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蠕虫”研发成功!
创始人
2025-09-20 06:21:55
0

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多个科研团队联合东华大学团队, 成功研发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NeuroWorm)。该研究首次提出脑机接口“动态电极”的新范式,打破植入式电极的“静态”传统,为脑机接口电极的研究与应用开辟新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上。

当前,植入式电极均为“静态”,且植入后只能“固定位置、局限采集”,制约着脑机接口的应用和发展。科研团队经过五年攻关,开发出直径仅196微米,柔软可拉伸,且能容纳60个独立信号通道的神经纤维电极。

放大镜视野下的60通道神经纤维电极。科研团队供图

为让该神经纤维电极“动起来”,科研团队通过结合高精度磁控系统和即时影像追踪技术,使其能够在兔子大脑内自主调控前进方向,并能稳定记录高质量生物电信号。

利用微创植入技术,科研团队成功实现神经纤维电极在大鼠腿部肌肉内稳定工作超过43周。

在外部磁场的操控下,神经纤维电极不仅能在肌肉表面实现游走,而且还可在植入后的一周内,每天变换位置进行监测。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警惕“不对劲”的转播节目,国家...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各类音视频平台层出不穷。但在这片繁荣景象之下,一些非...
高能剧透!直击全球智造“超级秀... 央广网合肥9月19日消息(记者 周然 鲍玉婵 刘畅司晨)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即将在安徽...
每年有多少颗陨石撞击地球?约5... 嘿,朋友们! 当我们仰望那浩瀚星空,繁星闪烁,神秘又迷人。 可你知道吗,在这看似宁静的宇宙中,时不时...
把科技的翅膀插到生产主战场 9月19日,山东省农科院2025年秋季“科技兴农”服务月在滨州博兴正式启动。省农科院将通过举办现场观...
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共绘“全...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9月19日,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启幕,在这场以“汇聚国际高端人才 建设全球...
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在江... 金秋九月的南京,“青”潮涌动、硕果盈枝。 9月20日,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在江北新区如约启幕,...
合锻智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合锻智能(60301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航天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忻州召... 本报忻州9月19日讯(记者 畅雪)9月19日,由中国宇航协会牵头举办的第三期会员沙龙——航天产业融合...
成为推动行业进步新引擎!赛伍创... 今天(9月19日)下午,赛伍创新工程学院开办典礼暨赛伍AI实验室落成仪式在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
迈向“空天地海”互联新时代:我... 图源/新华社 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消息,9月16日9时06分,由火箭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iOS 26 紧急更新,仅限这... 伴随着新 iPhone 上市,近期苹果在软件更新方面的动作也频繁起来。 简单来说,苹果已悄悄面向 i...
十大公认最强云手机哪款最值?2... 搬砖党最怕设备烧钱!踩坑无数后终于发现,2025年十大云手机里真正扛造又省钱的TOP3,就藏在这儿。...
健康开学季④ | 开学健康第一... 健康开学季 编者按 秋风送爽,新学期如约而至。为响应国家与省卫生健康委号召,浙大妇院吉林医院(长春市...
“极目一号”浮空艇实现立体监测...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近日,第二次青藏科考的科研团队...
我区一案例入选国家数据局第三批... 近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部...
下周讲座 | 权威专家分享高性... 查阅您感兴趣的期刊与研究 Sage期刊国内平台 (eReading) https://sage.c...
新闻摄影中的无人机航拍技巧 在摄影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无人机以其独特的视角、广阔的视野以及智能简便的操作、亲民的应用成本等优势,...
嘉必优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速溶...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嘉必优(688089)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速溶型...
全球媒体聚焦 | 新AI工具可... 用人工智能辅助看病已经不新鲜,但未来,它可能做得更多。 英国《卫报》9月17日刊登的文章说,科学家研...
苹果iPhone 17 Pro... 今年的 iPhone 17 Pro 系列在机身材质上做出了重要调整。继 iPhone 15 P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