压...
恒太照明取得带锁定结构的灯具专...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恒太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带锁定结...
金润智通取得马达散热结构专利 ...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廊坊金润智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马达散热...
松霖科技:2025年研发投入聚... 乐居财经 李兰 7月8日,松霖科技(603992.SH)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董事会秘书吴朝华对...
台风“丹娜丝”向多地“洒水”?... 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于昨天(7月8日)21时25分前后在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沿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