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袁传玺)7月23日,在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期间,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就智能体发展路径、安全挑战及应用前景等话题发表观点。他强调,当前智能体正从概念走向实践,中国凭借丰富的应用场景迎来发展机遇,各行各业都有机会被智能体重塑。
周鸿祎表示,当前智能体发展存在“通用”与“专用”的路径之争,但从实践来看,专业垂直的智能体更具生命力。“通用智能体意味着对任何领域都具备泛化分析能力,这在当前的大模型技术水平下远远不够。”他指出,企业市场和生产场景中,专业智能体已大行其道,即便是编程智能体,也需要过持续的业务需求输入来“培训”专业技能,智能体公司只有做专业垂直的智能体才能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
而中国在智能体发展上具有独特优势。周鸿祎强调,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工业门类和应用场景,从工业制造到政务服务,从内容创作到网络安全,智能体正渗透到千行百业,推动效率革命。
智能体在释放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安全挑战。周鸿祎直言,当前智能体领域最需要警惕的是三大风险:一是“幻觉”与错误输出,在工业制造、政务处理等关键领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二是指令注入攻击门槛降低,普通人通过对话即可操纵智能体威胁安全;三是可以将黑客经验及能力训进大模型,打造“智能体黑客”,单个黑客可操控数百个智能体发起攻击,颠覆网络攻防形势。
周鸿祎表示,为应对这些挑战,360打造了安全专家智能体,将顶尖安全专家的攻防经验转化为算法模型,实现攻击的实时检测与防御。针对大模型安全,360还开发了“大模型卫士”,通过监控指令输入与输出内容,结合企业知识库降低“幻觉”风险,确保决策可追溯。
针对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达数十万人的现状,周鸿祎认为智能体是重要解决方案。“一个单位只要有算力,就能部署20个、30个安全智能体,相当于拥有数十个‘虚拟安全专家’,有效弥补人才短板。”
对于360在智能体应用方面的举措,周鸿祎介绍,360正通过以下工作推动智能体应用:一是实现安全领域全流程自动化防御,开发安全智能体团队替代人类专家实时处置威胁;二是用智能体改造浏览器,使浏览器成为AI浏览器,具备实时翻译、分析等能力;三是用智能体改造搜索,从过去搜索关键字变成用户只要提问题,就不仅可以直接给答案,而且可以给方案,甚至可以直接出成果。
周鸿祎表示,360将发布中国首个智能体社区“纳米AI智能体社区”。纳米AI智能体社区内汇聚了超过5万个智能体,分别代表着各个专业领域、行业以及业务场景中的数字专家。
此外,360即将发布“智能体工厂”。即便是没有编程经验、不懂代码技术的普通人,只要能够清晰表达需求、撰写文字说明,就能轻松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专业智能体。周鸿祎表示,智能体工场背后有80多款中国最领先的大模型作为基座支撑,还有几百种为智能体打造的AI工具,可大幅增强智能体的能力。
周鸿祎强调,2025年是“智能体元年”,未来两年将是技术落地的关键期。“大模型是发动机,智能体是车,最终需要车来解决实际问题。”他认为,随着成本持续降低,智能体将走进更多行业。“企业不必一开始就做复杂智能体,从会计、文员等简单场景入手,逐步积累经验,就能在智能体时代占据先机。”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