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回看今年的互联网行业,即时零售绝对是一个不可被忽视的存在。事实上,即时零售之所以会火爆,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有不同的玩家们加入其中,贴身肉搏,更多地原因在于即时零售并不仅仅只是一种传统的商业模式,而更像是一种全新商业模式的进化与迭代。如果我们对于即时零售进行定义的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将即时零售定义成为产业互联网的开山炮。
之所以会对即时零售有这样一种定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即时零售并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烧钱补贴,而更多地是比拼新的模式、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打法。如果我们对于这些新的模式、新的技术和新的打法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它们无一不是产业互联网的真实写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即时零售的推进,特别是与此相关联的诸多行业与场景的加入,产业互联网的样子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并且真正将人们带入到产业互联网的全新时代。
因此,我们在看待即时零售的时候,需要站在产业互联网的视角来看待,而非是用消费互联网的视角来看待。当我们以产业互联网的视角来看待它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即时零售,不但不是在重回消费互联网时代,而且是开始将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产业互联网的全新阶段。那么,即时零售究竟与产业互联网有着怎样的联系,它又将会给产业互联网带来怎样的启示意义呢?
即时零售,改造的是B端行业
当我们在分析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区别的时候,很多时候会议它们的改造对象的不同来区分。在很多时候,消费互联网是以C端用户为改造对象的,而产业互联网是以B端用户为改造对象的。当C端用户成为了消费互联网的改造对象,我们便看到了不同的玩家们对于C端用户的消费习惯与行为习惯的改造。具体来说,消费互联网时代对于C端用户最大的改造,便是将C端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行为习惯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
当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B端行业开始成为了它的改造对象。同消费互联网时代改造C端用户的消费和行为习惯不同,产业互联网更多地去改造B端行业的内在元素、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如果对于产业互联网对B端行业的深度改造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其实,它就是一场供给侧改革。
对于即时零售而言,它之所以会吹响产业互联网来临的号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并不是以C端用户为改造对象的,而是以B端行业为改造对象的。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AI技术在供给侧的应用,我们看到了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在平台经济上的衍生,我们看到了B端行业的生产方式和供给方式的深度改变。
当我们以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即时零售的时候,便会发现,所谓的即时零售,其实并不仅仅只是消费互联网的延续,而是以改造B端行业为注脚的。试想一下,当B端行业有了改变,那么,它真正造就的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其实这个答案不难回答,它所造就的,正是以B端行业的改造和升级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将即时零售,看成是产业互联网的前奏曲。
即时零售,实现的是虚实融合
我们都知道,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崛起。很多的互联网平台,几乎都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诞生和发展壮大的。当信息不对称的时候,虚拟经济可以通过去中间化的方式,实现供求两端的对接,提升效率。但是,从本质上来看,消费互联网时代并未真正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与深度融合。这种发展模式最终所导致的一个结果便是以虚拟经济的崛起和实体经济的没落为代表的窘境。
欲要破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割裂,甚至对立的情况发展,避免出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冷热不均,强弱不均的情况发展,必然需要打破原有的发展模式,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才看到了产业互联网的概念的衍生和出现。回顾当产业互联网出现的时候的样子,我们更多地发现的是,更多的巨头玩家们对于实体经济的赋能、改造和升级。然而,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一种改造和升级,何尝不是一种虚实结合呢?
当即时零售开始衍生和出现,特别是当它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的时候,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发展,即时零售其实它的最本质、最纯粹的地方,其实就是在于它实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即时零售的语境之下,虚拟经济体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实体经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并且可以得到虚拟经济体提供过来的数据、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的支持。
因此,如果我们对于即时零售的这样一种运行逻辑进行总结与定义的话,不难看出,它真正要实现的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并且在经过这样一种深度融合之后,衍生而来了新的产业形态。这样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既有虚拟经济的特质,又有实体经济的优势,而这,恰恰正是产业互联网真正要付诸实现的。当即时零售风靡的时候,其实正是产业互联网快速进化和快速落地的时候。
即时零售,带来的是供求新对接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呢?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其实就是再度实现供给侧和需求端的再度对接,或者说是实现供求两端的新对接。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无论是对于虚拟经济体来讲,还是对于实体经济体而言,其实在消费互联网的后半段,特别是随着流量红利等诸多红利的不再,供求两端的对接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无法对接的情况发生。
当即时零售开始出现,我们看到的是,它以一种新的供给的方式,满足的是人们即时性的新需求。这其实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即时零售打破了以往的线上零售的周期的问题,解决了以往线下零售的流量的问题,最终实现的是供求的新对接。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即时零售实现了产业互联网想要实现和达成的目标,因此,它可以被看成是产业互联网的开山炮。
然而,虽然即时零售以这样一种方式实现了供求关系的新对接,但是这样一种新的对接还是建立了较为表层的对接。欲要实现更加深层次的对接,特别是欲要让这样一种新的对接更加牢固和可持续,即时零售需要完成的是对于自身以及它所链接的供给侧的深度改造。不过,我们已经看到了玩家们开始通过AI的技术赋能,平台的规范升级等方式来实现供给侧的升级,以建构一种更为长久且可持续的平衡状态。
当即时零售达成了新的供求对接,特别是当它开始成为了新的玩家们的角力主战场,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即时零售,绝对不是今天这样一个样子。现在的即时零售,仅仅只是一个开幕曲,随着即时零售的推进,我们还将会看到更多的方式和方法的出现。当即时零售撕开了改造供给侧的口子,特别是当它们可以给供给侧带来更多新的改变,我们真正将会看到的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真正来临。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说,即时零售,吹响了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的号角。
结语
当即时零售开始火热,我们更多地听到的是产业互联网即将来临的号角。对于即时零售而言,它并不是以往我们所看到的消费互联网的模式,而是更多地为我们呈现出来的是产业互联网模式。现在的即时零售,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随着不断地推进,我们还将会看到更多新的现象的发生,而这,恰恰正是产业互联网要为我们展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