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秀区人大组织城区人大机关各委室负责人、镇(街道)人大和部分站点负责人在南湖街道开展以“汇聚人大代表力量,AI赋能智惠民生”为主题的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调研与座谈交流,让大家近距离感受AI技术的民生温度,为履职注入科技动能。
地铁中的“智慧密码”
活动当天,代表们首站走进南宁轨道交通集团。在通号智能运维监视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实时呈现着地铁设备运行状态;智慧车站运营管控平台前,工作人员演示着如何通过AI调度客流、预警安全隐患。“5号线机电智能运维系统让故障排查效率提升60%,保障地铁安全高效运营。”技术人员的介绍让在场代表频频点头。从调度指挥大厅到站台设备,智能化管理让地铁运营更安全、出行更顺畅,成为AI赋能公共服务的鲜活注脚。
人大代表参观智慧车站运营管控平台。南宁轨道交通集团供图
“智能图景”下的便捷服务
在嘉宾社区嵌入式综合服务中心,这里的“AI生活坊”成了焦点。下棋机器人与居民对弈正酣,智能健身镜前几位代表体验着虚拟私教课程;在康养区,工作人员指着手机屏幕说:“中医理疗、陪诊服务线上可预约,老人在家就能点单。”这个整合了15项功能的智慧社区,用“小而美”的服务模式,让代表们直观感受到“家门口的智能便利”。正如一位代表感叹:“AI不是冰冷的技术,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人大代表参观嘉宾社区嵌入式综合服务中心。李启明摄影
科技与履职的融合思考
在南湖街道3楼会议室召开的座谈会上,代表们围绕“AI+履职”各抒己见,既有对智能服务的点赞,也有对技术普惠的思考。南湖街道人大工委提出的“代表+AI”工作模式,受到与会人员一致赞赏。“从企业到社区,AI技术架起了民意与智慧民生的桥梁。”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冬丽的讲话引发大家共鸣。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技民生的“检阅”,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下一步,青秀区人大将继续让AI技术扎根民生土壤,让每一项创新都回应群众期盼,让科技之光照亮履职之路。
来源:青秀区南湖街道人大工委
作者:苏钰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