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位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国际顶尖奖项得主,80余位国内外知名院士,齐聚7月26日-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把“AI热”拉满。
这场神仙打架的大会上,年轻的科技创作者@U航,站上了青年菁英交流会的讲台,他带来的《人机面部协同表达》荣膺青年优秀论文奖(提名奖),走向国际大会讲台,有网友直呼,“又是一波高光时刻!”
记者注意到,热榜TOP1的话题下,曾有超六千万网友为他研发的一款AI机器人“折腰”。
今年5月,@U航发布了自己研发的人脸机器人,秀气的五官、自然卷曲的睫毛、细腻的皮肤纹理,甚至连微表情都做得格外逼真,随着视线转动,人们似乎可以从这位机器人的眼神中清楚感受到“她”的情绪。
机器人作者@U航,本名胡宇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在不少粉丝心中,今年刚毕业的他是名副其实的“爽文男主”!
从2022年9月开始,在抖音发布留学日记,主打在“美食荒漠”里孜孜不倦地做美食,让许多人以为他只是擅长做饭的“抽象厨子”。后来,他逐渐克服“镜头恐惧症”,把更多钻研学术的日常分享给很多关心自己的粉丝,他的创作风格和内容不断转变。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胡宇航把自己探索世界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过程也记录了下来,也让越来越多网友看到了 这个不一般的留学生:
学术成果一再登上全球顶尖期刊,科研项目更是受到多方关注和报道——
“懂行”的网友直接在评论区直呼他为“学术天才”,感觉自己无意中关注到了“科技大咖”的崛起之路,“有一种养成的感觉”。
5月,博士毕业的他,马不停蹄地赶往人生下一站——发布开头提到的机器人,这位“新朋友”能更敏锐的感受人类情绪,还会主动发起话题,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人感”。他说,“我更想做的是让非文本的交互也变得更像人”。
7月14日,在最新发布的一条视频里,胡宇航在机器人的眼睛下点下一颗泪痣,面对“创造者”,机器人流露出困惑好奇的神情,像是真正有了生命,而他的账号粉丝也正式突破100万。
和胡宇航一样,不少新一代的科技研究者和创业者在实验室之外分享成长。抖音平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科技科普类内容播放量增长175%,每天约8400万人观看深度前沿科技内容,有5成为30岁以下年轻用户,双向的陪伴和互动中,越来越多的科技研究者和创业者走上了更高、更专业、更广阔的舞台,越来越多的普通网友推开了科技的大门。
“感谢大家的持久陪伴和宝贵建议,和我一起让机器人拥有表情,理解情绪,越来越接近生命体,你们不是看客
而是这个旅途中的同行者”。站在WAIC的聚焦灯下,胡宇航仍保持着激情和谦逊,在探索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路上,新的征程或许才刚刚开始。
中国青年报(整理:陈垠杉)综合:中国青年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毕若旭)、上海证券报、新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