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与科技史的对话
创始人
2025-09-20 10:01:13
0

第三届全球科技史研究工作坊暨第一届全国科技史研究生论坛在沪举办

2025年9月13日至14日,第三届全球科技史研究工作坊暨第一届全国科技史研究生论坛以“全球史与科技史的对话”为主题,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大学历史学系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世界科技史研究室、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医疗社会史研究》编辑部联合协办,汇聚了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广东、云南、河南等全国多地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与青年才俊,围绕全球科技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9月13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上海大学文学院举行,由上海大学徐之凯副教授主持。上海大学历史学系主任郭丹彤教授在欢迎致辞中回顾院系发展,强调2011年获中国史与世界史博士点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当前已构建覆盖本、硕(含学术硕士世界史方向、国际相关领域专业硕士)、博(含自设全球史方向)的完整培养体系,正推进相关学科建设,凸显在科技史、医疗史等领域的优势。她指出科技史是全球史重要组成,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下肩负探索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使命,期待以论坛推动校所合作,挖掘研究深层价值。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世界科技史研究室田淼主任认为科技史本质是“历史”分支,核心是探索科技发展脉络与规律。她表示论坛汇聚国内相关领域核心力量,南开大学等“历史重镇”的加入为学科交叉融合创造可能,希望通过研讨打破单一学科局限,实现思想碰撞与视野拓展。

华东师范大学梁志主任指出上海四所高校在世界史领域实力强劲,既竞争又互补。他从三方面阐述“全球史与科技史对话”意义:一是历史学需重视技术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二是跨学科是必然趋势,两学科融合可互补不足;三是研究对理解当下国际科技格局有现实意义。分享校所合作经验,提议通过校际“互送学生”促进两学科深度融合。

开幕式后,四位领域内专家带来主旨演讲,从全球比较、政策分析、本土实践、跨文化传播等多个维度,为论坛呈现了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田淼研究员以《全球科技史研究:交流与比较》为题,通过伽利略相关理论在中国与欧洲的传播差异展开分析。她指出,欧洲在接受伽利略理论时,曾因与亚里士多德体系的冲突引发激烈争论,而中国在引入望远镜等技术及相关理论时,并未出现大规模反对声音,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传播的独特性。她强调,全球科技史研究需突破“西方中心论”,充分关注非欧洲地区对科技知识的接受与改造过程,中国学者可凭借兼具中西方视角的优势,为全球科技史研究提供新的解释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陈波教授聚焦核电与美国和平利用原子能政策,结合美国国家档案馆、艾森豪威尔总统档案馆以及密歇根大学档案,揭示了美国核电政策背后的多重驱动力。他提出,1953年美国提出“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并非单纯的政治决策,而是商业力量(核电企业推动)、技术条件(当时技术不成熟)与国际竞争(与苏联争夺科技主导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美国电力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在政策制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从商业可行性与技术可能性角度提出的建议,促使政府决策逐渐趋于理性。同时,陈波教授也指出,当时美国的核电技术难以满足不同国家的多样化需求,其政策在实施中面临着技术路线单一化与对象差异化的矛盾。

上海大学徐有威教授以《三线建设中的技术问题研究:以上海小三线为中心》为题,分享了长达12年的三线建设研究成果。他介绍,上海小三线建设涉及81家企业,涵盖从钢铁生产到武器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独特的技术攻关与传播模式。通过走访全国250余家相关企业、整理数百万字档案及影像资料,徐有威教授指出,上海小三线企业虽以军工生产为主,但积累了大量先进技术,且在文革后通过“军转民”推动了民用产业发展,例如部分企业的集成电路技术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他还提及,美国曾通过“锁眼卫星计划” 对中国三线企业进行长期监测,相关卫星影像如今已成为研究三线建设的重要补充资料,为从国际视角解读这一历史事件提供了新维度。

南开大学袁玮蔓副教授则以《19-20世纪初期欧洲海外医生的医学知识生产与其历史影响——以来华德国医生为中心》展开论述。她指出,这一时期来华德国医生主要由外交官、学者、教师三类群体构成,其活动不仅是医学服务,更承担着医学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功能。在德国“世界政策”的背景下,医学教育成为德国对外文化扩张的重要手段,来华德国医生通过疾病研究、医疗实践,将中国的地方疾病数据、医疗卫生状况反馈至欧洲,推动了欧洲热带医学、殖民医学的发展。同时,这些医生的研究也修正了当时欧洲对中国 =“排外”“落后” 的刻板印象,增进了欧洲对中国医疗文化的认知,其知识成果的影响已超越医学领域,成为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六大主题分论坛于9月13日下午至14日上午举办,覆盖核与空间科技、跨区域知识流转与工业建设、全球视野下医疗与社会、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及面向研究生的全球科技交流、医疗社会科技六大领域。各论坛中,学者与研究生围绕对应领域核心议题展开研讨,涉及科技与政治互动、技术跨区域流转、医疗与社会关联、计算机技术发展等多方面内容,既呈现前沿研究成果,也剖析实践难题。评议专家针对发言进行专业点评,为研究深化提供指导,充分发挥了学术交流平台作用,推动全球科技史研究多维度拓展。

9月14日上午,论坛闭幕式在文学院306会议室举行,由陈波教授主持。各分论坛代表依次汇报研讨成果,华东师范大学Timothy Baycroft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他表示,论坛议题涵盖“科技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多重互动”,为全球科技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与思路,跨院所、跨学段的交流模式更促进了学术资源的共享。接着,张勇安教授、袁玮蔓副教授、徐之凯副教授和Timothy Baycroft教授为参会的研究生颁发证书。

在论坛闭幕式上,上海大学张勇安教授首先致辞。他对参与论坛的各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以及远道而来的师生们表示诚挚感谢,特别感谢会议志愿者同学为论坛顺利举办提供的支持与保障。张勇安教授提到,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始终致力于搭建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方的通力协作。他热情邀请各位专家学者未来能到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开展学术研究、讲学交流,也欢迎青年学子报考深造,共同助力学科发展。

随后,南开大学袁玮蔓副教授致辞。她对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及各协办单位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对论坛期间各位学者分享的研究成果与思想观点给予高度认可。袁玮蔓副教授正式宣布,南开大学将接棒承办下一届全球科技史研究工作坊,她表示,南开将全力做好筹备工作,延续论坛“全球史与科技史对话”的核心宗旨,打造更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她诚挚邀请各位同仁届时相聚南开园,继续围绕全球科技史研究的前沿议题深入探讨,携手推动学科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9月14日下午,与会人员集体前往上海大学钱伟长图书馆、未来科技学院智能展示厅参观,近距离感受上海大学的学术氛围与科技成果,进一步增进了彼此的交流与联结。

作为一场兼具深厚学术底蕴与蓬勃青年活力的年度盛会,第三届全球科技史研究工作坊暨首届全国科技史研究生论坛的举办,为全球科技史研究领域搭建起跨区域、多层次、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平台。论坛不仅系统梳理了当前科技史研究在核与空间科技、医疗社会、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成果,更以首届研究生论坛为重要载体,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崭露头角、交流互鉴的专属舞台,让学界看到了科技史研究传承发展的新生力量。论坛期间,各方凝聚起广泛学界共识:未来科技史研究需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深化跨区域合作,而青年学者作为学科发展的生力军,更应被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与会学者与研究生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新起点,尤其以首届研究生论坛的举办为契机,持续深化研究、加强校所与跨学科协作,共同推动全球科技史研究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的突破与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每年有多少颗陨石撞击地球?约5... 嘿,朋友们! 当我们仰望那浩瀚星空,繁星闪烁,神秘又迷人。 可你知道吗,在这看似宁静的宇宙中,时不时...
把科技的翅膀插到生产主战场 9月19日,山东省农科院2025年秋季“科技兴农”服务月在滨州博兴正式启动。省农科院将通过举办现场观...
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共绘“全...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9月19日,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启幕,在这场以“汇聚国际高端人才 建设全球...
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在江... 金秋九月的南京,“青”潮涌动、硕果盈枝。 9月20日,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在江北新区如约启幕,...
合锻智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合锻智能(60301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航天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忻州召... 本报忻州9月19日讯(记者 畅雪)9月19日,由中国宇航协会牵头举办的第三期会员沙龙——航天产业融合...
成为推动行业进步新引擎!赛伍创... 今天(9月19日)下午,赛伍创新工程学院开办典礼暨赛伍AI实验室落成仪式在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
迈向“空天地海”互联新时代:我... 图源/新华社 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消息,9月16日9时06分,由火箭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iOS 26 紧急更新,仅限这... 伴随着新 iPhone 上市,近期苹果在软件更新方面的动作也频繁起来。 简单来说,苹果已悄悄面向 i...
十大公认最强云手机哪款最值?2... 搬砖党最怕设备烧钱!踩坑无数后终于发现,2025年十大云手机里真正扛造又省钱的TOP3,就藏在这儿。...
健康开学季④ | 开学健康第一... 健康开学季 编者按 秋风送爽,新学期如约而至。为响应国家与省卫生健康委号召,浙大妇院吉林医院(长春市...
“极目一号”浮空艇实现立体监测...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近日,第二次青藏科考的科研团队...
我区一案例入选国家数据局第三批... 近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部...
下周讲座 | 权威专家分享高性... 查阅您感兴趣的期刊与研究 Sage期刊国内平台 (eReading) https://sage.c...
新闻摄影中的无人机航拍技巧 在摄影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无人机以其独特的视角、广阔的视野以及智能简便的操作、亲民的应用成本等优势,...
嘉必优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速溶...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嘉必优(688089)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速溶型...
全球媒体聚焦 | 新AI工具可... 用人工智能辅助看病已经不新鲜,但未来,它可能做得更多。 英国《卫报》9月17日刊登的文章说,科学家研...
苹果iPhone 17 Pro... 今年的 iPhone 17 Pro 系列在机身材质上做出了重要调整。继 iPhone 15 Pro ...
小米澎湃OS 3正式版推送计划...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CNMO科技) 【CNMO科技消息】9月19日,小米官方公布了小米澎湃OS ...
原创 2... 手机降价是很正常的事情,厂家为了冲击销量会降价促销,平台为了业绩会进行补贴,这就导致手机的价格起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