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L2级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在2024年已达近60%,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三分之二;智能座舱前装搭载率在2024年突破70%,今年有望超过80%。”2025成都车展期间,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在“汽车先锋思享荟”论坛中表示。
王侠指出,今年1~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达45%,预计今年年底将超越燃油车。不过,他也强调,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速已从2021年的157%和2022年的95%逐步回落至30%左右,新能源车对整体汽车销量增长的拉动效应减弱,智能化正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在此背景下,各车企均在加码智能化赛道。不过,业内也有观点认为“燃油车难以智能化”。对此,一汽奥迪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指出,制约传统燃油车智能化的核心并非能源类型,而是电子电气架构。传统车企与科技造车势力各有优势,传统车企更懂汽车规律、重视合规与安全,而科技企业则强于创新与用户体验,未来应推动双方优势互补,构建更健康的产业生态。
这一观点在本届成都车展上也得到了印证。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不少车企正采取“油电混行”策略,在展示新能源车型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燃油车或混动车型的智能化升级。例如,福特智趣烈马增程版与纯电版在智能驾驶方面不仅支持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还支持城市NOA功能;主打越野的212品牌旗下T01越野车“检阅官升级款”也配备了前方碰撞预警、车道偏离提示以及可实时显示车辆倾角等信息的智能交互座舱。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竞逐智能化的过程中,车企应全栈自研还是选择“盟友共生”一直是热点议题。对此,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指出,尽管传统汽车工业140多年来一直依靠“盟友共生”,但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驾驶时代,特斯拉和华为凭借全栈自研取得了成功,体现出效率高、软硬协同的优势。
麦格纳斯太尔、深蓝汽车、地平线、四维图新等企业代表则多数支持盟友共生,认为合作可降低风险、加快落地,尤其在当前智驾功能尚未形成稳定差异化的阶段。
深蓝汽车软件开发总经理苏琳珂认为,当前更现实的选择是共生,但需与“背靠背”的伙伴合作。地平线副总裁吕鹏则认为,未来行业将同时存在“苹果型”全栈自研和“安卓型”开放生态两种模式。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在辰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兵看来,全栈自研虽有利于构建技术壁垒和品牌护城河,但投入巨大、风险极高。更多企业可能会选择共生,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不过,多数行业人士表示,智能驾驶仍处在快速演进中,全栈自研与盟友共生并非对立,而是不同阶段、不同企业的战略选择,关键在于如何平衡投入、风险与利益分配。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