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记者在日前召开的全市“智慧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暨“人工智能+教育”推进现场会上了解到,我市出台《朝阳市“智慧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将聚焦五大方面、15项具体任务,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朝阳教育新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教育”三年行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人工智能新技术创新应用为引领,构建数字教育新基座、新场景、新空间,加快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全力推进对教育各领域、各环节的重塑和赋能。计划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校园组网和高标准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中小学校基本达到“推广层级”数字校园标准,各类学校数字化试点探索初步形成推广示范效应;到2026年,开展智慧教育平台研发和人工智能教育场景应用,契合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教育新模式初步形成;到2027年,基于普通智慧教室的智慧校园建设体系基本建成,围绕“云、网、端”基本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教育试点区和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
在推进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将完善校园组网融合建设,加快5G网络环境建设,有线、无线网络覆盖学校的主要教学、活动和办公场所;加快教学数字终端建设,县域乡镇中心小学以上中小学校每校至少建成1个高标准计算机网络教室;推进普通智慧教室建设,每年建设7所试点学校,每校至少建成2个普通智慧教室。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集多媒体教室和录播教室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
在推进智慧教育应用平台建设方面,我市将搭建朝阳市智慧教育应用平台,推进资源、应用、管理、数据的共享互通与统一应用。以数字化赋能教研教改为抓手,三年推广20个示范性教育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朝阳市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丰富、多元、涵盖各学科和主题的在线课程和线上学习资源;建设教育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市、县、校三级教育政务线上服务窗口建设,提升教育综合管理服务水平。
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我市将持续实施数字校园创建工作,启动“示范层级”试点学校建设,到2027年至少建成14所,并推广人工智能教育等功能场景和教室及推进校园安全智能防控建设;推动数字赋能素质教育模式变革,开展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探索智能设施设备配备;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探索“AI+跨学科”教学应用,计划三年内打造10所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
在推进教师数字化素养能力提升方面,我市将提升校长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深入实施各类培训,落实校长和教师信息素养评测机制;人工智能赋能课改与教研创新,探索人工智能支撑下的课改和教研工作新思路新方案新路径,持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场景应用;推进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数智化教研联合体、朝阳“三名工程”线上工作室建设,到2027年建成21个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线上工作团队。
在推进教育治理数字化水平提升方面,我市将推动教育评价数字化体系建设,创新教师发展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心理健康“一生一案”数字化档案;强化人工智能伦理教育,对选用的智慧教育、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加强监管,根据实际探索制定区域选用标准及规范;完善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